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红素升到多高才算高?超过这个数值需要注意,说明肝胆“淤积”严重!

胆红素是肝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水平高低对于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现胆红素升高,不少患者和医生都会非常“担忧”。

那么,胆红素到底升到多高才算高?出现肝胆“淤积”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胆红素是什么?

所谓的胆红素(即血红素的代谢产物),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1]。


人血中胆红素共分为4种,分别为未结合胆红素(UB)、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BMG)、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BDG)和δ-胆红素(Bd)。其中,BMG、BDG统称为结合胆红素(CB),溶于水[1]。
而临床上,总胆红素(TB)主要包括间接胆红素(IB)和直接胆红素(DB)两种形式。


胆红素从哪里来?

胆红素由肝脏产生、经胆道排泄。其中,大多数胆红素(70%-90%)来源于血红蛋白降解,少量来自其他血红蛋白[2]。

(1)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的来源路径:

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参考文献[2]

(2)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的来源路径:

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参考文献[2]

肝脏对血清胆红素有强大的处理能力,远远大于机体产生的胆红素。但当肝、胆发生异常时,其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将极大下降,便会引起机体胆红素水平增高。

胆红素升到多高才算高?

日常所说的胆红素升高,大多都是指总胆红素,为间接胆红素加直接胆红素的和。正常情况下,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间接胆红素占比总胆红素的80%左右,直接胆红素占比总胆红素的20%左右[3]。

当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或排泄过程发生障碍时,体内的胆红素积累过多导致皮肤、黏膜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出现黄疸。

通常情况下,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17.1~34.2μmol/L时,临床不易察觉,常称为隐性黄疸;但当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升高超过34.2μmol/L,可以观察到巩膜及皮肤的黄染时,则称为黄疸[3]。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总胆红素≤85.5μmol/L(5mg/dl)时,结合胆红素≥17.1μmol/L(1.0mg/dl),或者总胆红素>85.5μmol/L(5mg/dl)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20%,则可诊断为胆汁淤积症[4]。

虽然胆红素升高属于常见的情况,但当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达到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数值时,说明肝胆“淤积”严重,应当及时查找病因,并予以对因、对症治疗。


好好的,怎么就出现“淤积”了?

所谓的胆汁淤积,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以黄疸、皮肤瘙痒以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指各种肝内外原因造成胆汁合成、分泌和排泄障碍,使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在肝脏、血液或肝外组织中淤积的病理状态[5-7]。

但胆汁淤积并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导致其发病的相关因素较多[5,8]:
①遗传性因素:如SLC25A13、ATPSBl、ABCBll等基因缺陷,可能引起PFIC、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等遗传性胆汁淤积性疾病;
②获得性因素:包括年龄、妊娠、手术、药物、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酒精、自身免疫、结石、肿瘤、生活习惯等因素,还可能与地理位置、季节交替等环境变化有关。

任何能引起肝细胞和胆管细胞损伤及胆道系统梗阻的因素都可导致胆汁淤积的发生。在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表现,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5]。


在临床上,胆汁淤积常按照发生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如何有效的区分二者并且诊断,对于后续的治疗至关重要[5,8-10]:

图为胆汁淤积性肝病与胆道系统发生部位

图源:参考文献[10]

(1)肝内胆汁淤积

所谓的肝内胆汁淤积,是指肝细胞功能障碍或毛细胆管、细胆管(亦称肝闰管或Hering 管)、小胆管(亦称终末胆管)及小叶间胆管病变或阻塞所导致的胆汁淤积。

此类胆汁淤积在胆管影像学上没有主要胆管堵塞的征象。根据细胞学损害部位可分为肝细胞性胆汁淤积、胆管细胞性胆汁淤积及混合性胆汁淤积。


(2)肝外胆汁淤积

所谓的肝外胆汁淤积,是指间隔胆管、区域胆管、节段胆管、左右肝管、胆总管至壶腹部的病变或阻塞所导致的胆汁淤积。

此类胆汁淤积的条件是胆管堵塞,通常在肝外,但生长在肝内胆管肝门胆管癌也包括在内。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胰腺、胆道和壶腹部癌,良性胆道狭窄等。

出现“淤积”了,该怎么办?

虽然胆汁淤积是一种由胆汁分泌或排泄障碍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造成肝脏进一步的损伤,甚至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等较为严重的肝脏相关疾病[7]。

所以说,一旦发现胆汁淤积,应当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综合评估,予以相应的治疗,确保患者的健康[8-10]

(1)治疗原则:去除病因和对症治疗,其中最有效治疗是病因治疗,如:

①手术或经内镜取结石或手术切除肿瘤解除梗阻,PBC和PSC可用熊去氧胆酸(UDCA);
②药物性和酒精性肝病及时停用有关药和戒酒最为重要;
③乙型和丙型肝炎进行相应的抗病毒治疗;
④自身免疫性肝炎可用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取得缓解;
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通过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干预等。

(2)药物治疗:目的是改善由于胆汁淤积所致的临床症状和肝脏损伤,常用药物有UDCA、S-腺苷蛋氨酸(SAMe)、考来烯胺、奥贝胆酸和贝特类药等:

①UDCA:可用于治疗PBC、PSC、ICP、囊性纤维化、肝移植后淤胆、药物性胆汁淤积、FIC和Alagille综合征等;一般剂量为10~15mg·kg-1·d-1,Byler病和Alagille综合征剂量可增至45mg·kg-1·d-1,囊性肝纤维化剂量为20~25mg·kg-1·d-1

②S-腺苷蛋氨酸(SAMe):可用于肝细胞性胆汁淤积、 ICP和药物性胆汁淤积;初始治疗,SAMe 0.5~1.0g/d,静脉滴注;维持治疗,口服SAMe片 1.0~2.0g/d;

③考来烯胺:口服12~16g/d,分3次于饭前或睡前用水或饮料拌匀服用;与UDCA和其他药物服用的间隔至少在4h以上;

④奥贝胆酸:主要用于治疗对UDCA无应答的PBC,口服5~10mg/d;

⑤贝特类药:口服160~200mg/d或苯扎贝特(400mg/d)。

(3)其他治疗

需注意的是,经上述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酌情选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紫外线照射、体外白蛋白透析及鼻胆管引流等方法。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且6~12个月内可能死亡或MELD≥15应行肝移植评估。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

疗[10-12]

所谓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主要导致围产儿死亡率增加。

对于此类型的患者,至今尚无一种药物能治愈。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瘙痒症状,降低血胆汁酸水平,改善肝功能;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何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必须检查胆汁酸指标系列、肝功能、胆红素及凝血功能,治疗中及治疗后需及时监测治疗效果、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

此外,由于ICP孕妇会发生无任何临床先兆的胎儿死亡。因此,应选择最佳的分娩时机和方式,获得良好的围产结局是对ICP孕期管理的最终目的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法需综合考虑孕周、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后的变化趋势来评估,遵循个体化评估的原则而实施

专家共识指出:ICP应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孕周及既往孕产史决定终止妊娠时机,对于轻度ICP,可在38~39周终止妊娠;重度ICP,可在34周~37周 6之间终止妊娠。

写在最后:以上即为胆红素升高与胆汁淤积相关知识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视,一旦发现胆红素升高,应当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及时找出病因,并予以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守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END

参考文献:

[1]韩美林.胆红素的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4):315-318.DOI:10.19538/j.ek2018040617.

[2]向国卿,孙福荣,王炳元.吉尔伯特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是敌人还是朋友[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29(10):1024-1027.DOI:10.3760/cma.j.cn501113-20200212-00041.

[3]孙梅,李健,儿童高胆红素血症[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DOI 10.19538/j.ek2022070606

[4]胡晓越,李莉.新生儿及婴儿常见胆汁淤积症遗传学病因研究进展[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18,33(2):149-153.DOI:10.3760/cma.j.issn.2096-2932.2018.02.019.

[5]汪佩文,董育玮.胆汁淤积的定义、病因及分类[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2,17(1):15-23.DOI:10.16138/j.1673-6087.2022.01.004.

[6]胡利琳,王玮珺,杨玲.肝细胞型胆汁淤积诊治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1):后插4-后插8.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0.01.043.

[7]卢颖,秦琳,谭道鹏,鲁艳柳,何芋岐,杨艳,张倩茹,周旭美.胆汁淤积症的生物机制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21,19(12):2603-2608.DOI:10.7539/j.issn.1672-2981.2021.12.023.

[8]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1):62-69.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1.010.

[9]肝内胆汁积症诊治专家委员会.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5):402-406.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5.05.002.

[10]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1):62-69.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1.010.

[1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7):481-485.DOI: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5.07.001.

[12]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终止妊娠时机的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10):649-658.DOI:10.3760/cma.j.cn112141-20200609-00489.

声明:本文为医会宝编辑部整理,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应用。
大家都在看
👇


Hello,艾瑞巴蒂(手动问好)

这是小宝的医学临床实用知识推送

为了让您不错过每一个医学知识与热讯

为了让我们在工作日一、三、五的18:10能够见面

小宝来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获取我们的消息

求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内胆汁淤积的进程与危害
聊聊新生儿GGT升高和胆红素之间的关系
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症状,治疗
直接胆红素DBIL
黄 疸[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