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道蛔虫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胆道蛔虫病是新中国初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占胆道疾病的8%~12%,部分地区高达25%,可引起化脓性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致死率为2%左右。




诊断标准


  • 起病时腹部钻顶样疼痛,但腹部体征轻微,即症状和体征不相符;

  • 大便中可以筛查到蛔虫卵;

  • B超示胆总管轻中度扩张,可见平行双线状回声(双轨征)或蛔虫蠕动影像,诊断准确率>95%;

  • CT示软组织密度或略高密度虫体,表现为不同形态,如“圆环形”;

  • MRI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示胆囊或胆管内呈弯曲条状或斑点状低信号影,在胆道蛔虫病诊断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可见胆管内条形充盈缺损;

  • 内镜直接取出蛔虫证实。


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虫居肠中,吸水谷精徽,耗伤人体气血,其性好钻窜,若因过饥或下利脏寒胃热,则蛔虫上扰而致病。因此,胆道蛔虫症的治则是以中药温脏安蛔、驱虫、攻下三法并用,同时,解痉止痛、消炎利胆,迫使蛔虫退出胆道。驱蛔攻下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中药方剂选用“乌梅汤加减”:乌梅15 g, 槟榔15 g,黄柏10 g,使君子10 g,苦楝根皮15 g,蜀椒6 g,细辛3 g,干姜5 g,大黄15 g(后下)。煮水200 ml口服,2~3次/d。不呕吐即可服用,不能饮用中药汤剂者可经鼻胃管注入。解痉可用西药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250 ml静滴或肌注阿托品0.5 mg,疼痛难以忍受者可肌注盐酸哌替啶50~100 mg, 合并胆道感染者可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6 g加入0.9%氯化钠500 ml并联合应用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1.0 g静滴。辅助驱蛔可用肠虫清。辅助利胆排虫可用33%硫酸镁口服液。


本文选自:汪大海,  戴永泽.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效果观察[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2): 313-3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病56例总结
胆管蛔虫都是烧烤惹的祸
胆道蛔虫病
效方治疗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 5
这个病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但很多95后可能真没见过
慎入!超声发现大量蛔虫在肠内跳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