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渤海国

渤海国(698年—926年)位于今中国东北地区东部、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高句丽被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亡之后,698年,原高句丽大将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在高句丽故地之北(牡丹江流域)建立起“震国”,713年,更国名为“渤海”,762年,君主开始被唐朝册封为“渤海国王”。渤海立国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全盛时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其人民主要是靺鞨人。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所灭后,其北部绝大部分领土被契丹吞并,以其地为东丹国,一小部分南部领土则被高丽吞并。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渤海国
  • 别名:渤海
  • 货币:实物货币
  • 所属洲:亚洲
  • 政体:君主制
  • 面积:方圆5000里(约65万平方公里)
  • 人口:约300万
  • 主要民族:靺鞨族、高句丽
  • 主要宗教:佛教、儒教、道教、萨满教
  • 常用语言:高句丽语 靺鞨语
  • 官方语言:渤海语
  • 首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
  • 主要城市: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西京鸭绿府、南京南海府
  • 美称:海东盛国

基本简介

渤海国(698年—926年),位于朝鲜半岛北部及现时中国东北地区东部、旧日沿海州旧地。由古代民族粟末靺鞨的酋长大祚荣所建立,初名“震国”,因接受唐朝授官并被册封为“渤海郡王”而改号“渤海国”其民族主体为高句丽遗民的粟末靺鞨族人和高句丽族人,但也有部分黑水靺鞨的部族。

统治地区在盛时包括吉林省大部,辽宁和黑龙江省部分地区,俄罗斯沿海州的南半部以及朝鲜半岛北部。 

名字来源

正在加载渤海国

渤海国初名“振”(震),为大祚荣袭其父的大唐封爵“震国公”。而关于“震”的含义说法不一,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认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大祚荣更是熟知汉文经史,因此以地处东方而以震为国号。

朝鲜学者朴时亨所著渤海史则认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但武则天封“震国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几乎不可能。也有学者指出应该与乞四比羽被唐朝封为许国公一起考虑,并认为从音韵学上来说,“许”“震”可能为“靺鞨”的别称“肃慎”的谐音。

“渤海国”名则来自于唐朝的“渤海郡王”封号。以“渤海”为封号,有人认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变音。

历史

建国

正在加载渤海国

主条目:天门岭之战
据《旧唐书》记载,668年,高句丽被唐朝和新罗的联军灭灭亡之后,唐朝控制了今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大同江以北的土地,而新罗则控制了朝鲜半岛的大同江以南的土地。高句丽遗民纷纷反唐,复兴高句丽。

696年5月12日,契丹夷离堇、松漠都督李尽忠(契丹人)反唐,占领营州(今辽宁朝阳),斩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当时居住在营州的粟末靺鞨人首领、原高句丽将领乞乞仲象、乞四比羽参加了反叛。武则天派出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等二十八将出关征讨,并以春官尚书、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统筹全局。

8月28日,唐军在在黄獐谷(今河北迁安东北西硖石谷内)遭遇了李尽忠的埋伏,全军覆灭。9月,武则天派出第二支平叛大军10万人,右武威卫大将军武攸宜,充清边道行军大总管,右拾遗陈子昂为幕。战事僵持之下,李尽忠病逝,继任者孙万荣继续率领各族反唐联军,派别将绕道唐军身后,攻陷冀州、瀛州,令唐军后撤溃败。

697年,武则天以夏官尚书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羽林卫将军苏宏晖为副,率军17万讨伐深入河北的契丹。697年3月12日,王孝杰、苏宏晖进入东硖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遭遇契丹军,唐军全军覆没,王孝杰跳崖而死。武则天第四次派出以右金吾卫大将军、神兵道行军大总管武懿宗,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统帅二十万大军平叛,关外各族的反唐联合阵线瓦解,突厥人和奚人向大唐投诚并反戈一击攻打孙万荣的契丹军。孙万荣大败,走投无路之下,于697年6月被其奴仆杀死,契丹之乱平定。

武则天为安定东北边疆局势,在对契丹实行武力围剿的同时,对参加反唐的粟末靺鞨采用招抚政策,于698年封粟末靺鞨首领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但是乞四比羽拒绝受封,被唐军追击杀死;乞乞仲象率部向东逃亡中病故。

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代父率所部继续逃亡至东牟山,降唐的契丹大将李楷固追击靺鞨人至天门岭,被大祚荣击败,大祚荣借此于在粟末靺鞨与高句丽故地的忽汗州敖东城建国称王,以朝廷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作国号,自称震国王(亦作“振”),都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史称“震国”或“靺鞨国”。大祚荣多次遣使向长安称臣,唐睿宗于713年赐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又以其所居之忽汗州,加封为“忽汗州都督”。大祚荣立刻将国名更改为渤海,以忽汗州(号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东京城)为上京,史称“渤海国。

与唐朝的关系

正在加载渤海国

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在位时间719-737年)虽然对内采用自己的年号,但与唐朝交往时仍然奉唐朝正朔。由于渤海国受到唐朝,新罗和黑水靺鞨的包围,大武艺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主动与中原王朝发展关系,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使用汉字。

虽然渤海国骚扰过大唐的边疆和沿海,如732年大武艺派将军张文休率领水军跨渤海湾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杀死登州刺史韦俊。但总的来说,渤海国与中土政权可视为“车书本一家”。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再送渤海国王子回国时曾赠诗:《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渤海国有向唐朝进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进贡凡140余次。762年,唐代宗册封大钦茂为

渤海国王

,唐朝正式将渤海国由羁縻州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郡王)升为属国。

与日本的外交

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曾在728年派使团到日本以遏制新罗。渤海国一直与日本维持着很好的外交和商贸关系。渤海国曾34次派使团到日本。日本也曾13次派使团到渤海。

朝鲜半岛上的扩张

正在加载现藏于日本大原美术馆的渤海国咸和四年铭佛龛

渤海国第三代君主大钦茂(在位时间737-793年)扩展了渤海的疆土北到黑龙江,西到辽东半岛。在他在位期间,渤海与新罗建立起了稳固的贸易关系。755年,大钦茂定都位于黑龙江镜泊湖附近的上京龙泉府,以加强对渤海各民族的管理。大钦茂还仿效唐的国子监建立了胄子监。

渤海国第十代君主大仁秀(在位时间818-839年),在位期间,渤海国的领土已包括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今天中国东北的东北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渤海的壮大迫使新罗在与渤海的边境上修建围墙增加驻兵。

灭亡

渤海的灭亡是由于契丹的兴起,对渤海发动进攻。926年契丹灭了渤海后,先是建立起了东丹国,契丹太子耶律倍任东丹国人皇王,不过以贵族为首的渤海人民大张旗鼓亡命高丽,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东丹的东平郡为辽国南京(今辽宁辽阳北),强行自天福城徙东丹人民充实东平郡,天福城遂衰落。天显五年(930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东丹国灭亡以后,渤海人多次尝试复兴渤海国,但全部失败,大部分渤海人被强制迁移到辽国境内其他地方,也有部分跑到高丽去了。

渤海灭亡后,许多渤海遗民在渤海故地进行了复兴运动,并建立起了后渤海、定安国和兴辽国等国家。但这些国家最终都被契丹所灭。

934年,渤海国末代王弟大某,联合南海府烈氏追击渤海国世子大光显。大光显率部民数万逃亡高丽。936年东丹国被辽兼并,同年烈氏一族的烈万华从南海府迁居鸭緑府。938年,烈万华建立定安国。

后渤海国灭亡后,一部分渤海人逃到高丽,留在高丽的渤海贵族后裔将姓改为“太”。大光显被赐予高丽王室的“王”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国发行《渤海国》邮票
渤海国和东丹国
渤海国:被强行纳入韩国历史的“海东盛国”
温庭筠所称赞的“车书本一家”的渤海国:通古斯族国家的最早登场
东郊近邻(六)
渤海国崛起:曾经臣服于大国的民族,是如何成为“海东盛国”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