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补缴社保是否存在“过期不候”?

本文为【槐城律师】的原创文章,作者:于文婷律师。欢迎分享转发,期待交流沟通,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01)

社保缴纳属于行政征收的范畴,不应受到时效的限制;而行政机关对欠缴社保之违法行为是否进行罚款,则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应受到时效的限制。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

(02)

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入职时未依法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不管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还是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补缴都不应受仲裁、诉讼时效限制。理由有三点:

第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一)》第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的劳动者更不应受时效限制追缴社会保险费。

第二,追缴社会保险费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也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而不是任意性。

请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不仅是劳动者的私权,也是国家的公权。

如果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追索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将不利于保护和实现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第三,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不仅侵害了劳动者的个人利益,而且侵害了国家利益,因为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一部分进入劳动者个人账户,一部分进入国家的社会保险基金。

对社会保险费中进入社会保险基金的欠缴,属于侵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对此进行追诉,依照《民法通则》、《物权法》的立法精神不应受到时效的限制。

(03)

司法实践中认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具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的用人单位进行查处具有法定期限2年的限制,而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而非要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作出行政处罚,不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查处行为,故不受《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关于2年诉讼时效的约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未缴纳社保的损失赔偿"争议应受仲裁时效限制的案例
单位补缴社保有无时效限制,发生社保纠纷怎么办?
单位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超过2年时效后,还能追诉吗?
社保补缴有时间限制吗 补缴社保时效限制规定及流程
劳动法系列︱劳动者要求补缴社保是否受2年时效的限制?
发现单位一直未给职工交社保,怎么办?(学生保险网的回答,20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