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含氮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氮气和氮氧化物
1、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空气中78%(体积分数)是氮气。
氮分子(N2)为双原子分子,结构稳定,决定了氮气性质的稳定性,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N2 +  O2 
2NO                      N2 + 3H2
 2NH3
2、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途径          举例
自然固氮  →  闪电时,N2 转化为NO
生物固氮  →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 转化为化合态氮
工业固氮 →  工业上用N2 和H2合成氨气
3、氮氧化物(NO和NO2):
NO
NO2
色、态(常温下)
无色气体
红棕色气体
气  味
没有气味
刺激性气味
毒  性
有   毒
有      毒
重要反应
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①硝酸型酸雨的产生及危害
②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③破坏臭氧层
措施: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处理工厂废气
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气体,常用碱液
(NaOH溶液)吸收。
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1、氨的合成: N2 + 3H2
2NH3
2、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1,比空气小。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可作致冷剂。
氨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称氨水。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3 。
3、氨的化学性质:
(1)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分解为氨气和水。
NH3 + H2O
NH3·H2O          NH3·H2O
NH4+ + OH-
氨水显弱碱性。
比较液氨与氨水:
名  称
液  氨
氨  水
形  成
氨降温加压
液      化
氨溶于水
物质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成  分
NH3
NH3、NH3·H2O 、H2O 、 NH4+ 、 OH- 、H+
(2)氨具有弱碱性,可以与酸(硫酸、硝酸、盐酸等)反应,生成铵盐。
NH3 + H+ = NH4+
(3)与氧气反应(具有还原性)
氨气在催化剂(如铂等)、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并放出热量。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4NH3 + 5O2
4NO + 6H2O
4、铵盐: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如:硫酸铵【(NH4)2SO4 ,俗称硫铵,又称肥田粉】,氯化铵【NH4Cl,俗称氯铵】,硝酸铵
【NH4NO3,俗称硝铵】,碳酸氢铵【NH4HCO3,俗称碳铵】,它们都是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铵盐属于铵态氮肥。常用氮肥有硝态氮肥和尿素【 CO(NH2)2 】
①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
NH3 + HCl
NH4HCO3
NH3 ↑+ H2O + CO2↑
②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NH4Cl + NaOH
NaCl + NH3 ↑+ H2O
▲铵态氮肥,要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5、实验反思:①喷泉实验的实质是什么?氨气为什么可做喷泉实验?是否只有氨气才能做该实验?
②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共热制氨气,应使用什么实验装置?注意哪些问题?
三、硝酸:
1、硝酸的工业制法:氨催化氧化法
原理: 4NH3 + 5O2
4NO + 6H2O
2NO + O2 = 2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总反应式:NH3 + 2O2 = HNO3 + H2O
2、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较低(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硝酸的小液滴而呈白雾状。98%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69%的硝酸溶液称为浓HNO3。浓HNO3由于HNO3分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中而一般呈黄色。
3、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4HNO3
4NO2­ + 2H2O + O2­
硝酸越浓越易分解,因此浓HNO3应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2)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3)强氧化性: HNO3中的+5价N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如: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C + 4HNO3(浓) = CO2­ + 4NO2­ + 2H2O
钝化作用:常温下, 浓HNO3使Fe、Al钝化。
4、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
5、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化学《氮气》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专题十 氮及其化合物.pptx
0.5氮及化合物
360教育网高三综合复习第一轮:非金属元素—氮
【JAL01】氮元素及其化合物方程式-sjd
第四节《硫酸 硝酸和氨》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