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年端午节,听说粽子和香囊更配哦

?


今天不说别的,只说粽子和香囊。

1、2、3……Let's go!

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是国人的一种仪式,小小的几片粽叶里别有洞天。黏糯的粽子把人们的思绪和汨罗江永久粘连在一起,岁岁年年,怀念那位高洁的诗人,不朽的屈原。

现在的粽子花样翻新了一轮又一轮,外形不同的,馅儿也不同的,不过他们的老祖宗都来自同一个,也就是最早的粽子,牛角形的,叫做“角黍”。角黍的历史比屈原可还早。夏至这天,寒气趋于消尽,热气日渐饱和,用生于阴柔之水的菰来包裹被称作“火谷”的黍,体现了“阴阳尚相裹”,先民们正是用这样质朴的语言与大自然沟通的。如今,包粽子已经很少用菰叶了,而喜欢用箬竹叶或苇叶。


别说我没提醒你,这一步决定着新手包粽子的成败。提前一天,将粽叶用盐水煮15分钟,再用凉水洗净,这样能够增加粽叶的韧性,包起来不会那么容易碎。


下面我们稍微区分一下南北方的做法,南北方粽子的口味千差万别,而且一反菜肴“南甜北咸”的规律,往往是“南咸北甜”。

南方粽子多用酱油浸泡糯米,甚至有用猪油、料酒、卤汁先把米烧透了再包馅的。所用馅料更是丰富,有鲜肉的、火腿的、鸭肉丁、蛋黄的,也有猪油炒过的豆沙,还有用艾叶浸米包成的艾香粽。咸鲜可口,带着竹叶淡淡的香气。

南方四角棕的包法

1、取一片较大的粽叶,对折。

2、将双层的下边向上折,用手压实。

3、将粽叶打开,填入糯米,尽量将糯米填成一个长条形状。

4、将粽叶没有米的部分折过来。

5、随即用手将叶子的两侧捏下去,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

6、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相对来说,北方的粽子就很单纯,个头不是很大,为斜四角形,以江米小枣为主,而且通常蘸着白糖吃。

北方四角棕的包法

1、取两片粽叶,搭在一起叠压。

2、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3、在圆锥状的筒中装入糯米。

4、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为止。

5、随即用手将叶子的两侧捏下去,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

6、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和妈妈、外婆包上一大锅见棱见角的粽子,然后放进清水锅里,慢慢地煮呀熬呀,水“咕嘟咕嘟”地开着,蒸汽从锅盖四周悠悠地飘散着,裹挟着苇叶的清馨和糯米的芳香渗透到空气中……待粽子熟透了,夹出个温暖的粽子,仔细剥去粽叶,露出的是一颗清香扑鼻、晶莹滑润的粉团,真个是“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白,半世煎熬”。


(看!聚友会山西分会热火朝天的场面)

粽子的主要原材料糯米也是一味中药了,适量的吃糯米,不仅可以温暖脾胃,还可以补中益气。而在端午节的时候,适量的吃纯糯米粽子,还可以调节脾胃虚寒、腹胀腹泻,除此之外,如果食欲不佳的人食用糯米粽子的话,也可以很好的调节食欲。当然,现在的粽子还有另类吃法,想知道,就关注今天的“涨姿势”吧!

但吃粽子也是有讲究,吃好了补身,吃不好伤身。

1、热粽暖胃,凉粽伤胃:粽子最好趁热吃,特别是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容易导致难消化而伤胃。

2、三餐皆可,早餐最佳:粽子属于主食,一日三餐皆可食用,但由于早晨通常食欲不振,饮食数量较少,所以此时一个清香温热的粽子吃起来又健康又开胃。

3、吃粽需配菜,不宜喝冷饮:粽子不宜作为一餐当中的唯一食品,最好配一些家常小菜;同时最好不要喝冷饮,冷饮容易让糯米凝固,让人感觉到滞胀。

4、忌保存太久,忌大量进食:已包好的粽子,不宜保存太久,最多3-4日,且吃时亦要再次加热。

另外,由于糯米不宜消化,所以消化功能较差的小朋友和老人吃粽时需克制。

粽子虽好,可不要贪吃呦!

这个端午节,可不只粽子哦!还有“最美香囊”!


(聚友会浙江分会的手工香囊,棒棒哒!)

端午前后多暑热与湿气,这些都是中医所说的致病的邪气。邪能生病,所以将芳香药物装进袋子随身携带,以避邪驱瘟。不仅是端午,佩香囊是民间长久以来的习俗,也是中医里防病治病的方法。囊中多用芳香开窍的中药,除了辟邪除秽的意义之外,还有提神醒脑、散风驱寒、防虫祛湿等功用。

香囊,又称作“香包”,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或其研制成的细末,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香囊早在《诗经》里就有记载,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 《离骚》
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岁时杂记》

其中的江篱、辟芷、秋兰均为香草,佩在这里既指香囊,也含佩带之意。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不仅可以预防感冒、增强呼吸道功能,还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



1、防蚊祛暑:艾叶、藿香、佩兰、金银花、砂仁、冰片

2、防暑提神:艾叶、藿香、佩兰、金银花、薄荷、怀菊花、冰片

3、益气安神:艾叶、藿香、佩兰、酸枣仁、茯苓、茯神、远志、砂仁

4、开窍醒脑:艾叶、藿香、佩兰、辛夷、砂仁、冰片


* 以上配方中,可根据香囊包大小选择5-10g的重量,其中冰片不超过1g。

* 不建议一岁以下宝宝和孕妇佩戴香囊,尤其是麝香、冰片等药物,孕妇忌用

* 香囊应隔衣佩戴,注意避免贴身佩戴,否则药效会对敏感体质产生影响。




1.材料准备

除了布、针线、剪刀等基本配置外,还要准备香囊的挂绳(可用棉线、麻绳或中国结),装饰物(珠子、流苏),以及填充物(棉花或内胆、药材粉末等)。

准备阶段先选好布料,并根据布料的颜色与个人喜好预先搭配好流苏、珠子等装饰。剪下适当大小的双层布料,用水溶笔在反面画出香囊的轮廓。


2. 缝制轮廓

准备完毕后,用颜色适合的线沿画好的轮廓缝制双层布料。缝制的针法用回针(倒针)会比较牢固与严密。需要留一个大小合适的开口用作填充。以葫芦形为例,预留口大约为葫芦身圆弧的四分之一大小。

葫芦形的香囊可将挂绳系在葫芦腰上,但其他形状的香囊,在缝制时就要注意在适当的位置预先将挂绳和流苏缝进去。

3. 填充材料

缝好轮廓后,将布料翻过来并整理好形状。先用棉花将边角的细小部位塞满,再用棉花或内胆包上需要的药材粉末,填充进香囊,然后继续填塞棉花,直到香囊内部足够紧实。

个头小巧的香囊做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笔杆辅助整理形状和填塞棉花。


4. 缝合收尾

最后,用包边缝或扣眼缝针法将预留的填充口缝合。在葫芦的腰部系上挂绳和流苏,手工香囊就完成了。


香囊没有统一的尺寸,但建议不要做得太大:一来,在制作时小香囊的填充更加简单一些;二来,小巧的香囊挂起来更加好看。

(制作步骤转自:LOHAS乐活杂志


(聚友会长治分会迎端午,做香囊)


(聚友会河南分会志愿者为香囊活动做准备,好认真)

看了我们各地聚友会的活动,是不是你也想自个儿动手做上一两个,送孩子也好,送老人也罢,或者就是放在书桌上、床头边,让淡淡的本草香伴你度过这个“最毒”的五月!

啥?嫌麻烦!如果不想费事来裁剪香囊包包,可以先买来香囊和内胆,直接往里面装药粉就可以了。如果再懒点,任性地说“我就是想要只香囊”来接接着端午的节气,那我只好推荐个现成的给你了。

(想选哪个选哪个,过节就是任性)


(爱生活的正安人还给香囊穿上了外衣,美美哒)

心动吧,心动就继续阅读,点击“阅读原文”,只需两步,端午香囊轻松入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香囊的配方
中医专家推荐的挂在腰间的中药香囊……
?【手工制作】自制驱蚊香囊夏天必备哦!
武医中药香囊的秘传配方
中药香囊配方a
端午习俗蕴含的7个养生奥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