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晚说一个被错误认知的行业

先聊五毛钱盘面。

上周四老安乌鸦嘴,提醒了一下医药板块的风险,结果周五医药医疗板块暴跌。医药短期风险大于机会,建议大家依然要谨慎。

周五市场进一步走弱,省广集团的高位崩盘,对应着短线风险偏好的下降,农业种业、人造肉、防疫、数字货币等板块的游资炒作都在退潮,金健米业、双塔食品、航天长峰、江南高纤、众应互联等高位股出现跌停潮。 

平安公告一季报后跳空下跌,带动部分蓝筹股走弱。新能源车产业链冲高回落,政策补贴有超预期的地方,不过受制于市场情绪,人气不足的市场里要走强也不容易。

周四复盘老安也给大家打了预防针,市场短期波动可能会加大,要有心理准备。大格局上,目前还是震荡市,策略上主要还是坚守基本面,找到确定性高的好公司,然后耐心等待有安全边际的买点。

春节后,开盘前一天,老安在小密圈里给了几个重要的抄底目标,一个是白酒里的茅台,还有一个是水泥里的海螺:

        


海螺又有泥茅(水泥中的茅台)之称,到今天来看,这两家公司的走势都非常好,创历史新高或者在新高附近,它们的阶段涨幅不是最高的,但从确定性来说,持有这样的公司让人安心。

关于水泥行业,老安在公众号上也写过很多,但没有像白酒一样,展开非常详细的行业分析。

今天,老安利用周末的时间,对水泥行业的研究框架做一个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对这个行业的一点思考。

水泥行业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没什么技术含量,或者觉得是一个周期行业,没什么价值。但实际上,水泥与传统的周期品不太一样,它有周期博弈的机会,但长周期来看,也有成长和价值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股价=估值*业绩这条公式,从长周期来看,水泥的估值中枢在不断下移,背后反映了市场对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不是那么看好。但短期看,水泥股依然存在一些估值的波动,主要源于政策预期的影响。

因此,研究水泥的核心变量,长周期来看,主要研究价格,短期需要同时关注政策预期的变化。不管怎样,价格都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分析水泥首先要了解水泥产业链,水泥的下游基本上分成三类,基建、地产、农村。三者的需求占比大概是4:3:3的水平,基建略高些,农村的需求较为平稳。分区域来看,北方基建用的水泥占大一些,南方地产用的水泥占比更大一些。

地产跟经济景气度关联度高,是一个顺周期行业,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往往利用基建来作为逆周期调节的手段。从下游的需求结构上,我们发现,水泥天然具备一定的逆周期性,尤其是那些基建弹性比较大的区域。

水泥的上游主要是矿石,其中70%以上原材料为水泥用石灰岩。一直以来,我国石灰石矿产开发面临着“乱,小,差”等诸多问题。自2017年以起,政府开始环保整治,呈现出“集中开采、规模开采、绿色开采”的开采管理新思路。

可以断定,由于国家日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且水泥生产过剩,环保要求和供给侧改革趋势会越来越严。很多小企业的矿山都逐步被收回,不允许继续开发。小企业不可避免要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水泥的上游体现出类资源品的特点。这一点拿来跟钢铁行业做比较,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都知道,搞基建离不开钢筋水泥,但水泥行业比钢铁行业过得要滋润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钢铁的上游,铁矿石的定价权不在钢企自己手上,本质上钢铁只是一个加工业,大部分的利润被上游切走了。而大型水泥企业都有自己的矿山,能够把整个产业链利润都留在自己身上。

总的来说,一些大型水泥企业已经积累大量矿山资源,并且拥有资金、规模、技术、声誉等多种优势,因此将在资源价值重估中受益。许多依靠外购石灰石或小矿山的小水泥企业而言,未来的资源价值上升有可能带来致命危机。

从台湾90年代以来的经验来看,石灰石资源的收紧将促使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格局进一步改善。国内水泥有望由此迎来行业格局的进一步优化,促使水泥价格趋于平稳,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将更强且更稳定。

水泥生产主要分两个步骤,一个是熟料生产,资产较重,一个是粉末生产,资产较轻。企业在布局时,一般都会把熟料生产线集中布局在矿山附近,然后把粉磨站布局在市场附近。这样有利于提升产能利用率,也可以扩大运输半径。

水泥的生产线可以随关随停,不像钢铁和玻璃,一旦停产,损失巨大。因此,当行业处于高集中度时,水泥行业很容易形成协同,而不是进行恶性的价格竞争。

通过对产业链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水泥下游逆周期性较强,上游可以整合矿山资源,生产端容易停产协同,因此,水泥的价格和盈利,比周期品更加稳定。

关于水泥的价格分析,短期看供需,中期看格局,长期看人口。

需要强调一点,我们在研究供需与价格的关系时,不仅要看边际供需的变化,还要看它的静态产能利用率。一般来说,产能利用率高,往往价格弹性也大,如果产能利用率很低,哪怕需求很大,价格弹性也是比较弱的。南方地区整体产能利用率比北方高,对应南方水泥的价格整体也比北方的要高。

这几年供给上的最大变化是错峰生产。以前北方没有错峰,北方水泥要做冬储,等到旺季四五月份,先要去库存,因此北方的价格天然就好不了。实行错峰生产之后,淡季没量的时候,就完全不生产了,以低库存迎接旺季,价格就开始好转,供给对于水泥的区域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通过“环保限产”和“错峰生产”两项措施,水泥价格持续上涨。由于各项因素实际上将永久性的提高水泥企业的成本,因此即使水泥价格未来会有波动,但是总体的上涨趋势是很难逆转的。

水泥的需求端主要看基建和房地产。今年新开工及施工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维持正增长问题不大,地产端带动的水泥需求仍有支撑。

基建投资已经取代房地产成为水泥的最大需求,今年基建投资有望超预期,将有效带动水泥需求。水泥维持高景气度概率大。

总体来看,在房地产和基建需求的支撑下,水泥行业盈利预计仍将维持高位,而过去几年的大幅度盈利使水泥企业资产负债表大幅改善。在稳增长和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以及前期存量需求后续回补的环境下,水泥行业中长期需求有支撑。

水泥价格的变化,除了短期供需的影响外,行业格局的变化也很重要。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水泥行业类似一个寡头垄断的格局,因此行业内很容易形成供给端的协同和自律。核心的原因就是生产线可以随关随停,停产成本也就几十万。

协同其实就是大家共同去控制水泥的产能,避免供过于求导致的恶性竞争。那么旺季一旦供给出现缺口时,价格很容易出现暴涨。淡季的时候,价格的波动也比以前小很多。这就是协同所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向上的价格弹性更大,产生垄断利润,向下价格有安全边际,整体水泥的价格中枢和盈利都更趋于稳定。

水泥长期的区域需求,是不是能够持续稳定的增长,需要关注人口流动的情况。人口持续流入的区域,需求肯定比人口持续流出区域要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发现,不管政府再怎么支持,东北地区的需求一直好不了,因为人员在流出。而长三角区域,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

从这个框架出发,我们发现,2016年以来,华东地区水泥价格持续上涨,就是在高产能利用率,高集中度之下,边际供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协同,不断推升水泥价格一路上涨的过程。但是站在现在的一个时点,对于长三角地区,水泥价格已经处于高位,再进一步向上的弹性已经很小了。

而华北地区目前没有新增产能,基本上冀东一家独大,集中度高,需求上,在雄安的拉动下,未来京津冀的基建需求依然可以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增长。不太好的地方在于,京津冀周边区域是内蒙、山西以及东北,这些区域水泥价格低,也没有搞协同。所以京津冀的价格,虽然本区域支持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受到周边区域的制约。如果能够通过协同,带来周边区域价格的改善,那么弹性的释放就很厉害了。

再说珠三角这个区域,集中度也比较高,产能利用率就更加高了,广东产能利用率是破百的,需要从广西运过去,而广州的水泥价格也是全国范围内最高的,它在峰值时候可以达到600左右的一个水平。不太好的一点是边际供需看不清,新增产能的限制不是太严格。

西北地区主要靠基建,几乎没什么新增产能,问题在于有些区域没搞协同,或者说协同做得不怎么好。随着本轮基建加码,带来需求增长,以及协同逐步达成,价格弹性也有机会释放。

总结一下,华东地区的水泥企业价格比较稳定,企业的盈利中枢在高位,基本进入一个价值投资的阶段。华北西北地区还有一些周期博弈的因素,也有成长的空间,如果协同做好,价格弹性就会比较大。

今天用周末时间,把水泥行业的分析框架给大家梳理了一遍,写了几千字,累惨了,如果大家希望我多写点干货,点一下右下角“在看”投票,如果都不爱看,那我以后就不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津冀水泥价格率先反弹 华北华东成复苏重镇
水泥行业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
水泥板块值得关注
水泥行业事件点评:过度悲观下地产韧性超预期和基建持续向上带来水泥股上涨
建材行业22年年度策略:成本冲击已过 逆境不改行业集中度提升
【机会挖掘】多地水泥企业发布涨价通知 下游需求将不断提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