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一部电影,与动物重归于好


熟悉纪录片的人一定多多少少听说过雅克·贝汉这个名字,他的天、地、人、海系列横扫各大电影节,不俗的业界口碑成就了雅克·贝汉不可撼动的大师地位。

雅克·贝汉的纪录片系列里有着一种忧虑与反思,它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指向人类心灵的转向。


1997年《微观世界》上映,其中呈现了千姿百态的小昆虫,细节地展示了一个非常幼小、肉眼甚至可忽略的生命如何一步步地诞生。让观众忘记了日常生活中避之唯恐不及的蚊子等昆虫的奇形怪状,而沉浸在对生命的礼赞之中。


而《迁徙的鸟》在纪录片领域引发轰动,影片中候鸟历经千辛万苦,聚集到北极孕育新生命。鸟儿们在迁徙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新生命的降临与成长让每个见证者都为之激动,也感慨其中的不易,由此更加珍惜。


与《微观世界》和《迁徙的鸟》不同,《喜马拉雅》将视角重心拓展到人,喜马拉雅环境严酷,藏民虽然在物质上很贫困,但他们还是在世界的屋脊,带着朴素的信仰,长途跋涉在用盐换粮食的征程中,养活了子子孙孙,不禁让人感慨生命的顽强。


这种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在《海洋》中同样得到了延续。绚烂多姿的海洋世界,小海豚跟着海豚妈妈以优美的曲线跳跃。摄制组跟着海洋生物一起行走、游泳,关注着海洋生物的情绪和情感,以此表达对自然的礼赞。


如今《地球四季》作为“天、地、人、海、时空”五部曲的最终篇,延续了雅克·贝汉以强烈的情感关注着自然的生命的创作主旨,第一次以动物视角来审视自然,这是情怀满满的历练后才有的赤诚。


地球万物生生不息,是亘古不改变的自然真理。人与动物皆是地球家族中的一员,本应共同感受这万千世界的美好,直到“人类”打破了这番平静。


大面积森林被采伐、火烧和开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森林覆盖率直线下降,保留下来的也是支离破碎。人类一边毫不留情的索取,一边冷眼旁观着曾经的友邻流离失所家园不在。

慢慢的,侵占索取变成了驯服猎杀,曾经的伙伴变成了御寒的皮草、把玩的标本、盘中的野味。

人类在光速推进着自己一切文明的同时,也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永远在扩张的步伐让人们忽略了曾经并肩的动物伙伴正面临着什么。不过好在,越来越多的人类已经从食物链顶端的美梦中苏醒过来,他们开始学着忧虑反思。而雅克·贝汉导演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用光影之美记录着人类环境中的美、善、丑、恶,赞美生命的伟大,呼吁人类本性的回归。



在雅克·贝汉的镜头里,我们常常看到的已经不仅是纪录片式的“注视”,而是更多饱含了一种对这些生灵的无上敬意。雅克·贝汉认为电影打动人心的关键在 “情”,情感是惟一重要的事情,情感能带给人们回忆;情感是 “爱”,对生命之爱,并由此歌颂生命创造者——自然生灵的伟大。


作为观者,《地球四季》曝光的一组主题剧照让每个人于无意识间睁大眼睛,不仅仅是因为看到高超的摄影技术和瞬间的神态捕捉,更因为那镜头背后浓重的情绪郁结———人性中的某些高尚品质已经被投射到这些生灵中,但是,我们竟然到现在才发现。


麋鹿说:“就算你曾经想拿走我的生命,但是我还是想给你一个拥抱。”


狼说:“狼心狗肺大概是人类对我们最荒谬的污蔑”。


狐狸说:“是你误听了太多故事,而非我们真的狡猾诡黠”


雪枭说:“既然你们自诩不以样貌取人,那么请看到我凶脸之后的善良”。


牦牛说:“我对奉献从无怨言,但我希望你能看到我的陪伴”。


在雅克·贝汉的眼中,动物是活力四射的生命主体,自然是能与人进行精神交往的精神主体,不论是天上的星星,还是起伏的群山,都有着人一样的灵性。


雅克·贝汉拍摄《地球四季》的目的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希望通过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寻求和自然的和解。雅克·贝汉的心愿相信也是诸多良知人的心愿: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相互依存,代代相传,繁荣不息。


这部饱含了雅克贝汉导演美好心愿的电影《地球四季》将于近期将在国内上映,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球四季》幕后特辑与主题剧照首曝 转换视角与动物为朋为伴
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去世,从他的人生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地球四季》:一次走进动物心灵的奇幻之旅
地球有四季,人类才有希望
它说,我们与人类需要一场文明的对话|“天地人”系列纪录片终结篇《地球四季》
《地球四季》:1.5万年以来地球生灵的美丽与哀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