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恭祝老子诞辰2593周年

《太清宝诰》

志心皈命礼。 

随方设教。 

历劫度人。 

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 

假名易号。 

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 

隐圣显凡。 

总千二百之官君。 

包万億重之梵炁。化行今古。 

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 

命雷霆用九五数。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鹿邑县是“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2593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就诞生在这里。老子所著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震古烁今,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

老子祭祀分为家族祭、宗教祭、民众祭、公祭四种。家族祭、宗教祭、公祭多融为一体,主要包括乐、舞、歌、礼四种形式,仪程有鸣炮奏乐、上香敬酒、恭读祭文、行鞠躬礼、歌舞表演等;民众祭有社团或会首组织,形式丰富多彩,除上供进香、跪拜祈福外,还衍生了走旱船、踩高跷、担花蓝、打铁舞,舞龙、舞狮,盘鼓队等技艺表演。程序完整,规模有大有小;仪式多样,气氛上既隆重又随和、既庄重又家常,文化蕴涵丰厚。

鹿邑是老子故里,祭拜习俗起源于汉。《后汉书·桓帝本纪》所载延熹八年(165年)汉桓帝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并建老子祠。东汉张陵创立五斗米道教开始,道教就把老子尊为道祖,把老子的《道德经》尊为道义。李唐王朝以老子为自己的祖先,祭拜老子的活动到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唐高宗李渊武德三年以“老子庙”为太庙,“特起宫阙,如帝者居”。宋大中祥符七年,真宗赵恒亲率群臣至鹿邑朝谒老子,宿于迎喜殿,理政于玄元殿,追封老子“太上老君”,为老子的母亲立“三御碑”。金、元、明、清历代王朝都有帝王亲谒或派大臣朝谒。清以后虽未再有大规模的朝廷祭祀,但道家祭祀、民间祭拜、李氏家族及地方官员主持的各种祭祀活动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从方志文献与文物保存等材料可知,今天鹿邑老子故里祭拜习俗中的祭祀拜祀方式保存了春秋时期的礼俗,以老君台、太清宫两地的大型庙会为典型,堪称民间社会老子信仰的百科全书。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诏以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为玄元节。后来唐武宗又敕老子诞辰为降圣节,全国休假一日。可见,老子的圣诞为二月十五日,曾被唐朝政府所确认,并作为公共假日。

文献中对老子祭祀最早的记载是汉延熹八年春,桓帝“遣中常侍左悺之苦县,祠老子”。以后的魏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唐穆宗、宋真宗、宋徽宗先后到鹿邑祭拜老子。民间、李氏家族、宗教组织以及地方官员对老子生日祭祀活动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海内外老子文化影响的扩大和寻根文化的升温,老子祭祀波及海内外道教区域、李氏后裔居住区域等逾亿人群。

鹿邑县是“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2593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就诞生在这里。老子所着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震古烁今,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2021年5月,鹿邑“老子祭典”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老子祭典历史悠长,据史书记载可追溯到东汉桓帝时,老子祭典集中体现了老子文化和根亲文化、道家文化的统一,同时也是连接海内外华夏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是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诞辰日。每逢此日,都会有海内外数万信众、李氏宗亲等云集老子诞生地河南鹿邑祭拜先贤。

鹿邑“老子故里、李氏之根、道教祖庭”的地位,得到海峡两岸和海外李氏、道教协会的认同。老子祭祀集中体现了老子文化和根亲文化、道家文化的统一,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研究老子思想、根亲文化、宗教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认识,凝聚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口鹿邑老子故里举行公祭大典拉开老子庙会帷幕
河南最神奇的地方:鹿邑,一城、两宫、一琼浆!
中国河南鹿邑 老子故里
老子故里
中国道家文化之根本
曾仕强老子故里鹿邑解读道德经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