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 | 给Magnum的编辑点个赞

写在前面跑个题

这两天的交流中连续遇到两个对Magnum表示不屑的摄影人。其原因我也简单询问过。基本上,不外乎是对单张叙事的图片的不屑一顾。

我非常理解他们早已固化了的观念和自信——自信地以为,他们了解全部的Magnum。

说到了解,我也并不。我只能说,在全球首屈一指的图片库里翻看摄影师档案和各种专题、画册,非常过瘾。更过瘾的是,我学习到了一个摄影项目的若干种展示形式。比如,网络展示、纸媒展示、画册展示、画廊展览……

然而相当一部分的摄影人对Magnum有一个被固化的印象就是:布列松式经典构图附带大量图说的“图片故事”。

难道,这个顽固的坏印象不是我们读图人自己读出来的么?


举着栗子回来了

今天要说的摄影师是来自德国的Thomas Hoepker(托马斯·霍普克)。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Thomas Hoepker作为西德电视台的摄影师以及纪录片制片人,在全球进行拍摄报道。1974年,他与同为记者的妻子前往东德,随后搬到纽约,担任Stern杂志的通信记者,这期间,他于1984年来到中国,纪录了改革开放对于这个红色国家的影响。1988年,Thomas Hoepker正式加入玛格南图片社,以独特的彩色摄影风格获得摄影界的认可,在2003至2006年出任玛格南图片社主席——如果你不太熟悉他,没关系,你肯定看过他拍过的这张中国红的沙发。

或者这张,84年的庆典彩排照:

如果都没有,那你也得看过这张吧,这张引发了大讨论的9.11冷漠的美国青年:

对,这篇儿,我想说的是他的《New York》。别问我为什么又是纽约!我也不知到底有多少大师在纽约一天天一年年地长期遛达!

《纽约》这本书是Thomas Hoepker(以下简称托马斯)以摄影记者的视角从60年代到9.11到2012年飓风桑迪的长期记录。画册本身的图片,大部分是较为写实的图片故事——就是前文说到的,被国内摄影人所不齿的,单张说事儿的图片故事。然而,引起我注意的,是玛格南的编辑在主页挂出的这本画册的宣传版

这个版本的《纽约》一共17张照片,均为画册用图。图片排序并非画册内的顺序,也非年代罗列,而是用一种隐晦的图像的语言逻辑告诉人们,在这个画册里,有一个暗黑的纽约。

让我们先来看一遍这17张照片吧!图说详见玛格南官网:

www.magnumphotos.com/newsroom/new-york-thomas-hoepk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从第1张黑白拼贴感的画面开始,

进入五、六十年代安迪·沃霍尔的波普主义(2),

街头的俯拍仿佛一张点彩的艺术作品(3),

于是80年代的纽约波普艺术家 Roy Roy Lichtenstein进入画面(4、重点阐述商业化社会对纽约和艺术的潮流引领),

80年代第五大道上的黑人伴娘团站在苍白和焦黑历史面前(5),

巨幅的壁画挂在貌似厂房的建筑上呈现出超现实的场景(6、是83年艺术家的街头创作),

流行艺术对年轻人的巨大影响(7、海报和年轻人),

没有尽头(8、弯腰的老人),

感到窒息(9、潜水的熊),

燃烧的情绪的蔓延开去(10),

年轻人冷漠地远离灾难(11、9.11现场),

上帝看着乌合之众的纽约(12),

干脆,都烧了罢(13),

让每个人,都从那场大火中重生或者燃尽(14),

灾难中,紧张蔓延开去,这世界剑拔弩张(15),

性放纵依然存在于那个黑色的世界里(16、屋顶晒太阳的女子)

当太阳再次升起,人去楼已空。(17、飓风过后)


(以上均为我的个人解读,不是图说,不是图说,不是图说)


无论那些关于纽约的图片具体在讲怎样的纽约故事,这一组17张的图像编排,是让我叹服的。当然,你可以说托马斯本人也许并没有如此强烈的负面情绪;或者,你也可以有更好的个人解读……我想说的是,不要小看网络上翻看的简介性展示。

我们身处一个图片的海洋里。大量的摄影师、作品、画册推介层出不穷,我所看到的很多媒体或个人,对摄影师的作品推介,总会挑选一些所谓的画面不错的代表作,各加一句图说,甚至干脆就把大量不同类型的作品不加挑选的堆集展示——往往,这样的推介出来的摄影师或者作品,对于观看者来说,就只剩下了“TA拍过肖像、TA拍过新闻、TA是森山大道风、TA构图挺好、有几张拍的不错”。或者干脆就是——他们——玛格南——全部在拍图片新闻。可惜了的,如果你看到的只是单张 图说,可不就是过去式的新闻图片么。

更多的更精彩的,你选择了视而不见。


《纽约》这17张照片所讲述的暗黑和窒息纽约,无疑是这本画册的巨大提升——类似于一篇简短有力的爆款软文,只不过,文章是纯视觉的。

画册全部图片↑↑↑

看完政治隐喻过重的《纽约》,轻松一下,放个福利。

以下20张托马斯的景观类照片。内容涵盖风景、艺术、政治、北京、中东、战争等等,选自《 Landscapes (景观)》2012,有简单排序。

别翻了,就到这里。倒数第二张,也就是题图,是我发现的最喜欢的一张景观。

仍回到开头我想说的,作品展示的多样性。

不同渠道的展示,给观众的感受不尽相同。想想看,端在手中的画册、握在手里的手机或平板、高清宽屏的电脑、距离三米的墙面,这些落差较大的视觉体验,不应该出现相互复制的展示效果。


对于一个长期记录类的摄影项目来说,更应如此。可能你从未看起过图片故事,你致力于去构图去形式化,然而你逃不过的终究还是内容的展示。展览的大幅尺寸、画册的精细编排和高度填充、个人网站的花样布局都是完成度较高的作品较为容易的展示区域。

最后,编辑一个有顺序、有情绪、易观看和传播的版本放在网络上,才是一部作品自主发声的良性开端。

这不亚于一篇洋洋洒洒的摄影评论至于作品的效果。



感谢您能看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Thomas Hoepker|彩色纽约
【视觉】《Magnum:60 Years》玛格南60周年图片展(图)
八十年代,中国之美丨Thomas Hoepker
有部英剧叫做《马格南》
1984,皇城根儿
1983年纽约的日常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