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配穴中“对穴”的临床应用
导读配穴的临床应用不仅为古人所垂青,现代针灸家对之也有新的探索。常用的配穴方法,从选穴位置盾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左右配穴,从腧穴性质看包括八脉前会穴相配、原络相配、俞原相配、俞募相配等,还有经验穴相配、多穴相配、配伍阿是穴等等。


在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如何确保有效和不断提高疗效,有很多关键必须掌握,如正确的诊断辩证,取穴部位准确,配穴精当,手法、适宜刺激量等等都非常重要。其中取穴配穴与用药处方同理,既有君臣佐使相辅相乘的作用,也有相违相克的关系,如何随时根据复杂变化的病情,选用恰当的配穴,并作到取穴少而精。


1、百会、人中

百会位于巅顶,为百脉交会处,可通调百脉,治疗很多病症,有清热开窍、安神固脱、镇静熄风之功。人中在口鼻之间可通天地之气(鼻通天气,口通地气),有祛风清热、回阳救逆之效,是急救穴之一。二穴同用,有调和诸阳,相得益彰之功能。
应用体会
1.1取百会针尖向前斜刺,眼皮下进针1寸。人中向上斜刺,进针0.3寸。皆用泻法。
1.2主治各种惊厥、抽搐、休克、中暑等症。在临床中用此法加电针,并作电针冲击治疗(即将电针仪阳极置于百会、阴极置于人中,用连续波,将强度开关从0到级点,在1秒钟内关闭。这样连续三次,作冲击治疗。每次冲击,病人会抽动一次),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或狂躁症,取得较好的效果。


2、百会、长强

百会位于巅顶,长强位居尾骶下端,皆为督脉穴,二穴相配,上下夹击,可通调督脉而统诸阳,有回阳固脱、镇静熄风之效。
应用体会
2.1针百会针尖向后透刺后顶穴,进针1〜1.5寸,针长强针尖向上,进针0.5〜1寸,皆用泻法强刺激,留针30〜60分钟,主治癫痫病。
2.2用艾卷温和灸百会、长强各10分钟,先灸百会,再灸长强,主治脱肛、痔疮。


3、人中、风府

人中位于口鼻之间,风府位居脑后,皆属督脉要穴,二穴同用,前后夹击,直达脑髓,具有很强的醒脑开窍、祛风散邪、镇静安神的作用。
应用体会
3.1人中向上斜刺,进针0.3寸,风府对口直刺进针1〜1.2寸,双手同时捻转操作,皆用泻法。
3.2主治中风失语或言语不利,以及昏迷不醒的急救等,但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也有较好的效果。


4、大椎、曲池

大椎为诸阳之会,能通阳清热,疏风解表;曲池手阳明合穴,属血中气穴,走而不守,能通调腑气,二穴合用,为解表清热、疏风散寒之要法。
应用体会
4.1针刺大椎针尖向上,进针1.2;针曲池进针1-1.2寸,皆用泻法,留针5〜10分钟,主治风热外感发热等症。若用温和灸大椎、曲池各10分钟,能使全身微汗,主治风寒 外感,发热无汗等症。
4.2若外感风寒,头项强痛者则加风池透风府;热盛心烦尿赤少者加内关;若斜痛、呕吐加支沟、阳陵泉;若高热谵语便秘者加丰隆、足三里用泻法,留针15分钟;若外感发热、咳喘气逆,则加合谷、鱼际;若潮热盗汗颊红等阴虚内热之症,亦可针大椎、曲池,先补后泻, 或用温和灸5〜10分钟,往往有较好的效果。
4.3大椎刺血拔罐出血5毫升以上,曲池针刺用泻法,留针5分钟。主治各种炎症引起的发热,并对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性或菌群紊乱,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5、曲池、合合

二穴皆为手阳明经穴,曲池走而不守,合谷升而不散,二穴配合为清理上焦、清热散 风之妙法,故对头面、耳、目、口、鼻、咽喉诸痰,皆有清散邪秽,消除病因,改善症状之功效。
应用体会
5.1曲池进针1.2寸,合谷进针1寸,皆用泻法。主治风寒感冒;若治疗头面五官诸疾,则应配合局部或附近取穴,即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5.2常用于治疗上肢麻痹、疼痛、拘挛等局部病症;也可用于治疗全身风疹、荨麻疹等。


6、 合合、复溜

合谷属阳,能清轻走表,有疏风解表、清热镇痛之功;复溜属阴,能滋肾回阳,启闭开窍,扶正祛邪。二穴合用一阴一阳,一补一泻,发汗解表,止汗固脱,皆有较好的效果。
应用体会
6.1针合谷进针0 ^ 5〜1寸,用强刺激泻法,留针10分钟,每3分钟行针一次;针复溜进 1.2寸,气至后用补法,留针15分钟。主治伤寒外感、发热外感,身痛无汗等症,可达到发汗解热的效果。
6.2若大汗淋漓或频频汗出不止,身体极度衰弱,有虚脱之象者,则针合谷气至后用补法操作,留针20〜30分钟,复溜气至后用强刺激的泻法,留针10〜15分钟,可以宣通肺。


7、合谷、足三里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属火,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属土,有五行相生之妙用。合谷主气以升散为主,足三里重浊下行以降浊为主。二穴为手足阳明经穴,相互配合,有同名经相接之意,一升一降,升清降浊,调理胃肠功能有相得益彰之效。
应用体会
7.1针合谷进针1寸,足三里进针1.5寸,皆用平补平泻法。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大便先硬后溏,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7.2急、慢性胃肠炎,选用此二穴配合天枢、气海,针灸并用,也有较好的效果。


8、 合谷、三阴交

合谷通经活络,行气开窍,理气为主;三阴交补脾,调理肝肾,理血为主。二穴配合,一气一血,气血双调,行气活血,有调经催产之功效。
应用体会。
8.1针合谷进针1寸用泻法,取三阴交进针1.2寸用补法,催产作用非常明显,主治滞产。二穴用温和灸各11分钟,对习惯性流产有安胎之效。
8.2合谷、三阴交针灸并用,或补或泻,辩证施治,主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症。


9、合谷、太冲(又名四关穴)

合谷之气,清轻升散,太冲主血,重池下行;二穴相合,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行气活血,调整全身气机,调理整体功能。合谷、太冲 二穴,皆位于手足歧骨之间(即第一、二掌骨和第一、二躕骨之间),所谓虎口要冲之处,故名四关穴,又开关节、疏肝理气、逋经络、破郁结之效。
应用体会
9.1针合谷、太冲皆针尖向上针1〜1.2寸,用强刺激泻法或加电针,断续波,以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主治顽固性神经痛,以及行痹、痛痹等。
9.2也可用于头晕目眩,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症。
9.3配丰隆、阳陵泉皆用泻法能涤痰泻火,主治癫狂症、惊厥、中风闭症等。


10、肩調、曲池

肩髁以散经络之邪为主,曲池以泻脏腑之邪为主,二穴位于大关节,同属大肠经要穴,除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利关节、宣痹止痛外,并能调理肺气、祛风止痒,常用于各种邪客经脉、气血阻滞之症。
应用体会
10.1针肩髑针尖向下,进针2〜205寸,针曲池进针1.2寸,气至后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法。主治上肢诸症及半身不遂等。
10.2本组对穴有疏肝理气、涤痰导饮之功,故常用于治疗肝气不疏、思虑郁结、胸痛、心痛、经闭、便血等症。


11、曲池、阳陵泉

曲池位于肘内,阳陵泉位于膝下,同为大关节要穴,曲池行气血,通经络,阳陵泉舒筋通利关节,二穴均有宣通下降之功能,相互配合,曲池清肺走表,阳陵泉泻肝胆平里,凡少阳郁结,胸胁作痛,热结胃肠等,皆可借二穴清利疏泄而获效。
应用体会
11.1针曲池、阳陵泉均可进针1 — 1.5寸,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针。 主治诸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风湿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11.2凡肝胆疾患,胸胁作痛,腹胀,便秘等症以及治疗半身不遂,必须配合此二穴,才能提局疗效。


12、曲池、三阴交

曲池性游走通导,擅能清热搜风,三阴交性属滋补,以守为主,是肝脾肾三经之会,为治血症之要穴。―穴合用,一阴一阳,一走一守,一动一静,故能搜血中之风,清血中之 热,是行血祛瘀之要法。
应用体会
12.1针曲池进针1-1.5寸,用泻法,针三阴交进针1.5寸用补法,留针20〜30分钟。 主治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经闭和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症。
12.2曲池、三阴交针灸并用,可消炎止痛,故多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也可治疗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13、足三里、三阴交

足三里升阳益胃,三阴交滋阴健脾,二穴配合,表里互用,胃纳脾运,阴阳互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健脾和胃,益气升血,为调理后天,治本之法。
应用体会
13.1针足三里进针1.5寸,用补法留针20〜30分钟,或用温和灸10分钟;针三阴交进 1〜1.2寸,用补法留针20〜30分钟,或用温和灸10分钟。主治痿证和痹症,有祛风除 湿,舒筋止痛,行血止痛之功能。
1312本组对穴治疗范围非常广泛,多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气血不足,久病体虚者有补中益气、扶正固本之效。


14、阳陵泉、足三里

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有疏泄肝胆,清利湿热,舒筋止痛之效,足三里健脾和胃,有理气、行气、利水、化痰、调和气血之功,阳陵泉之泻,足三里之补,二穴配合,一补一泻,相互为用,疏泄肝胆有较好的效果。
应用体会
针阳陵泉、足三里各进针1〜2寸,阳陵泉用泻法,足三里用补法,留针20〜30分钟,主治急慢性肝炎。对消除症状,恢复肝功能都有较好的作用。对胆系感染、胆囊疾患也有效。


15、中胺、足二里

中脘为胃之募穴,有调和胃气,理中焦、化湿滞之功效,足三里能调理脾胃,消积导滞、利水、降气化痰等功能,为强身健体之要穴。中脘以升清为主,足三里以降浊为用,二穴配伍,一升一降相互为用,是调理中焦、健脾和胃之要法。
应用体会
15.1针中脘、足三里皆可进针1〜1.5寸,用平补平泻手法或补法或泻法,留针20〜30分钟,亦可针上加灸,或针后再加温和灸10分钟。主治胃痉挛、急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等胃肠病,以止胃痛效果更好。
15.2可作为培土生金,治疗慢性气管炎、哮喘的虚证,亦可作为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强身健体之用。


16、丰隆、阳陵泉

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能沟通脾胃二经,有和胃降浊逆,化湿涤痰,清神志之效。 阳陵泉和解少阳,清利湿热,有沉降之功能,二穴合用为针灸通便之要法,有中药承气汤之意。
应用体会
16.1针丰隆深刺,进针2〜2.5寸,用强刺激泻法,针阳陵泉针尖斜向前下方,透刺足三里处,进针2寸,亦用泻法,皆留针20〜30分钟。主治腹胀,大便秘结之实证。
16.2本组对穴的针法,也常用于治疗痰迷心窍之精神病、狂躁症等。


17、天牖、四渎

天牖又名天听,有开窍益聪,清热泻火,清肿止痛之功,四渎有通经活络,开窍启闭, 有恢复听力之功能。
应用体会
17.1针天牖进针0.5〜1寸,针四渎进针1〜1.5寸,皆用强刺激泻法,留针20〜30分钟。主治暴发性耳聋。
17.2若属肝胆火旺的耳鸣耳聋,则多用听宫、翳风效果也很好,此法治面瘫也有效。


18、少商、商阳、合合

少商手太阴井穴,属阴,商阳手阳明井穴,属阳,二穴互为表里,能协调阴阳,皆有疏通经脉气血凝滞,清泻脏腑郁热的功能,二穴配和能散邪清热,表里双解,醒神开窍,开关启闭,故为清肺热治喉科与儿科诸热证之主穴,若配和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一合谷,其通经活络,清湾肺热,通气开转作用尤佳。
应用体会
18.1少商、商阳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量不少于5滴),合谷针刺用泻法,连续操作1〜3分钟,不留针。主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腮腺炎等。对外感高热也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18.2小儿外感时邪、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症,在病之初起,用此法轻者往往获效,重者也有缓解症状的辅助治疗作用。


19、孔最、合谷

孔最肺经郄穴,擅治急症,合谷大肠经原穴,能调全身元气,孔最清肺热走而不守,合谷调气血升而能散;二穴配伍,协调为用,调和表里,宣肺平喘,效果尤佳。
应用体会
19.1针孔最进针1〜1.5寸,针合谷进针0.5〜1寸,皆用泻法留针30分钟,或加电针。主治哮喘发作期,对寒喘、过敏性哮喘有立即平喘作用。
19.2本组对穴对咯血、衄血(加上星)、便血(加承山)也有效。


20、乳根、三阴交

乳根属胃经输穴,有宣通乳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三阴交属脾经,主运化水谷精微,能益气生血。二穴配合一进一远,表里为用,能通调脾胃,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促进乳汁分泌。
应用体会
针乳根向上斜刺进针0.5〜1寸,针三阴交进针1〜1.5寸,皆用补法,留针20〜30分钟。主治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属脾虚体弱者,多用灸法,并加气之会穴膻中,且多针灸并用,温和灸10〜15分钟。患者自灸亦可。若因肝郁气滞或心火过盛,突然乳汁减少者,则加用少泽穴清心火散郁热,向内斜刺进针1〜1 .2寸,用泻法,留针15分钟。


21、气海、天枢

气海为气血之会,呼吸之根,藏精之所,生气之海,属下焦之要穴,有补肾气、益下元, 祛寒湿,和营卫,理经带,补肾纳气平喘之功;天枢为大肠募穴,有分离水谷,扶土化湿,止 泻通便之效。二穴合用,取气海振下焦之阳,配天枢调胃肠之气,温阳行气,消胀除满,散 寒止痛而生效。
应用体会
21.1针气海进针1〜1.5寸,针天枢进针1.2寸,皆用平补平泻手法或补法,亦可用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主治虚寒性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遗精、阴缩等症。
21.2本组对穴在临床中治疗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者,也有较好的效果。


22、环跳、阳陵泉

环跳为足少阳与足太阳交会穴,位居髋关节外,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止痛、强腰健膝之功;阳陵泉位膝下,有和解少阳、祛风散湿、舒筋活络之效。二穴皆为胆经输穴,上下配合,接通经气,调和气血,祛风除湿,舒筋利节,缓急止痛的疗效较好
应用体会
22.1针环跳进针3〜4寸,针阳陵泉进针1.5寸,皆要有明确针感放散至足,用泻法留针30分钟,亦可针上加灸,或针后温和灸10分钟。主治坐骨神经痛,以及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症。
22.2本组对穴治疗妇科盆腔疾患引起的腰痛,或腰部畏寒喜暖,风湿劳损等也有较好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针灸配穴中“对穴”的临床应用三
针家精要丨郑毓琳、郑魁山---郑氏针法经验介绍及30例独家验方(精编)
针灸“八法”(针灸路线)
针灸“八法”的临床注意事项
“西北针王”郑魁山学术特长与成就(一)
“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