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厉害了,原来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数学思维

中医达到了最高境界,就具备了数学的魅力。同时也可以说,任何一门科学,只有上升到了数学思维,方能称得上成熟和完美。中医就是这样一门成熟和完美的科学。《伤寒论》是其典范,医之大原,万世之宗。

一、《伤寒论》的神圣地位 

清代陈修园说:“仲景专以方药为治,而集群圣之大成,医门之仲景,即儒门之孔子也。”

宋林亿说《伤寒论》“其意精而奥,其法简而详。”清郑金寿说“伤寒二字立津梁,六气循环妙理藏。不是长沙留一线,后生焉能做医郎?”近代唐容川说:“凡仲景之方与证,针锋相对,一丝不差。”

为什么《伤寒论》如此重要?如此受人推崇?因为它已经不单单是方书,不单单是临床经验的积累。它已经上升到了数学思维的高度。那看似简单乏味的条文,其实都蕴含了数学的思辨和原理。

二、什么是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就是抽象思维,就是抽掉表象之后单纯的逻辑思维。它可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态而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运算。但它的结果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例如,我们在实验室里通过数学运算得到宇宙飞船登月的数据,就可以不必经过无数次的无谓牺牲而实现登月成功。这里,最大的功劳在于数学的支持。如果没有数学的抽象运算,这一切都是做不到的。

数学到最后,就剩下一架骨头。它要把一切具体的表象全部抛弃。方能得到纯粹,成熟和完美。这才是世界的真理!

例如勾股定理,这样简洁明了的表述,却有无穷的内涵。你可以用它盖房子,侧距离,造机器。但是,在这个公式里,你却无法直接看到具体的事物。这就是数学的思维特点。

数学,就像一架骷髅,洁白无瑕,玲珑剔透,一尘不染,魅力无穷。但对不懂它的人来说,就是恐怖的象征。


三、方证和方程式 

我们已经知道,数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简洁。就是用最简洁的形式勾画出这个世界最本质的东西。《伤寒论》不是数学,但它具有这种境界。

我们知道,中医的根本在于辩证施治。而辩证的尖端在于辩方证。方证为数繁多,均见于仲圣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这个被称为桂枝汤证。桂枝汤被称为群方之祖。

桂枝汤证可以看作是一个方程式,并决定了一条曲线,一个规迹。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病症,都在桂枝汤的治疗范围之内。不管是腮腺炎,大脑炎还是猩红热,煤气中毒。只要具备了上述四个条件,就用桂枝汤。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成为桂枝汤证的四个常数,这和数学上的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决定一个圆,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曾用桂枝汤加味治好过噎嗝即弥漫性食管痉挛。黄某,男,2002年6月2日初诊。发作性咽下困难两年余。病起时因情志不舒渐感吞咽干燥食物困难,近日加重。到省医院检查诊断为弥漫性食管痉挛,用亚硝酸盐类药物,暗示疗法未见良效。刻诊自述头痛,失眠多梦,身有微热,纳呆腹胀,头昏自汗怕风,咽食梗噎,食后胃中嘈杂,呃气连声,甚时起从鼻出,舌淡苔薄白,脉缓。具备“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四证,证属阴阳失调,胃气不利。处桂枝汤加味: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厚朴10克,乌药10克,沉香10克,水煎服,日一剂。服药司剂,症状改善,吞咽顺利,继服20余剂,诸症悉除。

我们还用桂枝汤治好过腮腺炎,大脑炎,猩红热,煤气中毒,为什么仲景不说:“腮腺炎,大脑炎,桂枝汤主之。”而是说:“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这是因为,这些症状具有普适意义,千古不变。所以曹颖甫用唐诗形容经方说:“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里除了或然证之外,就是主证。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此即小柴胡四大证。这四个点决定了小柴胡证的轨迹曲线。

小柴胡汤治愈冠心病案:雷某某,男,48岁。冠心病,心律失常三年多,曾反复以中药活血化淤剂及西药治疗无效,审其证见胸满胁痛,气短心悸,头晕失眠,口干口苦,舌苔白,脉弦滑而结涩时见。证脉合参,诊为肝气郁结,痰湿不化,为拟疏肝理气,化痰清热,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个,瓜蒌15克。服药四剂,诸症好转,服药10剂后心悸消失,心电图复查正常。此时患者因拘于冠心二号方治疗冠心病之见,又服冠心二号方4剂,服后心悸又见,心电图复查:室性期前收缩。后又约余珍视,再以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服药120剂诸症消失。

我们用小柴胡汤还治愈过好多大病危重病,疑难症。但是,在这里你却看不到任何让人感到棘手的病象。这些症状让几乎让我感觉不到它和疑难病症有多大关系。但是在中医的思维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伤寒论》397条,条条有方,方方有法,法法有理。“潜心玩索,自有所得” 当代经方大家胡希恕如是说。


四、合病、并病与排列组合 

《伤寒论》充其量不过397条,112方,用了84味药,怎么能够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呢?因为它运用了数学上排列组合的原理,使有限的方子和药物发挥了无限的功效。如果把112方,84味药进行排列组合,那么治疗范围就可以扩展到非常之大。

如太阳少阳合并,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阳明合并用大柴胡汤等。此外还有,桂枝加桂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等等,都是排列组合在《伤寒论》中的具体应用。

五、临床大家和游戏玩家 

中医理论和临床的脱节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俗语说:“一年学个好太医,十年学个糊涂虫。”孙真人说:“读方三年,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好多临床经验很多,疗效很高的医生,平生不做著述,也讲不出多少很玄妙的理论来。许多理论大家,学富五车,著述齐身,但临床疗效并不太好。这个矛盾就好比程序员与游戏玩家的关系。

程序员只管编程序,未必是大玩家。大玩家也未必懂得程序。

一个临床医生只需把《伤寒论》背个烂熟,好比把一个程序装进电脑,然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玩了。所以好多临床大家都称赞《伤寒论》“玩味无穷”。

仲圣就好比是一个高级的程序员,他编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版游戏软件。供千百年来无数医家来玩。但是这个软件背后的理论以及他的编写过程,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破译的迷。

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说:“或谓仲圣之‘脉证治法’似置病因、病原、病理于不问,非不问也,第不详言耳。惟以其脉证治法之完备,吾人但循其道以治病,即已绰有余裕。固常有病已愈,而吾人尚莫名其所以愈者。若欲求其详,虽长篇累牍难以尽之。但凭脉证以施治,已足以效如桴鼓,此仲圣之教,所以为万世法也。”

正是这种关系的真实写照!



文章标题:中医与数学的火花

文章来源:儒家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庆国教授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顽疾举隅.docx
常变思维与六经辨证(二)
黄煌: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
方证相应与方-病-人思维模式
《伤寒论》太阳篇辩证思维内涵探讨
《伤寒》方药笔记(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