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苓桂术甘汤验案2则

苓桂术甘汤出自《金匮要略》,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主治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者,适用于中阳不运、饮停中焦诸证。笔者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梅核气、呃逆等病证,疗效满意,兹举验案2则,以飨同道。

梅核气

患者,男,44岁,2016年10月27日就诊。患者平日胸闷咳嗽痰多,自感咽部不适如有物梗阻,似有食盐附着,口干,咽干,舌淡胖,苔薄白而水滑,脉沉弦。辨证为中阳不运,饮犯胸咽。诊断为梅核气,治宜温阳运脾,降浊化饮。投以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0g,甘草6g,法半夏10g,厚朴12g,生姜10g。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3剂后,诸症消失,随访3年余未复发。

按语:肾者主水,在味为咸。今中阳不运,脾土难制肾水,水饮上犯胸咽而致病。故以苓桂术甘汤培土制水,温阳化饮。加半夏、厚朴、生姜化饮降逆,调畅气机。诸药合用,中阳得运,肾水得制,痰饮得化,浊阴得降,故获效。


呃逆

患者,男,30岁,2016年11月21日就诊。患者劳累之余,暴饮凉水而发呃逆不止10余日。每于饮食时则呕吐清涎、黏液,服中西药不效。查体:呃声连续,面色黧黑,胸满短气,头晕目眩,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弦紧。辨证为饮聚中脘,胃失和降。诊断为呃逆,治宜温阳化饮,降逆止呃。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2g,甘草6g,姜半夏12g,吴茱萸10g,丁香10g,柿蒂10g,生姜12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呃逆减轻,已能进食。续服2剂,呃逆消失,嘱其忌食生冷食物。

按语:此案患者因素体中阳不足,复加暴饮而致中阳遏阻,饮停中脘,胃失和降而致病。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吴茱萸、生姜温胃散寒,姜半夏、丁香、柿蒂降逆止呃,正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药中病机,故获速效。


文章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论,医案,医话
中医随笔(五十二):寒湿
景岳全书古方八阵-------热阵
李今庸,苓桂术甘汤应用,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苓桂术甘汤主之
医学三字经
李今庸运用苓桂术甘汤治验拾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