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伤寒】条文第155条
编者按
“中医世家网”邀请“姚院长”先生为所有希望学习《伤寒论》的读者详解伤寒论条文,每天一条。我们在此转载分享。
条文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
这条接上一条,是上一条的进阶版,上一条是普通人的热痞,热就是热。这一条是阳虚人的热痞,阳虚生寒,寒热错杂,治法也就不同了。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条文很简单,没有描写热的症状,但是以方测证的话,这是有热的,所以这种句式,应该是一种对比句,把已经存在的相同症状省略了,突出介绍不同症状。
心下痞,单纯的有热,就是上一条的大黄黄连泻心汤,清热就好。现在不仅有热,他还恶寒汗出。首先这个恶寒我们就排除表证了,表证存在的时间应该是这个心下痞之前了,变成心下痞后表证就没了。
现在这个恶寒,是阳虚引起的恶寒,这个汗出,是阳虚不能固表引起的出汗。这时治疗的话,如果单纯的清热,就会导致这个阳气更虚。如果不清热而单纯的温阳,那就会导致中焦热更盛。
到底是选择清热,还是选择温阳呢?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选择题,当然是两者都要了,所以用大黄黄连黄芩来清热,用附子来温阳。这种会不会寒热相互抵消掉呢?只能说人体很神奇,症状可以寒热共存,治疗也可以寒热同时起作用,并不会相互抵消掉。
这个方的用法,还是延续前一条,大黄黄连黄芩用开水泡一会去渣,附子单独煎取汁,然后混合服用。这样做的清热力度并不会太大,主要还是温阳为主。
实际用的话,应该属于上热下寒类型的,就是身体上部分容易有上火的症状,下部分又怕冷。这个恶寒和表证的恶寒不同的,表证恶寒你多穿衣服升高室温还是冷的,除非出汗。这个恶寒是可以加衣服的,或者外界温度升高,那恶寒就减轻了。
这条就讲到这。
【《伤寒论译释》第四版】
此为热痞兼阳虚的治法与主方。
本条亦是热邪壅聚之痞,但多了恶寒汗出的表阳不足证候,因而治用附子泻心汤,一方面以三黄清热泄痞,一方面以附子温经护阳。
何以要寒热并用,这是因为本证的病机是寒热夹杂,如果单用苦寒泄痞,就会阳气愈伤而恶寒汗出加重;如果单用辛温助阳,又会里热愈重而痞满更甚,所以必须双方兼顾,苦寒与辛温同用,庶可分别发挥各自的功效。
然而如何才能使寒药与热药并行不悖?三黄汤渍取汁,附子别煮取汁,两汁拌和服用的给药方法,则是关键。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来源:“中医世家”公众号(ID:zysjcom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132讲 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155条条文附子泻心汤)
伤寒论讲座 揭示条文背后的病机
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090730
试析《伤寒论》中的发热
收藏 浅析《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思路
[转]“半在里半在外”与半表半里厘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