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确定懂中药的升降浮沉了吗?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人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泄利、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疹毒内陷)。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而言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因而沉实际上包含着向内和向下两种作用趋向。升降浮沉之中,升浮属阳,沉降属阴。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周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有些药物同时具有既升浮又沉降的“二向性”,这是药物作用趋势的另一种表现,表明药物治疗范围扩大,如麻黄,既能升浮以发汗解表,又能沉降以利水消肿;有的药物还具有“多向性”,但也有药物升浮沉降均不明显,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

    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掌握升降浮沉的性能,可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一般说来,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发表;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如里实便秘之证,用大黄、芒硝攻下。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当用羚羊角、石决明潜降;病势下陷者,宜升而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芪、人参、升麻、柴胡等药益气升阳。

    决定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1、气味是决定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索。一般而言,能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辛甘之味,温热之性;沉降性药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昧,寒凉之性。故李时珍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2、质地能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一般花、叶、皮、枝等质轻药物大多是升浮的;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但并非绝对,如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呃,药性沉降;苍耳子祛风解表,宣通鼻窍,药性升浮。

    3、炮制能改变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满足临床灵活用药的要求。如药物经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4、配伍能制约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与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与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临床上常利用升降配伍以斡旋气机,恢复脏腑功能。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升降浮沉,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它们的意义如下:

    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

    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

    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

    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

    归纳来说,凡升浮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如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升浮的。凡沉降的药物,都能下行、向里;如清热、泻下、利水、收敛、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种不同药性,同时在临床上又作为用药的原则,这是它的重要意义。因为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别,在治疗上就需要针对病情,选用药物。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气上逆的呕吐,当用姜半夏降逆止呕,不可用瓜蒂等涌吐药;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耆、党参、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提,不可用大黄等通便药;病位在表者,宜发表而不宜收敛,因表症须发汗解表,当用紫苏、生姜等升浮药,而不能用浮小麦、糯稻根等收敛止汗药;病位在里者,宜清热、泻下或温里、利水等沉降药,不宜用解表药等。如肝阳上逆的头痛,误用升散药,反而造成肝阳更为亢盛的情况;脾阳下陷的泄泻,误用泄降药,反而造成中气更为下陷、以致久泻不止的症状。

    升降浮沉,也是对药性认识的一种归纳方法,并且在应用上和药物的归经有密切联系。例如,肺病咳嗽,当用肺经药物,但又须区分病势的惰况,考虑升浮沉降的药物;如果由于外邪束肺、肺气失宣引起的咳嗽,当用升浮药发散外邪、宣畅肺气,如麻黄、桔梗等;如肺虚久咳就应该用敛肺止咳的五味子、诃子药性沉降的药物来治疗。又如,气分上逆的病症,应当用沉降药来治疗,但又须区别属于何经的病症,如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经降逆药;肺气上逆、咳嗽气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经降逆药。

    升降浮沉的药性,一般来说和药物的性味、质地有一定关系。

    在药性方面来说,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因此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散、热无沉降”的说法。

    在药物质地方面来说,凡花、叶以及质轻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石以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

    但是,上述情况又并不是绝对的,还必须从各种药物的功效特点来考虑,例如,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在性味和质地方面,药物的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从性味来说应是升浮,但因为质重,所以作用为沉降;胡荽子药用种子应是沉降,但因为药性辛温,所以作用为升浮等等。此外,通过药物的炮制,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转化,如酒炒则升、姜制则散、醋炒则敛、盐制则下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草药的性能
【引用】中药的升降沉浮
升降浮沉
中药的升降浮沉
背七言歌谣,轻松学中药!
升降浮沉(中药学中药士辅导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