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郁九法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多种证候的总称。往往随人体质,病程长短而异,故有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火郁、食郁以及思郁、忧郁、怒郁之分。但从病理的角度讲,不管何种原因所致的郁证,都是由于气机郁滞,其结果是使有形的物质,无形的气机,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当变化者不变化,以致生克反常,出入悖逆,形成各种临床证候。因此,“解郁”就构成了治疗一切郁证的总原则。诸如理气解郁、养血解郁、化痰解郁、燥湿解郁、泻火解郁等。兹根据笔者临床体会,就治郁常用治法,浅析于后。

一、理气解郁法:是针对气机阻滞而设的,适用于气郁为主的证候。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达气机,发泄壅滞之能。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疏泄功能失职,临床表现:胸胁苦满,善太息,妇女多有乳房胀痛或月经不调,苔薄白,脉无定体,或弦或缓。治宜理气解郁,常选药物如柴胡、香附、青皮、台乌、桔叶、枳壳、木香等,方如香乌四逆散(香附、台乌、白芍、柴胡、枳实、甘草)。笔者体会,理气解郁切忌大攻大破,以免剋伐气血,并应注意病情的虚实,勿犯“虚虚实实”之戒,因气郁实证误用补气,则气滞愈甚;虚证误用理气,则其气更虚。

二、燥湿解郁法:是针对湿邪郁阻气机而设,适用于湿郁为主的郁证。湿为阴邪,其性凝滞,湿郁可以伤阳,凝滞可阻塞气机,使之不畅。若忧思郁怒,肝郁犯脾,复因饮食不节或外湿侵渍,致伤脾土,脾为湿困,则气机郁遏,运化无权,发为湿郁证。临床以精神郁闷不乐,脘腹胀满不适,纳食减少,肢体困倦,舌苔白腻,脉濡缓等为特征。治当燥湿解郁,常用药物如苍术、厚朴、陈皮、郁金、草果、藿香等。方如加味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香附、半夏、甘草)。肝郁重者,加柴胡、青皮疏肝理气;兼脾虚者,加白术、扁豆健脾燥湿。笔者体会,湿郁病位在脾,但与肝郁关系密切,故治湿当治脾。治脾当理气,气行则湿去,使脾健运有常,肝疏泄有度,湿邪自解。

三、化痰解郁法:是针对痰浊阻滞气机而设,适用于以痰郁为主的症候。痰乃有形,易滞气机。若情志所伤,肝郁乘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痰湿郁滞,气机因而阻滞,发为痰郁之证。临床以咽中不适,似有异物梗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胸脘闷塞,食少而胀,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舌苔白腻,脉弦滑等为特征。治当化痰解郁,常选药物如半夏、厚朴、苏梗、橘红、槟榔、桔梗等。方如半夏厚朴甘桔汤(半夏、厚朴、苏梗、橘红、路路通、桔梗、郁金、甘草)。若伴咽痛口苦,宜加射干、黄芩。笔者体会,痰湿本为阴邪,化痰解郁之药多偏温燥,用之不当,每易耗气伤阴,故痰之寒热,首当辨清,因寒痰而致郁者,治宜温燥开郁,因热痰而致郁者,又宜清化开郁。

四、消食解郁法:是针对肝郁乘脾,脾弱食停,气机阻滞所致的以食郁为主的证候而设的。脾主运化,有帮助胃肠消化水谷,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之能。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横逆犯脾,脾健运失司,宿食内停,气机阻滞,形成食郁之证。临床表现:平时多胸胁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宜消食解郁,常选用药物如生麦芽、莱菔子、建曲、香附、柴胡、甘草。方如解郁消食丸(柴胡、白芍、建曲、楂肉、青皮、麦芽、鸡内金、榔片)。笔者临床所见,因食积致郁者,病多在肝脾,常互为影响,气滞食停,而食停往往又加重气滞,治疗当双管齐下,根据气滞和食停的轻重,酌情选药。

五、泻火解郁法:是针对火邪内郁而设的,故适用于火郁之证。祖国医学认为,七情内郁可使气壅塞不畅,郁而化火,故有“五志化火”之说。若抑郁恼怒,肝失条达,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发为火郁证。临床表现: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口干而苦,大便秘结,或头痛、目赤、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宜泻火解郁,常选药物如龙胆草、栀子、黄芩、大黄、知母等。方如丹栀四逆散(丹皮、栀子、龙胆草、柴胡、白芍、枳壳、甘草)。若兼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泻火通便。据笔者观察,火郁之证常与早期失治有关,因此早期疏通气机,对于防止病情变化,变生它病,具有重要意义。

六、活血解郁法:是针对郁证伴血瘀而设,适用于血郁的证候。郁证其本在气滞,气和则血和,血与气,一阴一阳,互相化生,互相依存,所以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说,若郁病日久,气滞不行,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则造成血郁之证。临床表现:精神忧郁,面色晦暗,胸胁刺痛,入夜尤甚,妇女可见痛经、经闭、月经不调、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当活血解郁,常选药物如川芎、桃仁、丹参、赤芍、当归等。方如舒肝活血汤(柴胡、赤芍、川芎、白芍、陈皮、香附)。对于血郁患者,用药切忌大攻大破,苦寒克伐,大温大热,要活血兼化瘀,化瘀兼行气,以气血并调为原则。

七、滋阴解郁法:是针对气郁化火,脏阴受损,营阴暗耗的郁证而设,适用于阴虚郁证的患者。阴液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之一,有滋润脏腑,濡养孔窍,滑利关节,充养脑髓等作用。若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暗耗阴液,致心肺阴虚,心阴不足则心神失养,肺阴不足则百脉不和,形成郁病伤阴的证候。临床表现:精神不宁或恍惚,悲伤欲哭,烦闷急躁,时欲伸欠,或口苦,小便赤,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宜滋阴解郁,常选药物如小麦、百合、生地、麦冬、玉竹、郁金、合欢花等。方如甘麦地黄汤(小麦、生地、百合、郁金、合欢花、大枣、珍珠母、白芍、甘草)。兼郁火,加知母、栀子滋阴降火。

八、养血解郁法:是针对郁久阴血亏虚所致的郁证而设,故适用于血虚郁证患者。血有充润营养全身之能,五脏六腑功能之协调,无不赖于血之营养。若郁病日久,累及心脾,致气血生化无源,或气郁化火,暗耗阴血,引起血虚之症。临床以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头晕神疲,舌质淡,脉细弱等为特征。治宜养血解郁,常选药物如当归、熟地、制首乌、枣仁等。方如新加四物汤(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生麦芽、郁金、甘草)。偏心脾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笔者体会,对血虚郁证的患者,当注意养血毋忘解郁,填补必先理气,以防滋阴敛邪及壅中之患。

九、益气解郁法:是针对久郁气虚而设的,故适用于郁证伴气虚的患者。气来源于脾肾,出入升降治节于肺,升发疏泄于肝,帅血贯脉而周行于心,从而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若郁证日久不愈,引起气虚证。临床表现: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少气懒言,头晕神疲,舌质淡,脉细弱。治宜益气解郁,常选药物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等。方如加味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郁金、黄芪、合欢花、陈皮、炙甘草)。若属心脾两虚,又当改用归脾汤健脾养心,益气养血。临床运用本法,要注意防止因“虚不受补”而发生气滞现象,应在补气药中少佐理气药,做到补气勿忘解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证的证型治法及方剂汇总 完整版
肝郁—抑郁,气郁—暴躁,血郁—失眠,痰郁—胀满,郁症这样解
《谦斋医学讲稿》气血痰湿治法述要
郁证
倪海厦推荐-每天两分钟学中医--第八讲 补益虚损的“补法”
中医告诉你怎样治抑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