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4.伤寒论第34条:葛根芩连汤证

学中医不可不学伤寒论!有缘人不可错过!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本条又是一个太阳病误治之后的变证。

前面几条一直在讨论葛根这味药的应用,很巧合,本条方证仍然有葛根。可见,本条方证应该与前面的方证有一定的联系。

本条方剂从组成上看,主要有葛根,黄芩,黄连。葛根是个著名的阳明经药,可以柔筋止痛,但本条方证没有疼痛,但本条有下利,而葛根有升清止泻的功效;黄连黄芩都是少阳经药,主要清少阳之火。

由本条方剂的组成来看,本条方证应该是少阳阳明之证都有,但本条条文并没有讲病属何经。我们只是从条文推测,应该阳明少阳合病。

下面看条文——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太阳病桂枝证,显然就是太阳中风证了。太阳中风当用桂枝汤解表,但这个医生弄错了,用了下法,这就错了!医不得法,当然错了!

有人说,伤寒论上多次出现误治,可见张仲景医术不咋滴。其实这些误治都是别的医生误治的!病没治好,患者当然另请高明!所以医圣张仲景会接到很多这样的患者。医圣写书,顺手拈来,当做案例,说明六经病的传变规律。

这里就是别的医生治坏的病例,太阳中风误用下法。误治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利遂不止!

就是拉肚子,不停地拉!

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

因为太阳中风,正气趋表抗邪,内里空虚,再用下法,必伤里阳!里阳受伤,当然可以造成下利不止!

——那么是不是百分百都会下利不止?

当然不是!比如前面15条,21条,都是误下,但人家患者体质好,误下虽然伤了里阳,但人家正气比较充沛,仍然足以趋表抗邪,所以其气上冲,脉促,仍然是表证,仍然可用桂枝汤解表!

所以本条内容分两种情况,其一,脉促者,表未解也。这个情况和21条是一致的,表未解,还是太阳中风,还是用桂枝汤!

另一种情况,就是患者体质没那么好,或者是医生下药剂量比较大,总之里阳受伤严重,正气已经不足以维持在表抗邪的局面,正气退缩趋里,那么病邪也就乘虚而入。于是正邪交争的战场就不在体表而在体内了。

本条病例之正气还不是特别差,所以病性还是阳性,没有转阴。所以还是阳性病!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患者有明显的发热症状。从方剂的功效反推,肯定有发热,没有发热怎么可能用那么多清热药呢?明显的发热,又不是表证,肯定就是里阳证或半表半里阳证。

那么病邪内陷之后出现什么情况了呢?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我们前文刚刚说了,病邪内陷之后,有明显的发热,是阳性病。此外还有三个明显症状,哪三个?

一个是喘,一个是汗出,还有一个是什么?

——是下利不止啊!

因为误下之后就出现了这个情况!有下利不止,如果脉促,说明还是表证,还用桂枝汤!如果没有脉促,那么就是病邪内陷,不是表证了!

所以,我们现在探讨的这个病邪内陷之后的病例,仍然还是有下利不止的症状!此外,还有发热,喘,汗出,而且脉不浮,脉不促。

那么我们挨个分析这几个症状!

下利不止,是因为里阳受伤,肠道持续性分泌肠液,而且固摄不住,所以下利不止。下利不止必然进一步损伤阳气,而且主要是损伤下焦阳气。

发热,因为患者体质还不是特别差,所以虽然正气不能抗邪于体表,向里退缩,但在身体内部却可以纠集更多的正气用以抗邪,所以正邪交争的程度更激烈,所以发热更高。当然,这时的发热不会有恶寒存在。

为什么没有表寒?因为表寒已经乘虚而入了!体表无寒,所以不会恶寒。

所以这时的发热是纯粹的发热,没有恶寒的!

喘,热邪壅盛,并且集中在上焦,在肺系统,所以会喘。这种因热而喘的情况很多,表证的麻黄汤证就是因热而喘,里证的阳明病外证也就是温病气分证,也是因热而喘。

汗出,这是因为里热炽盛,热迫津液外越,所以汗出。而且,这种情况的汗出往往都是大汗淋漓,出汗很多。这个汗出与患者刚开始的太阳病桂枝证的汗出不一样,汗更多了!

发热的程度达到肺热壅盛而喘,达到热迫津液外越而汗出的程度,应该说发热的程度已经非常厉害了!这种热就是伤寒论里的阳明病的发热了!

中医看待发热,不是看体温多少度,而是看这个热导致身体产生了什么症状了,以这些症状为依据来判断病性。

我们前面曾经分析过,这种以症状来判断病性的方法,比靠温度计的刻度来判断,要靠谱的多!因为刻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从症状上看,本条患者发热热到喘而汗出的程度,就是阳明病了!

那么本条病例就是典型的阳明病吗?

不是!

为什么?

因为典型的阳明病是全身上下内外均发热,均大热,都是阳热亢奋的状态。但本条病例不是这样!

本条病例因为误下伤阳,下利不止,所以他下焦是偏虚偏寒的,至少不像上焦那样的阳热亢奋!或者说,他下焦也是偏热的,比如他下利不止,拉出来的大便色黄,臭秽,或恶臭,这都说明下焦偏热。但这个热与上焦的邪热炽张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患者下焦的这种热,不是表阳证(太阳病)的热,又不是里阳证(阳明病)的热,那会是什么热?

——当然就是少阳病的热了!

所以本条患者上焦体现出阳明病的症状,下焦体现出少阳病的症状,这不还是个阳明少阳合病吗?

艾玛,绕了这么大一圈,原来是个阳明少阳合病!

我们前面说了,从方剂的组成来看,本条方证就应该是个阳明少阳合病。

那么本条方证除了条文中列举的症状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症状?

当然会有。比如,本条上有多汗下有下利,伤津是必然的,所以应该有口渴,等等。

那么既然是阳明少阳合病,应该怎么办呢?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本方剂中葛根剂量最大,半斤,也就是八两。按照1两=15克换算,就是120克!相当于现在的二两半。

我们前面的带有葛根的方剂里,葛根也就是4两,本方增加了一倍。

我们说过,葛根是非常常用的阳明经药,性寒可以清阳明之热,生津可以补充阳明大汗之津伤,升清可以止本条之下利!

可见本条中葛根是主药,是最重要的成分!

黄芩黄连各三两,剂量也挺大。黄芩黄连都是少阳经药,善于清少阳郁热,而且有利湿坚阴止利的功效,所以对本条下利不止的症状也是有帮助的!

阳性病正气足,只要对症,一般都可以快速治愈,立竿见影。本条方证只要对症也可以做到覆杯而愈的!

本条炙甘草用二两,主要起到保护脾胃,调好药性,使方剂更好地发挥作用!

方剂的煎服方法就不讲了吧!

六经堂堂主 刘耿铖 多年来精研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先贤经典,致力发掘古代理疗及本草养生秘笈,集多年理论积淀与创新实践,构建了伤寒论厥阴病学派理论框架,开发了六经火神罐技法、无痛针灸技术,病精通各种理疗,在学术和实践上独树一帜,开创了伤寒论研究和实践的新途径。擅长运用经方,接诊各大医院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效如桴鼓。

GIF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解读(连载十六)
《伤寒论》中“热利三方”的辨别运用
风寒感冒误治致严重拉肚子一个病例-《伤寒杂病论》21 
伤寒论必背条文33、34、35条
《伤寒论》点评[34]
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