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伤寒论第100条:小建中汤证

学中医不可不学伤寒论!有缘人不可错过!

伤寒论第100条: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方五十一。(用前方。)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本条主要讲小建中汤证,以及小建中汤和小柴胡汤的区别。

小建中汤主要是补气血缓里急的,治疗腹部拘挛疼痛非常有效。

一般腹部拘挛疼痛,主要是腹直肌痉挛,主要是肚脐周围和肚脐上下的部位,其中筋膜比较集中,筋膜属于肝。肝失濡养,就会拘挛疼痛。除了腹直肌,小腿肚子,腓肠肌出现痉挛也比较常见,也是筋膜比较集中。拘挛疼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抽筋。 抽筋这个说法是非常形象的,虽然是肌肉疼痛,但是民间形象地叫做抽筋,一下子说到了本质。这种疼痛,实际上是筋膜的拘挛疼痛。

中医理论,肝主筋,肝阴不足,也就是肝胆经津液不够用,筋膜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濡养,所以就会拘挛。

本条就主要讲这种拘挛疼痛的治法。治法分为两种,一个是小建中汤,一个是小柴胡汤。因为这种疼痛主要是筋失濡养,只要给它足够的津液去濡养就可以了。这个过程有两个环节,一个是津液要足够,小建中汤比较有优势,它养阴生津的功效比较强一点;一个是津液要输送到缺少的地方,经络要畅通,这一点小柴胡汤更有优势。虽然小建中汤也能疏通经络,但养阴功效更强;小柴胡汤也有养阴的效果,但疏通的效果更强。这样就形成了两种治法。顺便提一句,这种用于腹中急痛的情况下,小柴胡汤最好稍微调整一下,小柴胡汤原方后面的注解中提到,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具体到本条内容,句首伤寒两个字,就不需要讲了,前面很多条文都讲过了。

——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

这是本条的难点。先说了两种脉象,然后说法当腹中急痛。腹中急痛就是前面讲的腹直肌拘挛疼痛。

但是,两种脉象比较难理解。历史上很多医家都说不清,说了也不被同行认可,没有共识。就从以脉测症这一点来看,又不像医圣的笔法。所以,这两个脉象是很可疑的。

不过,按照胡希恕老师的说法,阳脉涩,即浮取脉涩,涩主血不足,浮涩就是体表气血不足之像。阴脉弦,阴为沉取,弦主肝郁、主寒凝。综合这两种脉象,就是一方面气血不足,一方面里寒较重。气血不足则筋膜失养,里寒重则主疼痛。所以会出现腹中急痛。

我个人感觉这个说法还是比较恰当的,就临床经验看,也是基本符合临床实际的。不知道其他同行怎么看。鉴于历来解释混乱,胡老师的理论即使被认同,恐怕也需要时日。

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本方其实是桂枝汤加味,是治疗腹部拘挛疼痛特别有效的方剂,同时也是补虚补气血特别有效的方剂,同时,还可以兼顾外解风寒。

本方就是桂枝汤加倍芍药剂量,另加胶饴一升,即现在常见的麦芽糖,饴糖。

芍药有很强的养阴柔肝的功效,与甘草相配,即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脚挛急,即腿抽筋的有效方剂。本方加倍芍药用量,也是为了治疗拘挛疼痛。饴糖也有缓急止痛的功效。桂枝汤本身就有补虚作用。所以,小建中汤治疗腹直肌痉挛是很有效的方剂。

小建中汤证的腹痛,一般见于体质虚寒瘦弱患者,虚像明显。腹直肌痉挛也是因为虚导致的,即津液不足不能濡养筋脉。所以小建中汤不仅可以止痛解痉挛,还有很好的补虚功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体质。

本方煎服方法上略有不同,即饴糖不与其他药同煎,而是用药汤融化。另外,呕家不可服小建中汤,因为味甜会加重呕吐。其实呕家多属于湿热体质,而湿热体质不可以服用桂枝汤、小建中汤之类。

如果服用小建中汤后腹痛还在,再服小建中汤进展不大的时候,就可以改用小柴胡汤了。因为我们前面说了,治疗腹直肌痉挛的两个办法,一个是养阴柔筋,用小建中汤,一个是疏通经络,用小柴胡汤。先用小建中汤,体内津液补充到位了,疼痛即使不能完全消失,也能缓解很多,那么接下来应该是经络不通影响津液输布,所以用小柴胡汤就好了。

小柴胡汤治疗腹中疼痛,也最好去黄芩加芍药。因为芍药能养阴柔筋,治疗拘挛疼痛效果好。

另外,柴胡类方剂里,四逆散也有很好的治疗腹直肌疼痛的功效,因为其中也有芍药甘草。但是四逆散作为散剂,效果比较弱一点。如果用汤剂,剂量大一点,效果也很好的。

治疗腹部急痛的方剂,还有芍药甘草汤,大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等等。其中大建中汤主要用于里寒比较重的类型,重点温里散寒,用饴糖来解痉止痛。所以,对于里寒特别重的腹痛,就要用大建中汤了。

桂枝加芍药汤就是桂枝汤加重芍药剂量,养阴柔筋止挛痛的作用增强,也是治疗腹中急痛的好方子。比小建中汤少了一味饴糖,止痛和补虚的作用略弱一点而已。

就治疗腹痛的功效程度而言,这些方剂都管用,要辨证施治。如果笼统地总结一下他们功效的强弱,不妨这样看:

芍药甘草汤《四逆散《小柴胡汤《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

其实,从里寒的程度来看,从轻到重,也是这样一个顺序。

当然这样归纳并不严谨,聊做参考,临床还是辨证施治。

好了,本条结束。

六经堂堂主 刘耿铖 多年来精研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先贤经典,致力发掘古代理疗及本草养生秘笈,集多年理论积淀与创新实践,构建了伤寒论厥阴病学派理论框架,开发了六经火神罐技法、无痛针灸技术,病精通各种理疗,在学术和实践上独树一帜,开创了伤寒论研究和实践的新途径。擅长运用经方,接诊各大医院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效如桴鼓。

GIF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痛证辨治运用
[每日学伤寒}小柴胡汤小建中汤
伤寒论100条:小建中汤那么好,可以治疗那些病
为什么我们都追求美?
小建中汤
伤寒论方歌——小建中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