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02
2017/6/20第二讲

  关于昨天讲的这个阴阳的内容。与我们这个教材区别很大,很多人不能接受。我们这个做任何事情,必须认认真真的,这个对错一定要分清才行,如果你分不清,那就不行。阴阳也是我们中医里面一个难点。有的人说中医阴阳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是我们中医的一个死穴。那既然我们也学习中医,首先要把这个阴阳要说清楚,是怎么回事情。《黄帝内经》里面都有原文,这都是有法可依的,这个不能瞎编乱造。

  其实我对阴阳这个东西,以前也是感到非常地迷惑,不光是我自己,整个中医界都是为这个阴阳感到迷惑。有一天我问一个浙江的网友,我说阴阳到底是什么呢?他说阴阳就是正负,就这一句话,给我点拨了,我在思考这个正负到底里面包含了哪些内容,为了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个多月,我终于把这个问题想开了,想通了。我才知道这个阴阳里面包含的五大系统。我也通过观察周围的,比如说我们观察我们的手机。我观察很多东西。确实它是存在。

  不管是任何东西,你仔细的观察,他都是由五大系统构成的。这五大系统里面,其中有两个系统,它是能量释放和做功的过程,一个是能量释放,一个是能量做功。那么这两个过程,这两个阶段,这两个系统就是阳!

  还有就是它这个物质能量收集,然后又进行化合,然后又进行能量储存,有三个过程,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三个阶段为阴,就是唯一。所以我们阴阳是一个整体。但是这里面分出来,有五个部分,五个系统。其中两个系统不一样,三个系统唯一,这个阴阳,相对来说这个阴比阳大,它占了五分之三。以前我也是觉得,这个阴阳应该是各分一半的,后来我才想通了,它不是这样的。

  那么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如何去了解这个阴阳的实质呢?古代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通过一年四季变化,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他们都有不同的表现。这个就是古代人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这个阴阳的实质,采用的是这个方法。

  所以这个春天,在黄河流域这个北方,那么你种上东西,它不会给你结种子的,它也不给你长根子,它就光给你长苗子。这个就是生发,地气上升,非常显著的特点。所以生就是往外出,发就速度要加快。一直往前一直往前走,不拐弯,这个就是生发,我们中医经常提到这个肝主生发。通过了解自然界,发现我们这个人体和自然自相对应的。肝对应于春天,春天的特征,也就是我们的肝特征。

  到了夏季,这个庄稼,它进行分化非常快,呈现出一个不同的特点,到了夏天植物全部进入一个分化的阶段,它今天显蕾,很快又开花了,很快又开始结果了,这个里面的变化非常快,甚至一天之内它的变化都非常快,生长速度非常的快,分化非常的快,就说明植物它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管控。这个植物本身存在一个管控,跟这个气候也是有关系的。

  如果是在秋天或者是春天它就不一样,在秋天它就不象夏天一样分化那么快。为什么中国讲四季分明,不光是这个气候四季分明,而是这个生物的特征变化非常的分明。

  到了这个长夏,就是夏秋之交这个阶段,这个植物的表现,就是吸收功能特别强,与春天,夏天都不一样了,与秋天也都不一样了,到了立秋,它就表现不脱肥了,马上又不一样了,这个就是化的阶段,中医里面这个五行它用生长化收藏来表达这个意思。

  到了秋天,这个作物它不再象夏天一样又是显蕾,又是开花这样那样的了。它把茎叶里面的营养,全部转变成有效的营养成分,转变为果实。有时候在农村也可以看到这个秋天,比如说夏天吃过的那个甜瓜种子你放到土壤里,它这个苗子没有长多长,马上就给你结果,这就不一样,如果夏天会长很长,那到秋天他不给你长秧子了。四季它是非常的分明的。所以我们古代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了解阴阳和五行的实质,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如果再往很精细的地方再去研究,现在还没有发现这种方法,也可能现在科学技术还无法完成这个工作。有很多有东西我们用肉眼也看不到,它具体里面是怎样变化的,这个我们也无法了解。但是我们掌握到它的属性就行了。

  有一个关于内经的原文,关于阴阳,对阴阳的定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个就是对阴阳的解释。那么具体它是什么意思,我们要用现代文翻译一下,我写出来了,并且拍张照片,我给他发上来。

  

  

  《黄帝内经》它说春夏为阳,那么按照这个定义来说,也就是说生发和做工控制,这个过程为阳。那么长夏、秋天和冬天,这个就是物质收集,转化和储藏,这三个系统三个过程为阴,这就是物质积累的过程为阴。那物质释放,做功的过程为阳,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大家以后要对这个阴阳是什么,五行是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个不是你一天两天就能想通了的,也不是十天八天就能够能够接受它的。我是白天晚上都在想这个事情,我想了一个多月才想通,所以把这个思想,把这个理念,传递给你们,你们也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一天两天很难理解,这个理解需要一个阶段,特别是我们以前都是看了其它的书,那个说法和这个说法又不一样,这里面有冲突。所以需要一个过程。

  下面就是要开始说这个六经了,关于这个张仲景六经辨证方法,我们大家对它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它的威望,它的权威,我们是认同的,整个医界对张仲景的六经辨证都是认可的,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郝万山讲伤寒论里面,他就把这个六经讲成是经络,我觉得他这这这种讲法是不恰当的。如果说你的表述不正确。这个就是一错再错,那你后面一切一切都跟着就都错了,这个关于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到底是什么?这个历代医家,各有各的看法,所以我今天也把它写出来,就是拍个照片发给大家看一下啊。

  

  张仲景的六经到底是指的什么?每个医家各说各的,这个观点不统计一。朱肱说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就是经络说,指的就是经络。第二个就是章炳麟,他说六经辨证讲的是脏腑说,指的是脏腑。陈修圆了他说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就是气化理论,指的就是气化。余根初他的理解就是部位说,讲的是部位。胡友梅,欧阳骑,他们认为张仲景讲的是阶段说,把体质说成六个阶段,是这样认识的。金寿山说的是症候群说,认为这个张宁讲的是症候群。江春华他的观点是综合体说。

  对于这个张仲景六经辨证的观点,通过伤寒论的学习,我已经学习过三遍了,通过我对伤寒论的学习,我觉得张仲景讲的就是六气,六气体质,这个六气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六淫。那六淫,是六气。六气体质就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体质与阶段性阶梯。就是从太阳病到厥阴病,这六个档次,它们存在着一个阶梯次的变化,从体质最强到最弱的,最后死亡。所谓的阶梯实际上就是讲的人体的气血的充足与衰败这个过程。

  太阳病实际上就是人体气血最充足的阶段这个状态。

  阳明病,这个气血与这个太阳病相比较来说,又比较偏弱了。

  少阳病这个人体的气血又相对减少了。

  太阴病人体的气血更少了。

  少阴病人体的气血又在下滑,到了

  厥阴病人体的气血已经是枯竭了,也就是说干血痨了。过去干血痨这个人怎么干瘦干瘦的皮包骨头了,实际就是相当于现在的癌症。癌症病人,他们几乎都摸不到脉,这个脉都摸不到了,什么意思呢?他手上没有血血液了。所以这个癌症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你身上没有血了。一切生理活动全部靠这个血液来供应能量,那么你没有能量了,所以身体内部全部都会枯萎了。

  所以我们中医治病,也就是补充人体的能量。说白了用现代语言说就是补充人体的营养。所以这个中药能够治病,它的这个原理就是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这个营养进入到人体之内,然后它滋养人的五脏六腑,全身各个部位,然后慢慢地让他的生理功能逐渐好转,然后到往健康的方向去发展,治病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现在很多病人,他生病总想,我有这个病,你就应该用什么药来给我药到病除,马上让我好,这个是不现实的。根据我们中医原理,就让他的气血恢复正常,这都是需要一个过程,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很多病都可以治好,但是这个需要时间,不是象在网上说这个什么一付药就能把这个病治好,这个都是骗人的,这个不符合科学的。

  我们的中医的临床上面,稍微轻一点的病,也就说气血稍微充足的病,他不会来找你中医看的,都是很严重了,马上不行,半死不活的了,有的坐轮椅了,不能走路了,有的这个气都喘不上来了,动不了,他才来找中医,所以这些都是很严重的疾病,现在很多都是到了厥阴病,才来找中医治。也就是说气血已经衰败了才来找你治,所以这个过程都是比较漫长的,最快也要好几个月。

  那么我们中医能做到什么呢?让病人他吃了药之后,感觉到身体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到处都不舒服,然后吃了药之后他会感觉到,这个症状逐渐在减少。感觉到精神比以前好了,身上很多不舒服的地方都得到改善了,所以坚持吃药,才能够够恢复健康。才能够恢复到健康的分类标准。这个都需要时间,不是几付药就能搞好的。

  下面我把这个六经病症的具体的症状讲一下。我也写出来一个表

  

  那么西医把我们人体的疾病分很多种,甚至上几百种上千种,病的种类非常多。在中医里面,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他们把这个疾病就分成六种病:一个是太阳病,一个是阳明病,一个是少阳病,一个是太阴病,一个是少阴病,一个是厥阴病。这就把人体的所有的疾病归纳出来了,人体只有这六种病。就把中医简单化了。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它的特点就是把医学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现在的医学就是把这个把这个疾病复杂化,本来很简单的事情,他非要搞得复杂,复杂了,那你就没法去掌握,把控不了,就会迷失方向,找不到思路,找不到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个是必须要改变的,如果你真想学会治病,还是要学习我们古代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太阳病,实际就是一个寒症,就是因为寒,《伤寒论》里面,太阳病篇讲的是如何去治疗寒。如何用药。有什么方法。在治疗过程当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这个《伤寒论》太阳病篇讲的非常清楚,实际就是一个寒证。《黄帝内经》里面把这个寒症有什么有什么特点,他讲的是“头项强。腰脊强”。就是脖子僵硬,腰也僵硬,太阳病就是寒症。

  《伤寒论》里面把太阳病的症状定义为“脉浮,头项强痛,发热而恶寒”。就是怕冷又发热,头疼,脖子有点僵硬,脉浮。书上看到的是这个脉浮,你手应上去,刚接触到皮肤就能感觉到这个脉搏的跳动,一般指的是心脉,寸脉。有时候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不是这个样子。

  浮脉它也分大小,当你这个气血充足的时候表现为浮脉,有的人气血不充足有什么感觉,他这个血管有向外扩张的这种感觉,你把脉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他这个脉搏脉管向外扩张的这种感觉,这个也是浮脉。

  《伤寒论》讲的是六种体质。太阳病是我们正常的人,气血充足的人。我们身体健康的人一般情况是不会感冒的,很少感冒的,一年也难遇一次,甚至好多年都不会感冒,除非受了强烈的寒冷刺激才会出现感冒发烧、怕冷这种症状,那么他的脉搏表现为浮脉。太阳病的人是一个体质非常好的人。

  这个阳明病,就是这个燥症,就是身体内部出现了干燥的现象,为什么干燥?一个津不足,一个液不足,就会出现干燥。阳明病是怎么得的呢?一般的像大人,老人都不会得阳明病,很少见到。都是出现在小孩儿身上,七八岁十来岁的时候,这个小孩儿和没大人不一样。

  从阴阳的原理上来说,这个小孩处于生发的阶段。从一岁到二十岁这一阶段是生发的阶段,如果家里有小孩的话都可以看到这个小孩,他是不停的活动,你管都管不了他,不听你的,他不停的在动。所以这小孩在成长期就是一个生发的特征,生发这个是他的特点。身体内的津液向外散发的非常快,如果遇到干燥的天气就很容易出现燥症。在这个干燥的天气环境下,很容易出现燥症,加上小孩他又不停地跑,空气又干燥,如果出汗多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是外面空气又干燥,他一跑又一出汗,这一发烧,里面就会造成非常干燥,会出现这个发烧的症状。他症状就是身体发热,眼睛会疼,鼻子干,不想睡觉,这个黄帝内经里面讲的。

  对于这个阳明病,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是小孩得的病,我们大人一般不会得这个病的。《黄帝内经》里面讲的就是“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从症状上看,怎么鼻子干?是肺里面热,这是身体里面津液流失的过多了,从外表看症状,虽说鼻子是干的,实际上他身体内部整个都是干的,不光是肺干,不能从肺燥这这个上面来认识,是整个全身的燥证。

  《伤寒论》里面讲的症状是身热自汗,身体发热,又出汗,又渴饮,老想喝凉水,出现大便不畅通,大便秘结。因为身体里面这个比较干了,大肠里面这个粪便也会比较干燥,所以会出现这个大便干燥的这个情况,潮热,就是身体出汗了,这个身上很潮湿又发热,严重的时候发烧厉害的时候会出现谵语的情况,就是说胡话,乱说话。从这些症状来鉴别这个阳明病的特征。

  太阳病表现为一个寒症,特别怕冷,那我们用药就是把他的寒解决就行了。阳明病就是一个燥证,你把这个津和液补充上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所以治疗方法都不一样的,他症状也不一样。所以我们治病一定要分清楚,把证状搞清楚,不能搞错,人体也就六种病,分类名目太多了,细分的太多了,几十种病你分不清,但这六种病你还分不清吗?所以把这个疾病就定位成六种病,这就很容易把控掌握。

  少阳病从体质上来说,存在于这个气血不足的问题了,也可以说少阳病,人体的内部这个津液不足,血细胞很多都是空的了,所以这个身体里面就会出现一种燥热,称为火证。既然身体里面非常干燥,那么我们人体内部的各个组织器官,内部的细胞它们的生理活动也是非常的旺盛,也在不停的运转,组织细胞在进行生理活动的时候,它也要消耗各种津和液。它们在不停的活动,由于干燥,这个组织细胞就会受到损伤,受到损伤之后,这个组织内部产生了损伤,然后就出现了很多的残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毒素。我们现在都说排毒,排毒排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把这个津液补充,津和液补充足上来,把体内这个受到损伤这个组织残渣排出去,所以柴胡起什么作用呢?我们都知道少阳病会用到柴胡,实际上柴胡在起这个作用的。

  少阳病就是一个火证,里面特别干燥了,也不是说特别干燥,由于长时间体内这个环境比较干燥,组织内部产生了摩擦,受到了损伤,这个如何去治疗,这就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你首先必须对这个病理机制有所了解,少阳病的症状就是在《黄帝内经》里面讲的是胸胁痛,耳聋。中医治病有时候通过观察这个病人的身态,精神状态,还有他的症状描述。如果有胸胁痛,那么我们就知道他有耳朵聋的现象,这个都是因为这个身体内部干燥,另一个就是身体这个组织受到损伤了,才会引起这个胸胁痛,还有耳聋,是这个原因造成的。伤寒论里面对这个症状描述的是“口苦,咽干,目胘”,实际上这个就是眩晕症。

  《伤寒论》里面对这个少阳病的症状描述是口苦咽干,咽干就说明身体里面有这个干燥证,有干燥现象。这个口苦呢,由于这个身体里面太干燥,各个组织在运转的时候干磨,产生了损伤,口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胸胁苦满,就是感觉到这个前胸,这个部位不舒服的。寒热往来,也并不是说一会儿发冷。一会儿发热,这种症状,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寒热往来,有的病人出现有时发冷,有时发热,为什么呢?就是就是因为我们身体里面有很多这个受损伤组织的残渣在这里阻挡又影响这个组织内部运转,运转不利,所以就会出现这种胸胁苦满,不舒服。这个寒热往来也是因为这个运转不畅,有时候表现为寒,有时候表现为发热。

  这个寒热往来,还有一个症状就是他既怕冷又怕热,他不盖被子吧,又觉得冷,盖上被子,又觉得热,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感冒,感冒几天之后就会出现这个症状。因为身体内部干燥了,有这个组织内部受损伤了,因为身体内部这个运动变化都非常的快,在干燥的状态下运转,那肯定会受到摩擦损伤,所以就可以出现又怕冷,又怕热,会表现出来这个证,这个症状也是寒热往来。

  太阴病,太阴病就是一个实证。这个实证怎么来的呢?也就是身体气血不足,这个气血不足,为什么?就是我们人体内部这个生长化收藏不能正常运转,这种人他吃饭也能吃,但是他吃了的东西吸收进去,但是因为肺的功能不好,不能进行正常的化合。又因为这个肾功能不好,他又不能正常的储存,合成好的东西,你又不能去储存,有的东西都浪费掉了,造成身体的气血不足。

  我们平时都说这个气血不足,这个气血不足,什么意思呢?实际就是一个血液不足,还有这个津和液不足。我们这个气就是由血液、津和液这个来释放出来的能量。如果说你津液不足了,那你这个气也就不足了,实际上根本性的原因还是这个。有时候我们都是说气血,实际上就是血液的问题。血液不足,那么人体内部就没有温度,人体内部的温度都是由这个血液的转化出来的,有血液身体有温度,没有血,身体就没有温度。

  因为血液的减少,身体内部的温度下降,身体内部各种代谢产生的废液不能经过皮肤发散出来,因为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够,生理产生的废液,不能转化为汗液排出来,所以就造成了身体比较湿,内部水分比较大,实际都是废水,它不是津液,不是津也不是液,这个就是湿气重的原因。那么湿气重他就会出现身上到处疼,就会出现这个脖子也不舒服,头也晕了,腿也肿,肚子也胀,很多的不舒服,这就是一个实证。《黄帝内经》里面讲这个实证,就是太阴病。这种类型它的症状就是腹满而嗌干。肚子胀,为什么肚子胀?他身体里面,没有温度,不能正常运转,比较寒凉,不能正常的运转着,这个胃肠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那么样运动。那么他就会表现这个肚子胀,腹满。

  这个嗌干实际上是感觉到这个身体湿气又重,因为他身体内部这个津也缺,液也缺,所以就感觉到喉咙比较干,想喝水,那你喝了水下去,只是稍微感觉好一点,润润喉咙而已,实际上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对这个太阴病,《伤寒论》里面讲的症状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 ”。腹满而吐,这个就是肚子胀,这个太阴病就是这个湿性体质。症状就是腹满,腹满就是现在有很多大肚子的人,将军肚的人。这种人还有什么症状呢,他们就是经常会往外面去吐这个口水,他觉得这个口里面不舒服。因为身体内部湿气重,他就老想往外面去吐这个喝口水,有这个症状表现。

  食不下,并不是说她吃不下去饭,而是吃了饭。又不好消化,好半天了,肚子还在胀,老感觉它下不去,是这个意思。自利就是大便次数多,因为这个身体里面比较温度不够,这个身体里面比较寒凉,他这个小肠里面,大肠里面很多水分,吸收的功能不好,所以这个大便就比较稀,并且他胃肠蠕动功能不好,吃下的东西,很快就往下走。

  这种人还有肚子疼的现象。所以我们中医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如果你看到他这个肚子很大,就知道他湿气重,你就知道他吃了饭,有时候不好消化,你给他一说,你有这个症状,还有那个大便次数多,肚子又经常会有痛的感觉。好像神仙一样把他这个症状都讲出来,通过外观都可以看出来,很多症状都可以推理出来。所以有时候病人会说你中医太神奇了,其实也不是神奇。

  下面就是少阴病。少阴病实际就是现在我们经常说的这种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病人实际上就是气血衰败,说白了,糖尿病就是贫血!比较严重的贫血!原理就是因为这个五脏的功能衰退,他吃饭也可以,但是他的吸收功能不太好,然后化合功能又不好,储藏功能又不好,所以那个人尽管吃饭可以,但是身体内部储存的营养物质出现匮乏这种状态,所以造成这个贫血症。糖尿病人他有一个特点,大部分人是这个样子,摸她的手还是胳膊,都是比较凉,你这个手搭上去就感觉到里面没有温度出来。手都是凉的,但是你问病人你怕不怕冷啊,他会告诉你,他不怕冷,他怕热,实际上它内部是热的,为什么热?因为这个气血匮乏,身体内部这个循环的速度会减慢,他身体内部各种生理转化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发出去,所以他又感觉到里面是热的。

  少阴病就是外凉里热这种症状,和太阳病又是不一样。太阳病就是外面热,你摸上发热,但是它里面非常寒冷。这个少阴和太阳病是一个截然相反的证侯。这个少阴病,里面感觉是热,所以会出现口渴口干的症状。《黄帝内经》里面对这个症状的解释就是“口燥舌干而渴”。那为什么会出现口燥舌干呢?

  正是因为身体里面气血不足,津液也不足,里面也是出现非常干燥,出现一个干燥的状态,又加上循环缓慢,热量又散发不出去,这样搞得是一堆问题都堆在一起,所以就会出现口渴的症状,舌头也干燥,口也干燥,又渴。

  那这个伤寒论里面对这个少阴病的症状解释是:“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自蜷,手足冷”。这个脉微细,就相当于现在的这个糖尿病。你一摸他的脉,糖尿病人很多人的脉,你心脉能够摸得到,你肺脉还能摸得到,肝脉、肾脉几乎都摸不到了,脾脉几乎都摸不到的,实际是这个样子。脉微细,脉非常的微细,用一个微来表达,一个是细一个又微细,那就是更细了。

  这个脉一摸非常的细,说明什么问题?就是没有血液,如果血液充足的话,这个脉管它不会变细的,这个脉细就说明出现了严重的贫血,血不足的问题,所以他就经常有想打瞌睡,这种人因为身上血不足就没能产生气,身上就没有力气,他又不又不想动,又没精神,所以就总想睡觉,想打瞌睡。

  还有恶寒。这为啥他有恶寒?如果真正有寒冷的天气了他没有抵抗力,这种人用西医的说法是免疫力非常低,中医说气血不足,西医的说免疫力不足。那么他就会怕冷。如果真正是遇到寒冷的天气,他也害怕。自蜷就是平时这个人没有精神,不像别人那么张扬,风姿那个么好,他们就是像那个庄稼那样低着头,从精神上看给人一种萎靡的感觉。

  手足冷,如果是在出诊的时候,我们给这个病人诊断的时候,你肯定第一要摸他的胳膊,我的平时就是在看病人的时候,第一不是摸他的脉,就是要摸他的胳膊看有没有温度就知道了,如果说他这个胳膊小胳膊,这个温度非常的高,那就是他肝脏出问题了,如果说你感觉到冰凉,那他的肝脏也就冰凉了,肝主血液,胳膊凉也就说明他的血液出现了严重的匮乏。那么他这个手足冷,手和脚都是凉的,这个少阴病有些症状,这个也就是糖尿病人典型的症状。

  最后一个就是厥阴病,那么厥阴病实际就是人体这个血液严重不足的时候,最后一个阶段。那么张仲景他把人体的健康程度划分为六个档次,那么厥阴病就是最严重的一个档次。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他就不说这个脉了,也就是说摸不到脉了,他就不讲脉了,在厥阴病篇里不讲脉了,这个是什么症状?就是风证。病情就是风,前面就是寒燥和湿热,最后就是严重风证。

  那么这个风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反中医的人都说你这个中医什么阴阳也是说不出来,说不明白,什么是疯,一会儿又是邪呀,什么东西都说不清楚,这概念模糊不清楚。这个风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前面都进学习了,这个春生发,肝就是生发,肝什么用的?肝脏在人体的功能就是生发的,生发就是向外输送能量,把这个津液,津和液转化成能量向外输送,供应我们全身,供应我们整个身体使用。

  那么这个向外释放能量的过程,就叫作风。因为这个能量是运动的,中医说肝主风,就是肝脏对应春天,春天你看这个就是生发的季节,春天风很大,就是这个意思,这个风咋来的,就是因为这个地气上升,向外走,向外发散,我们人体的肝脏也是这个功能。所以这个风在人体内部也就是肝脏向外释放能量的过程,形成的动态能量。这个能量动态就是风。

  所谓的风证,就是说肝脏已经不能向外输送能量了。也就是说我们人体的气血已经枯萎了,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他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你让他去干活也拿不住东西了,你让他走路他也走不动啦,这就是风证。严重的时候,甚至眼睛也要往外翻,胳膊会乱扭,这都是风证。因为他已经没有能量来控制自己的身体了,这个就是风。

  风证它这个实质就是人体内部津、液、气、血已经枯萎了,就出现身体控制不了自己,像我们现在经常碰到的中风证,他这个胳膊不灵活了,四肢都管不了,因为他这个肝脏不能向外输送能量,没有能量可以控制了,没有物质来控制他。所以这个就是风证。有时候中风偏瘫,走不动路了,动不了,本质上来说就是身体内部的营养已经枯萎了,没有了。

  厥阴病的症状,《黄帝内经》里面是这样说的:“烦满而囊缩”。这个阴囊都缩啦,这个时候阴囊都缩了一点点了,男人都阴囊缩了,女人肯定这个阴部也都会萎缩的,往里面凹凹陷进去了。烦满,肚子会胀满。什么肝硬化呀,什么肝癌,这个肚子都胀满了,胀得好大好大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气血津液在身体内部都已经枯萎了,没有啦,严重的缺乏了,所以烦。为什么烦?他想动也动不了,想干什么都干不了,身体全都很难受的,与正常的人不一样的,所以他就会心烦。

  这个心烦是什么?这个烦是情绪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身体内部出现干燥,我们人体就会出现心烦。因为干燥了,这个身体里面到处都不舒服,身体里面各个组织都是很干的,不是那么润滑,干摩擦,这个肯定是他到处都身上不舒服,所以就会心烦。胀满,因为身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身体内部产生的废液也不能排出去,所以就会肚子胀,甚至腿也肿起来,就是这个原因。

  厥阴病在《伤寒论》里面症状表述:“消渴,气上冲心,胸中疼热,饮食不下”。 消渴,那就是因为他身体内部非常干燥,津没有了。液也没有了,血没有了,里面非常的干燥,都枯萎了。所谓消渴,你给他水喝,他还感觉到干,还觉得渴,还想喝,这就是消渴。气上冲心,他这个上气不接下气,也就是喘气,心慌气喘,上气接不住下气了,这个上气接不到下气什么意思呢?病理上就是气血津液严重不足造成的。

  所以中医治病,就是把人体的气津液补充足,然后让人体内部五脏的循环恢复正常,让他产生充足的血液,这个病就康复了。

  胸中疼热,他这个胸部里面的心口会痛,因为这个身体里面血液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心脏它就萎缩啦,这个血管它也不通,他就会出现这个心口痛的症状。又感觉里面发热,因为不能正常循环,又非常干燥,感觉到胸部的里面是热的,又疼又热。饮食不下,这个时候他吃下去东西,他的胃肠都不能运转了,因为肝脏不能向整个身体内部输送能量。他这个脾胃都不能正常的去运转,所以吃了饭也消化不下去,很麻烦的事情。

  厥阴病是很难治的。厥阴病就相当于现代西医的癌症。大家都知道癌症不好治,癌症能不能治好呢,大部分还是能治好的。如果特别的严重,这个肚子已经鼓起来,胀满了,“烦满而囊缩”,肚子已经胀满,阴囊萎缩没有了,到这个时候就死定了,那是救不回来了。这个病分轻重,我们在医院里面检查出来癌症,有时候他还能走能跳的还能干活,这个都不是问题,这也都能治好,但是一到肚子鼓起来的时候,那就希望不大了。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讲的内容比较多,希望大家要反复的去学习,学习就是学一遍,然后再学一遍,又再学一遍。一要学,二要练习,光学不习也是不行,光学不练,这个时间长了又忘记了。


  课后答疑:

  1、老师暑气是不是就是火气?

  答:暑气,就是内热外寒,少阴病体质。少阴病,属于暑热。厥阴病,热极生风,就是暑热体质时间久了,会变成风证,会中风偏瘫,或肿瘤或癌证。天有六淫,人有六气。六淫就是六气。淫,指外部因素。气,指内部环境。把自然界的六气叫做六淫。人生病,原因主要是体内六气,外部因素虽然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不是主要因素。治病,明白了六种体质如何治,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原来中医如此简单,这个道理,在中国,没几个人知道。张仲景的书,就是讲六种体质如何治,《金匮要略》讲缓病治法,《伤寒论》专讲急诊。

  2、老师具体讲讲六种体质的特点……

  答:


  寒性体质,平时胆小。

  燥生体质,脸上长痘,便秘,喝水多

  火性体质,平时不怎么饿,食欲不好,

  湿性体质,肚子大

  热(暑)性体质,无力,走路不稳,视力下降

  风性体质,卧床不起了

  治病,就是针对六种体质来用药。

  3、平时,容易渴,喝水多,又解不了渴。这是属于燥性体质吗?有两到三种体质都有出现,就属于合病了吗?

  答:从第一种体质向后发展,是叠加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轻和重的区别。证状逐渐加多。风证,也就意味着,前面几种证型的证状,它都有。疾病是一步步发展的,发展的结果是问题在增加,而不会有减少的现象。你说合病,也说的过去。不说合病,也可以。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合病。说少阴病,也就是说,寒,燥,火,湿,它全具备了,概念和向方很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邪,是入里化热,还是化热入里?
【冬季艾灸养生】冬季艾灸好处多但8种人不宜艾灸
阳康后疲惫乏力,扶正祛邪薯蓣丸
“虚不受补”就是进补不当 谈如何进补
​张晶晶医师 | 治好中年阿姨的四肢颤抖问题
【名家之言】凭脉辨证的中医临床意义和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