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了毛朱刘周任五大书记,还有2位候补书记:是谁?结局如何?

说起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班子,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由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所组成的铁三角。

由这三位伟人所形成的党中央领导核心,从红军长征开始,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之前,长达10年的时间。

而这段时间,也是中国革命最危险、最困难,也是变数最大的时期。

图1

可以说,他们三人的有机组合,形成了一个党政军一体化、内外兼顾的强有力的核心团队。

三人的凭着集体智慧与卓越的领导能力,带领着中国共产党与军队迈过了一道又一道天堑,攻破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为中国革命的最终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6月,抗日战争即将结束,中国革命将翻开新的篇章。

随着革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革命队伍的不断壮大,需要进一步强化集体决策与领导力量,同时也需要建立更加细分化的领导与管理分工,经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研究决定,正式成立中央书记处,并以此作为中共中央的核心领导机构。

图2

为此,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将“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刘少奇、任弼时”共同推举为中央书记处5大书记,并由毛主席任书记处主席。

时隔两个月之后,毛主席突然提出紧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为中央书记处增加两名候补书记

在中央书记处班子已经成型的情况下,毛主席为何要求增加候补书记?为何是两人,以及这两位候补书记是谁?在党内这么多优秀人才的情况下,为何偏偏提名他们二人?

增补两名候补书记的历史背景

1945年6月,中共中央所设立的中央书记处,以及所推选出来的“毛朱周刘任”五大书记,都是经过了多次的集中研究,才决定下来的。

可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及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组织设计与选举任命

是为了适应当时革命形势发展需要,而做出重大组织与领导变革。

也是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层,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与运作的重大转变。

在七届一中全会的正式推选前,以毛主席为首的核心领导层,就对中央书记处的设立与分工,进行集体研讨与科学设定。

结合当时的革命发展与工作需求,对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进行明确的分工。

图3

毛主席,主要负责全面工作,以及军事战略。

朱德,主要负责军事指挥与党内纪律管理工作。

周总理,主要负责统战与外交、外联内的工作。

刘少奇,主要负责城市经济与农村土改工作。

任弼时,主要负责党政组织、办公与后勤内务工作。

既然这次的中央书记处的设立与5位书记的分工,是成熟而明确的,为何在两个月之后,毛主席却突然提出增补两名候补书记呢?

之所以会有这个考虑,是由当事一个重要的事件触发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图4

中国持续八年的全面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一天。

8月20日,在全国人民仍在进行持续地庆祝抗战胜利时,毛主席接到了蒋介石的电报。

蒋介石向毛主席发出的邀请,希望毛主席能够前往重庆,就抗战胜利内的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问题进行商谈。

蒋介石打出了“共同勤力,从事建设”的旗号,让这次邀请显得非常的诚恳与冠冕堂皇。

国共前面两次合作,一次是在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全力协助蒋介石开展了北伐,在国民党摘取了胜利果实之后,已经地位与权力稳固的蒋介石却调转枪口朝向了共产党。

图5

另一次,则是蒋介石迫于全面联合抗战的全民要求及舆论压力,并在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联合抗日之后,才不得不达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所以,蒋介石在骨子里,对于真正的国共合作是排斥的,或者说,于他有利时合作,于他无利时便选择背叛。

毛主席对蒋介石的心理可以说摸得一清二楚。

现在抗战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对于此时的蒋介石来说,共产党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按他以往的风格,难保会重新调转枪口。

虽然,蒋介石在电报中明确的表态:内战不容再有

但毛主席对他并不相信。

那么,重庆要不要去?国共要不要再一次进行和谈?

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还是要去。

图6

此时的国民党已经把邀请毛主席谈判的事,通过国内外各大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显然,他想向全世界表明想与共产党继续合作的姿态。

毛主席如果不过去,共产党方面就会落下不配合谈判、不愿意合作的名声。

如果去,则难保这就是一场鸿门宴,此行有着巨大的风险。

但毛主席是明知山有虎、便向虎山行。

于是,经过慎重地研究决定,不管蒋介石出于什么目的,要与共产党进行合作谈判,毛主席作为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肯定要出席。

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成员之一的周总理,本身在中央书记处的分工,就是统战与外联事务,与国民党的合作谈判,可以说是他的重要职责之一。

再加上,周总理过人的智慧与谈判能力,这种最高级别的国共合作洽谈,他是最合适的主谈人选。

中央书记处总共5名书记,这一下子去了两个。

图7

毛主席与周总理很清楚,他们二人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前往重庆,一旦出现问题,有着明确分工的中央书记处集体领导班子,就会出现五缺二的情况。

这样一来,将严重影响中央的领导工作。

作为中央书记处主席的毛主席,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万一,他与周总理回不来,必须要有人能马上顶上去。

这是他最重要的考虑点。

除了这种最坏的打算之处,还要考虑到他与周总理二人,此次前往重庆进行国共合作谈判不知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

如果时间短,倒没什么。

如果时间过长,这边的书记处的工作因为他们二人的缺位,必定会受到影响。

所以,这方面也不得不考虑到。

图8

也正是基于这种历史背景与形势,以及中央领导工作的有序进行,毛主席才在动身前两天,召开政治局会议,增补两名中央书记处书记,用于在出现不可预见情况下的工作补缺

这两名被毛主席亲自提名的候补书记是谁呢?

其一是陈云,其二则是彭真。

陈云为什么会被增补为候补书记

1905年出生的陈云,2岁丧父、4岁丧母,沦为孤儿,后先由外祖母抚养,又过继给舅舅,舅舅家的生活也十分清苦,致使陈云未能完成学业,便早早去上海一家印务馆当了学徒。

正是因为在印务馆的学徒生活,不仅让陈云通过读书看报,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也接触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形成了救国救民的世界观。

陈云不仅与进步青年学生一起参加了五四运动,而且还以印务馆工人的名义,参加过多次罢工及上海工人起义。

1925年,陈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早期的党员之一。

图9

陈云是从一个印务馆学徒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人,他的身上兼有知识分子的理想与抱负,也有工人阶级的朴素与务实。

在大革命时期,他不仅发动过工人武装起义,也领导过农民运动,可以说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多面手,既低调内敛,又大开大合,具备独特的个人魅力。

像许多老革命家一样,陈云身怀救国梦想,积极投入革命大潮之中,在大革命失败后,先后经历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多次反“围剿”战争、两万五千里长征等几乎所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进程。

在随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陈云更是参与了敌前敌后的多项领导工作

陈云一直被誉为党内“多面手”人物。

图10

因为他丰富的经历,以及他对城市工人、乡村农民、领军作战、党政管理、经济事务等多个领域的深度介入,让他几乎可以胜任党内各项重要工作

正是陈云的这种多面手的能力,以及他处理复杂的智慧与手段,让他在共产党的领导集体中,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而且他具备“万金油”的能力,不管什么岗位,哪儿有需要就去哪儿,随时可以接手任何领域的工作,一度被作为重要空缺职位填补的首选人物

图11

当1945年8月,毛主席考虑增补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时,他此时就需要一个多面手,因为他与周总理的分工涉及到全面工作、军事、统战、外宣、外联、外交等多个领域。

而当时党内最多的是军事领域的人才,而这种跨领域的奥特复合型人才,并不多。

陈云,恰恰就是这种人物。

“这第一位候补书记,就定陈云吧。”

听到毛主席的提议后,另外4位书记,周总理、朱总司令、刘少奇、任弼时四人一致点头认同。

图12

他们之所以接受陈云的原因,除了陈云多面手的复合能力、高超的领导力与事务处理能力之外,其实,陈云早就任职过书记处的书记。

1937年11月,陈云到新疆支援并接领李先念率领的西路军余部返回延安后,便担任了中央书记处书记。

当此时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与1945年6月所设立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虽单位与职务名称均没有改变,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1937年陈云所担任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一方面主要还是党务类的工作,另一方面并非有独立工作的性质,而是协同与配合。

但1945年6月重组后的中央书记处书记,则完全不同。

图13

这次的中央书记处,已经提升为中央核心领导机构,工作涉及面覆盖了党政军所有领域。每一位书记都有独立而专业化的分工,是特定领域的最高决策与管理者。

当毛主席确定好名单,并征求陈云意见时,最初陈云心里是拿不定主意的:“主席,我能胜任吗?”

毛主席却笑道:“你可是做过书记处书记的,怎么倒突然没信心了,这可不像你陈云啊。”

“此书记非彼书记,大为不同呢。”

陈云虽然有些顾虑与担心,但他知道毛主席一旦确定的事,是很难改变的,更何况,长期以来形成的勇于担当的心态,让他还是快速答应了下来。

彭真为什么会被增补为候补书记

“彭真同志,我们几人商量了一下,准备把你与陈云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毛主席为了此事,专门把彭真叫到了自己的窑洞里,点了根烟,微笑着问道。

“主席,怎么突然想起要增补两位候补书记?”

图14

彭真首先对这一点产生了兴趣,非常符合他善于观察、做事缜密的性格。

“我与恩来过几天就要去重庆,我们这一走,前途凶险啊,说不定就是老蒋摆的鸿门宴,这个时候,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如果我们俩真出什么事,你跟陈云马上就能补上去,不能让革命事业与工作受影响。”

毛主席把自己深层的考量与这样做的用意,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彭真。

“可我真的比不上陈云,他的不仅工作经验丰富,而且是多面手,主席您也知道我彭真的能力,我做不好怕辜负您的重托啊。”

图15

彭真面露忧色,他是真的担心自己承担不起这么重要的职务,因为他知道,这个新的书记处,可是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跟以前他工作的职位相比,一下子上了很多个台阶。

“彭真啊,这个时候,你可不能打退堂鼓哟。”

毛主席显然没有受彭真的影响,哈哈一笑,接着道:“大家都说陈云是多面手,你彭真也不差,你对根据地的建设方面很在行,城市工作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中央党校副校长你也做过,还做了这么多年的组织部长,我们这次物色候补书记,就是找你跟陈云这种,能搞管理、能搞建设的人。”

“主席,你真的觉得我能行?”

彭真听毛主席这么说了,虽然感觉压力很大,但也不好再推辞。

图16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革命生涯,他早就认识到,真正的革命者是哪儿需要哪儿去,遇到压力也要顶着压力上。

他知道这新的中央书记处的书记,是非常重要的职务,肩上的担子很重,不过好在只是增补他为候补书记,主要是为了应对形势变化。

“这么看来,你是答应了?”

毛主席从彭真的神态中,多多少少已经知道了最终答案。

“既然主席如此看重我,我也只能迎难而上了。”

图17

彭真看着毛主席,神色郑重起来:“您跟周书记,冒着生命危险,连蒋介石的鸿门宴都敢去,我在这大后方,不过是接手个工作,还有什么不敢的。”

毛主席开心地站了起来,拍着彭真的肩膀,笑道:“有你们在,我跟恩来就没了后顾之忧。”

结语

1946年8月26日,增补了陈云与彭真两位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之后,毛主席与周总理做了最坏的打算,进行了工作部署与交接,解除了后顾之忧。

8月28日,两人动身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国共合作的谈判。

图18

这场谈判,历时40多天,一直持续10月11日才结束,毛主席顺利返回延安。

正是因为毛主席周到的安排,在他与周总理离开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央的工作在书记处三位书记与两位候补书记的共同努力下,不但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反而开展得十分顺利。

陈云与彭真,在随后的革命斗争与新中国建设历程中,一直肩负着重要的领导工作,特别是在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开放期间,两人成为了小平同志政策的积极拥护者与贯彻者,对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共七大,五大书记刚确立不久,中央为何紧急增补两位候选书记
“五大书记”确立不久后,为何紧添两位“候补书记”,他们是谁?
重庆谈判前,毛主席为以防不测提议增补2人为候补书记,他们是谁
1945年,毛主席去重庆谈判之前,做了哪两项重要的人事安排?
1945年,除毛主席等五大书记,还有2位候补书记,他们都是谁?
党史」除了毛朱刘周任五大书记,还有2位候补书记结局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