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亲的回忆(八):国共拉锯战

1946年解放战争正式打响,先是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围剿,到了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为配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战斗,1947年8月陈谢大军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实施中央品字形经略中原的战略。

陈谢大军这次强渡黄河还是从新安渡过,渡过后迅速向南插入解放新安县城,然后跨过陇海铁路,向南向西进军。

由于这一次陈谢大军是配合刘邓大军作战,所以在豫西也是快速作战,打得很勇猛,但是来也丛丛去也丛丛,曾经四次解放新安县城,同敌军在新安展开“拉锯战”。

解放军于1947年8月第一次解放新安县城,然后西进渑池、陕县。1947年9月国民党十五师又入侵新安县城,1947年10月第二次解放新安县城,然后解放军主力南下,国民党军又占领县城,民主政府撤往县城北部山区,山下山上展开“拉锯战”。1948年12月解放军第三次解放新安县,后又撤出,敌军又占领。1948年3月为攻打洛阳,解放军第四次解放新安县城,至此新安全域解放。

我们乡虽然是一个偏僻乡,可刚好在解放军同敌军交战的结合部,因此一会儿解放军打过来了,一会儿敌军打过来了又走了。解放军曾同敌顽分子在我们乡的北山上打了两仗,还在西边临近渑池县的地方打了一仗。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老百姓频繁地“跑反”,躲避兵祸。虽说解放军是好的,不欺负老百姓,可是敌人却是凶残的,敌军回来后就会抓支持过解放军的老百姓。所以老百姓是解放军来了也跑,敌军回来了也跑,反正就是能躲就躲,毕竟生命最重要。

父亲说:跑反的时候老百姓一听到有部队来,就全家老少背干粮的背干粮,赶牛的赶牛,然后往山里面跑,跑到山上后找石崖找山洞,找大崖石缝,然后躲起来。有时候能躲一天一夜,老百姓会派个胆大机灵的年轻人回村打听消息,直到得到部队走了的消息后,才会回来。

有一次敌人就从老百姓藏的崖头上面过,下面的人能听到上面敌人的脚步声,大家都捂住嘴不敢哼声,连小孩子都要捂住。后来甚至带小孩的妇女要单独藏在更隐蔽的地方。

听父亲说有一次他和爷爷、伯伯在北山上的地里干农活,忽然听见枪声大作,赶紧爬在地堰下面躲起来。过了一会儿没动静,便偷偷露头爬在堰上向下看,只见小路上一队解放军兵边打边往山上撤,下面一队国民党兵边打边往山上追,国民党兵人数比解放军兵多。但是追到半山腰,国民党兵追不上解放军兵了,便放了一阵空枪往回撤了。我父亲和伯伯等双方的人都走没影后,还跑去捡了几十枚铜弹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0年前的今天,大余解放!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微课 知识点 练习
刘邓大军曾有30万人,实力强大,为何到二野成立时却缩水成28万?
1947年,国共双方打的难解难分,这支部队异军突起,扭转战争局势
1947年,刘邓大军身陷绝境,一名地下党员悄悄让出一条生路
《消息》二则 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