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到底是采取题海战术还是勤于总结?看看就知道了

免费领取高中学习资料

关于题海战术的讨论有很多,一些人追捧,一些人贬低。有人说它是考试致胜的不二法门,有人说它是史上最笨的学习方法,只有善于总结,举一反三才是王道。其实,做题和总结从来都不是背道而驰的。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做题和总结的话题,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做题这事是比总结难度小,但做题的漫漫征程上也可谓荆棘满布。需要同学们擦亮眼睛,把流经泳池的废水、污水排出去。比如:

同质化题目:

现在市场上“流窜”的教辅书中,有一部分热衷于相互“借鉴”。这也就导致了同学刷来刷去就那么几道题。曾经听说有个学校,每隔几天就把当年的高考题拿出来让学生做一下,且不加任何修改,不做任何变形,学生反抗无果,就只能每次机械地写着标准答案。

偏题、怪题:

有些学生以“见多识广”为出发点,偏要找出些千奇百怪的题目来做,以期在高考时达到“见怪不怪”的水平。对此,我只能奉劝,功力不够深厚者,小心走火入魔。那些偏题、怪题不一定完全没有价值,但是我们还需要权衡其弊端,是不是原有的正确思维方式被打散了。专注于高考中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的题目,而放弃了最常见的题目,不就是在舍本逐末吗?

与你无关的题:

每个人的知识体系构建情况不一致,水平参差不齐,需要的题目肯定是不一样的。不加选择地做题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方面,学校教学进度和市场上现有教辅书的练习题不完全匹配;另一方面,可能练习一百道题,都没有砸中自己真正不懂的知识点。这时,题目就变成了与你无关。

总而言之,做题不是一个独立的任务,还需要前期的筛选和后期的反馈。

从战略层面讲,刷题与总结同样重要。但是,你最应该总结什么呢?小筱建议大家好好总结以下两类题目:

一、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题

对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错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是把公式给弄混淆了?还是把公式给用错了?是理解错了?还是记忆错了?

概念模糊类:

这类问题往往是一点就通,容易被人忽视。比如巧妙设置在题中的隐含条件、限制条件和关键词语等等这类问题,往往一点就破,一般会认为自己是弄懂了的,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实际上是概念模糊。有的则是自身知识结构体系脉络不清,以致给出错误答案。加强概念和基础知 识的训练和巩固,多做典型题型是解决这类错误的方法之一。

记忆模糊类:

这类问题主要是对概念和原理等的理解过于浅显,或记得不牢,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问题交织在一起时,便分辨不清,导致答题时似是而非。当问题成堆时,面对题海便会显得迷茫、不知所措、甚至于无精打彩,以至于懈怠下去。攻克这类问题主要就是解决理解和记忆, 并要拓展知识的运用。

二、会做的却做错了的题

这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这类问题最容易被人忽视,常常会自以为是地认为下次注意就行了,自己是不会再犯这个错误的,然而,往往却事与愿违,不会发生的事竟然又一次发生了。所以,别对自己的错误太温柔,一定要找出问题所在,消灭这类问题。

顾此失彼类:

考题中涉及的知识点稍多一点,过程稍复杂一些,大脑就运转不过来,顾头不顾尾。这主要缘于典型题做得不够,做得不精,做题的难度系数也较低,并对教材中的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等理解得不深不透。

审题错误类:

还没看清条件就急忙解题,可能是观察得不够仔细,判断得不够准确,也可能是考试策略不当,或是心理心态不稳,还可能是缘于外界的干扰刺激,更有可能是平时练习不到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或做题缺乏针对性,成天盲目做题,忽略了做完题后的反思环节,以 及平时就缺乏慢审题快解题的训练。要养成“袖手于前疾书在后”的答题风格,以及做完题后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习惯,这对增强自己的审题能力极有好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个错题本,3个小妙招,让你花最少做题时间得到最佳效果!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期末考试后,孩子说“太粗心了,其实我都会”,真相却是…
考试“粗心”分析及干预策略
中考数学复习,初三学生提升分数,不能只做题,需要掌握数学方法
提高孩子解题能力的一条新捷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