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画画的4个阶段,父母需了解(别亲手熄灭孩子的绘画天分)

最近孙俪娘娘大晒儿子等等的“大作”,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等等画的石头

等等骑马

等等画的爸爸妈妈

从中,我们看到,孩子的笔触虽然稍显稚嫩,但很有意境,难怪网友称其为灵魂画手。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小画家,都具有妙笔生花的本领。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家庭孩子的天分被我们不当的做法扼杀了。做为父母,我们可能需要多像孙俪学习一下,多一些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画作,并多一些鼓励,大胆展示孩子的作品。

毕竟,连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都这样由衷赞美儿童画:“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毕加索到底说了什么?他其实是告诉我们,孩子们画的不是画,而是他们自己。

正如此,父母们更要小心对待孩子涂鸦、画画这件事。

下面,我们来走进孩子的内心,看看画画对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知道孩子的需求,我们也能更好地去呵护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对照一下,自家孩子究竟处于哪一个绘画阶段:

涂鸦期(1-3岁)

还记得孩子第一次握笔时的情景吗?这之前,笔对他来说就是个玩具,只是偶尔地爱纸上留下了印迹,这个变化对孩子来说十分神奇,也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根本停不下来,墙上、纸上、地上……无一幸免,全都被孩子的画图占满。

仔细对比孩子的涂鸦过程,细心的父母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孩子画画更多的是手的运动。从一岁左右以肩为轴带动肩和手臂的运动,到一岁半左右以手肘为轴心做的左右往返运动(画出来的图形是半圆的弧线),到两岁左右的以手腕为轴心的运动(这时孩子能画出连续的圆圈了)。这个阶段,父母只需给孩子提供环境,让他自由发挥即好。

到两岁半左右,孩子的绘画能力有一大进步,即,孩子的手指功能进一步分化和有力量,孩子能用指尖来抓握笔,而且随着孩子眼睛追随手的运动能力的增强,孩子有意控制线条的能力增强了,也就是说孩子能画有始有终的线段了,这不啻为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如果说之前孩子的画是单纯的圆圈和线条的话,那么这之后他的画开始向形象、自然过渡了。

孩子的画也开始有了内容,并被赋予了特殊意义。这时,如果耐心倾听,孩子会告诉你他画了什么,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问,孩子表述的内容会大相径庭。有的父母会很吃惊,甚至认为孩子在撒谎,殊不知,孩子接触的事物越多、想象力越丰富,越能更好地对画面进行解释和演绎,而且越是多地表达自己,孩子的用词会越加精准。可见,孩子的画不仅要“看”,还要认真去“听”,而绘画的过程,本身就是孩子不断创造的过程。

象征期和符号表现期(3-5岁)

所谓象征期儿童画,就是用符号来表现事物的儿童绘画作品,用一些象征性符号(如,圆形、三角、方形)等表现对象。

如果说三岁之前,孩子画画,是先“豪迈”而随意地画出来,然后再赋予画面意义,那么,三岁之后,孩子画画之前会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事先有一定的想法了。可能在大人看来,同样是画圆,没有什么区别,但对孩子却不同,它不再能单纯地是一项“手先行”的运动了,而变成了有象征意义的、“用来表达的”画。孩子所画的内容是动态、有故事情节的,这就更要求父母耐心倾听了哦。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表述出来的内容比画面更丰富,父母会比较着急,比如看到孩子画的人物只有头时,会忍不住指责孩子,“为什么没有手和脚啊?”并积极地指导孩子加上,千万不要这么做。

其实,孩子绘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拿人物画来说,三岁左右的宝宝所画人物是典型的头部人像,只有一个头;三岁半左右,人物画像变成为头足像,即直接在头部加上脚;四岁到五岁,宝宝的人物像有了身躯和手;五岁到六岁阶段的宝宝,他们所画的人物开始穿上了衣服,并对服饰有了进一步的修饰。当然,孩子也越来越重视细节,人物的表情动作也越来越丰富。

一些父母反映,“渐渐能看懂这个阶段的孩子所画内容了,通过倾听孩子讲图画却发现,孩子翻来覆去总是那几件事,不是吃饭,就是打架。怎么回事呀?”这是因为,孩子所画内容是生活情景的缩写,只有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如多跟同伴交往、多观察大自然、多跟他人接触、多看绘本、多听故事等,孩子绘画作品所呈现的内容、孩子表述出来的图画情节将变得丰富起来。

图式期(5-9岁)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的父母反映自己能关在屋子里画上两三个小时不厌烦,而且他们的画相比四岁之前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随着经验的增多,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绘画图式,即以一定的平面结构、一定的造型、一定的色彩来反映多维空间,来表达他认识或想象的世界、他眼中的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等,他们的画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这个孩子的画也叫做“主观感觉表现期”。

这个阶段孩子绘画的一大变化就是出现了基线——所有的事物都被有序定放在了一条线上,这与孩子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有关,但又由于孩子对时间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因此一幅画中可能会同时呈现过去、现在、将来发生的事。这个阶段也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爆发的时期,再加上孩子心理发展的自我中心性和泛灵倾向,因此这个阶段孩子的画往往是现实与想象交织,过去与现在交融,夸张、充满想象……难怪连绘画大师毕加索都说孩子的画难以习得和模仿呢。细心的父母可将孩子的画作收藏起来,因为每一幅都是难得的“想象力大师”之作。

孩子的画作是孩子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父母可多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唯有此,孩子的绘画作品才会不枯燥乏味,才能丰富多彩。

有的妈妈问:“现在让孩子照着东西画可以吗?”最好不要如此,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画的是仍是心里想的,而不是现实中的。

还有的妈妈反映自家孩子特别喜欢画动画片里的铠甲勇士,每天可以画四五张,是否合适?这跟孩子心理特点有关,他们画的都是印象深刻的东西,可以想见,一方面孩子对铠甲勇士十分感兴趣,另一方面,父母需要反思是否给孩子看的电视太多了,不妨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活动,将他对电视的兴趣转移到更有益的事物上去。

视觉写实期(9-15岁)

很多父母问:“怎么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绘画天赋?”9岁之前不宜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应该在9-15岁这个年龄段来判断,若是这个时期的孩子仍然十分喜欢绘画,那么父母可以断定孩子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绘画有一大转折——孩子追求“画得真实”。如果说之前的儿童画大都是随“心”所做的话,孩子画的是自己的内心,并不太关心画得好坏;现在的他们,则会带着批判的眼光看自己的画,他们开始关注眼睛所看到的真实世界,并试图想要将它们画在纸上。

视觉写实期的孩子表现作品的方式也更多样化,如会通过色彩、明暗、线条等多种方面来展现内容,自然地,孩子对技艺的追求变得迫在眉睫了。可引导孩子接触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如参观美术展和欣赏大师作品集,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父母可考虑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如进行专门的色彩、素描等训练。

以上阶段当然只是一个参照标准。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会有个体差异。父母还要以孩子的具体表现为准。总体上,父母在支持孩子画画的过程中,要留意并做到以下几点:

  1. 给孩子一个专属空间,供他画画的桌椅,以及可以展示他作品的一面墙。

  2. 孩子画的不合常规,给出赞叹,或者充满兴趣地问:能跟我讲讲你的画吗。千万不要纠结于“像不像”,更不要拿着那些毫无想象力的简笔画去更正孩子们的“错误”。

  3. 孩子画画的时候,别跟孩子提出“要节约用纸”之类的说教言论,给他们自由就好了。唯一一点,画完了,要收拾好纸笔。

  4. 孩子的画,大人帮忙收拾好。陪孩子一起,给他们的画取名字。鼓励孩子自己去给自己的作品命名。相信我,孩子们会给你惊喜的。

  5. 如果希望引导孩子在画画方面的兴趣、呵护孩子的天分,那么5岁之前,别急着给孩子报画画的班,尤其是那种一上来就教孩子画各种具体形状、临摹的儿童画画班。家里可多购买一些经典画册。像很多经典绘本、各种具有精美插图的神话故事书、以及中外名家的精美画册等,都很好。

  6. 学会从孩子的画里分析这个时期的心理,及时调整育儿方式,为孩子提供更好的体验素材。

    譬如一位孩子妈妈曾担心地发来一幅孩子的画给我:

这位妈妈担心地问,我的孩子是不是太暴力了?

其实整个画面用色偏暖。后来仔细一问,孩子近期对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着迷。于是他的画里很自然地呈现出了游戏里僵尸被植物打死的情景。这个情景一定给孩子的小小心灵带去过“震颤”,因为妈妈反映,孩子近来开始害怕,不敢一个人上厕所,说马桶里会有怪物……

这样看来,孩子的作画动机就很清晰了。他通过画画的方式,把当初那些恐惧情绪给抒发出来了。大人只要减少孩子接触此类暴力游戏的机会,多跟孩子讲讲温馨的故事,慢慢就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岁前,不要轻易教孩子画画
不学画画你的孩子就丢掉了一大片前途!
儿童绘画发展的第二阶段——象征期,3大特点及父母教育原则
宝宝3岁前爸妈千万不可做的事情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分?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分
糊涂爸妈,别亲手毁了孩子的绘画天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