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规模学校是现代教育的现实要求


和谐的教育系统需要以不同类型学校的存在为前提,在丰富多样的教育生态中,小规模学校是一种存在形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小班小校”是世界各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小规模学校都大量存在着,并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日本,只要能招满10名儿童,就可以开办幼儿园或学校,并由国家补贴。在印度人口分散的偏远农村地区,单一教师学校(一人校)的比例在农村是31%,在城市是6%。斯里兰卡全国10120所小学中,有1250所学校的教师数量少于3人。小规模学校之所以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在于其不仅能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保障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同时对凝聚社区文化、促进国家教育质量的提高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规模学校是保障人人受教育权的必然需要。在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生源分散的山区,小规模学校不仅能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而且对启迪民智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将就近入学上升到法律层面来执行,依法科学合理地规划学校布局,规划学校的服务半径和办学规模,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职责。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育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对子女的教育越重视,乡村的发展就越有希望。无论学校的规模有多小,只要有读书声,有飘扬的国旗,就能传播现代文化,就能让村民看到未来的美好。

小规模学校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必然趋势。个别化教育、多样化发展一直是全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美好期待,要想让这个美好的教育理想得以实现,办好小规模学校是必经之路。在2013年11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未来教育的顶层设计总体方案的部分政策细节,其中包括高中每一名学生将拥有自己独立的课表,只有通过小规模学校的小班化教学才有望实现。小班化教学师生比高、师生关系密切,有利于实现参与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特质,有利于挖掘孩子的潜力,有利于强化孩子的优势,因而成为高质量教育的同义词。小规模学校更容易将教学场域变成社会生活的一个场域,更容易让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有利于让师生的个性与教育的群性平均发展。

小规模学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存在。任何一个地区要集中资源打造一两所“牛校”并非难事,而要想办好能让每一名儿童都有学上、上好学的小规模学校,并形成群雄竞起的发展状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规模学校虽小,但其教育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一切教育教学环节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其要求并不比大规模学校低。小规模学校由于实行的是小班额教学,自然性强、灵活性强、生态环境好、学校与农村社会的融合度高,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独特的教育品质和理性的教育追求,因而办学难度更大。所以,小规模学校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存在。

就近、分散、小型的小规模学校是关乎民生的必然存在。今后,小规模学校会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和关注,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如何办好小规模学校不仅关涉末端教育质量,也关乎儿童的受教育权、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等一系列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设“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平凉共识
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几种优势
60人的班变成两个30人班,对于学生和教育质量而言,意味着什么?
全科小学教师培养再审视:定位转向与实践价值
读书方能走出迷津
乡村教研: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进入发展快车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