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度自动驾驶任重而道远 阿波龙量产迈出坚实一步

2018年是自动驾驶备受瞩目的一年,如今,百度Apollo用阿波龙的量产宣告,自动驾驶进入下半场。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王昭懿

7月4日,百度与金龙合作的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在厦门工厂下线。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第二届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现场连线了前方直播,并称:“我们过去吹过的牛实现了!”

按照计划,阿波龙的商业化落地也同步展开,已经完成总装的“阿波龙”即将发往北京、雄安、深圳、福建平潭、湖北武汉、日本东京等地开展商业化运营。

其中,百度联合金龙客车、软银集团旗下自动驾驶公司SB Drive将“阿波龙”销往日本,这也迎来了我国自动驾驶电动车的首次“出海”。

搭载Apollo解决方案 阿波龙量产下线

2018年春晚,由百度Apollo无人车领衔,包括阿波龙等百余辆“国家队”车辆成为首批跑上港珠澳大桥的车队。

随后的3月底,在福建平潭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基地,阿波龙正式上路测试。它通过自动变道、转弯,完成了3.6公里的无人驾驶路程。

经过现场测试评估,由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授予金龙客车、百度公司首批共计6张测试牌照。这也是全国首次面向无方向盘的无人驾驶汽车发放测试牌照。

搭载Apollo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阿波龙基于高精地图和智能感知,可以实时感知环境信息、高精地图数据,对于路径的最优规划,预测车辆、行人的行为和意图,做出合适路况的行车决策,从而控制无人车正常行驶。

阿波龙初期落地场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将在景区、机场、园区等场景下投入使用,同时,阿波龙搭载了Apollo小度车载系统,能够通过人机交互执行特定的服务任务。

今年4月,阿波龙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亮相,并完成了中国L4级无人驾驶车辆首次面向公众试乘。

事实上,百度与金龙客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在去年10月,从第一次在百度世界大会上亮相到上周的量产,阿波龙的顺利落地用时不到10个月。这也将国内自动驾驶量产计划提前了两年。

多箭齐发“Everyone Can AI”

不止阿波龙,量产其实是每个造梦者的终极目标,而Apollo也在加速为合作伙伴量产贡献能量。

保持每三个月完成一次升级的速度,7月4日当天,Apollo3.0版本正式发布。这也是自去年7月Apollo平台首次发布以来的第5个版本。

这一次Apollo开放了量产园区自动驾驶。在现场,李彦宏展示了开发者借助Apollo在物流、工程、环卫、农业、公共交通、共享出行等9大作业场景的创新应用。

据悉Apollo赋能新石器科技打造的无人作业车也已量产下线。

3.0版本的Apollo开放技术框架全面升级。此前的硬件参考平台升级为硬件开发平台,接入15家硬件合作伙伴,未来将为开发者提供智能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而车辆参考平台则升级为开放车辆认证平台。

当天百度与比亚迪宣布将联合打造开放车辆认证平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开放是汽车行业大趋势,未来汽车的竞争不仅是硬件的竞争,也是软件的PK。比亚迪和百度的合作,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出现这样一个汽车硬件和软件的紧密结合,将重新定义汽车,开启一个新的出行时代。”

百度总裁张亚勤博士认为,自动驾驶是将来5年人类最复杂、挑战最大的场景和应用,需要在云-边缘-端研发新的芯片架构,自动驾驶场景下的应用是百度研发AI芯片的重要切入点。

同时,他还透露百度已与雄安新区等地达成合作,Apollo基因将渗透至城市交通脉络。

“Apollo3.0是Apollo开放的新起点。让每一位开发者平等便捷地获取智能驾驶能力,是Apollo从一而终的使命。”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介绍,目前Apollo已经开放了超过22万行代码,超过1万名开发者推荐使用Apollo的开放代码,生态合作伙伴规模达到116家。

面向量产,Apollo发布了自主泊车(Valet Parking)、无人作业小车(MicroCar)、自动接驳巴士(MiniBus)三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此外,无人作业小车新石器AX1也已实现量产,在雄安、常州两地实地运营。

同时,针对决定自动驾驶量产的真正速度——安全,百度也做了充分准备。当天,百度Apollo发布了中国首个自动驾驶量产相关的安全报告,并与国际一流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合作,融合了其核心的自动驾驶安全模型RSS。

该报告是中国首个针对自动驾驶量产的、细分场景与功能的、专业的安全报告,对于推动自动驾驶安全行业统一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

Apollo还带来了更多样化的智能仿真,推出业内首创真实环境AR仿真“黑科技”,能提供虚拟交通流结合实景渲染的全栈式闭环仿真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实现“日行百万公里”的仿真测试。

除了Apollo3.0版本的发布,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AI的另两条分支——面向智能硬件落地的DuerOS以及面向开发者群体的百度大脑也同台登场。可以说百度AI的三驾马车正在并驾齐驱。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DuerOS智能设备激活量已经超过9000万,月活跃设备超过2500万。

8年前,基于多年的搜索技术积累,百度开始布局AI,2016年9月正式发布“百度大脑”,如今,百度大脑的能力从1.0进阶到3.0。

发布会进程中,李彦宏曾播放了一段电话录音,一位即将参加开发者大会的嘉宾与百度智能客服进行了几轮对话,一问一答非常自然,随后揭晓,录音中的这位客服并不是人,而是AI,它背后便是百度大脑的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

据李彦宏介绍,过去连续七八年的时间,百度每年会把15%左右的收入投入到AI技术的研发当中。

百度选择了AI

关于百度AI事业的进程,一直是汽车领域热议的话题,《汽车商业评论》进行了多方采访。

从大的方向上来看,中国是一个未全面开放但增长速率极快,体量极其庞大的一个市场,这个市场强大到了可以自成生态系统,也就是说在不与国外接轨的情况下,中国国内的市场可以形成完整的生态链。

而百度从一个小公司成长到今天,靠的就是它自己敏锐的嗅觉。

彼时中国与百度同台竞争的还有Chinaren、大旗网,3721等互联网平台,但只有百度成为了BAT中的B,并且是第一位。这更多依靠的还是百度自身的实力,这个实力包含了百度的战略眼光和技术底蕴以及无数百度人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热情。

如今百度正站在千亿美元的市值边缘,如何向前更进一步?答案就是靠AI。

百度做出了重要抉择,并且依托自己搜索引擎的技术优势,展开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搜索引擎本身就是基于数据统计的关键词搜索工具,但这个定义是20年前。

现在的搜索引擎则是依靠更大规模的数据分析(云计算)和模糊技术(对受众喜好分析),这本身已经开始介入AI职能的领域。

纵观行业,AI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是某个程序员写几行程序就能解决的,它依靠的是整个行业,也就是技术生态圈的共同进步,比如计算机计算速度,传感器的采集能力,甚至有可能是软件本身的底层逻辑架构可能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之后才最终推进百度的AI系统的蜕变。

在这个过程中百度所做的就是资源整合,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分发和优化,简单来说,百度想做的就是成为手机系统中的“安卓”,在这个过程里,百度面临着两个关卡,1是技术,2是时机。

在技术上,百度吸引了全球众多强有力的技术巨擘共建平台,并为合作伙伴提供未来广泛的愿景。当前,包括博世、大陆、德尔福、采埃孚、NXP、NVIDIA等国际领头Tier1、芯片及半导体企业都已经加入了Apollo生态之中。

与此同时,Apollo的生态中北汽、一汽、奇瑞、比亚迪、金龙等车企也在整车厂合作伙伴名单之列,先后与百度在自动驾驶量产落地方面达成了合作。

生态圈的整体进化也为Apollo创造了良好的时机。百度与伟创力将在汽车大脑、智能网联设备等硬件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强化自动驾驶的软硬一体化方案。这意味着Apollo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加工等方面都在不断加深信息化与工业化,高科技互联网与硬件制造的融合。

从Apollo计划发布至今,在1年多的时间里,已聚集了116家生态合作伙伴,并且形成的是一个包含车企、核心供应商、出行服务商、新兴公司、基金投资机构、高精地图厂商、以及学术研究单位和相关政府机构在内的全方位覆盖体

系。

合作共赢,繁荣共生,以开源开放并打造大生态为打法的百度Apollo正通资源互补、技术互补来不断增强自身的软硬件实力,并释放更大的生态势能。

如今,稳定、持续的Apollo自动驾驶生态圈正在进入赋能合作伙伴加速创新、持续贡献的良性循环,Apollo的繁荣和壮大势必将促使自动驾驶行业突飞猛进,带动中国自动驾驶加速驶向世界前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彦宏喜提无人驾驶巴士,百度吹过的牛真的实现了?
百度 Apollo 3.0 开启自动驾驶“量产”新篇章,它到底更新和开放了什么?
宣布量产1年后,百度无人车还好吗
李彦宏: 自动驾驶汽车将迎来“物种大爆发”
百度定义L4级自动驾驶 汽车行业集体沉默了!
李彦宏直播无人车量产下线!王传福站台 解密百度Apollo 3.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