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俞敏洪张邦鑫二度“论道”:幽默中点透教育行业真谛

多知网11月25日消息,在GES2019未来教育大会上,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和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面对面“论道”。这是继GES2017二人精彩对话后再次同台。“论道”过程中,二人妙语连珠,诙谐幽默,为教育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探讨。

在大会上,双方谈了情系远山公益基金的成果。俞敏洪提到:现在已经对10万个农村小学孩子和高中的孩子进行服务,主流是做两件事,一个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还有一个是高中阶段的教学。

在高中阶段,当前通过双师课堂能把农村高中课堂的大学录取率提升20%左右,可能从15%提升到了30%左右,也就是意味着每100人多出了20人去上大学。

针对情系远山公益基金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连接大城市与农村和偏远山区,张邦鑫解释这件事实现有三个前提:

第一个是,教育培训的分工越来越细,这种分工会推动教育发展。因为没有分工就没有办法在一个领域垂直纵深做深入的研究,很多科学技术就跟不上。

第二个变化是互联网的杠杆和网络效应,互联网的杠杆可以使得1个老师同时给100人、1000人、10000人,甚至100万人去讲课,网络有网络效应,可以人人为师,可以让每个人既做学生又做老师,就调动了全社会的教育资源。

第三个是提供内容加上数据就产生智能,这种数据智能就能使好的内容,像老师一样实现智能交互。

在会上,俞敏洪和张邦鑫还讨论了教育培训机构的社会责任。

俞敏洪认为有三个大方面:

一是,培训机构不是去抢公立教育的风头,更多的任务是把那些跟不上的孩子、有需求的孩子,通过适当的方式让他们增加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对自己的自信。

二是,用科技体系来做实验,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科技手段,不同的数据运用。

三是,整个培训领域要提高整体层次。一方面,要平衡资本商业模式与教育本质的关系;另一方面,整个培训领域中的教学研究水平和老师水平要提升。

张邦鑫补充,教育培训机构的社会责任有:第一为公立体系有益补充,第二大力投入资金做教研探索,第三,为社会解决千万人的就业问题。

张邦鑫解释:“教育行业每年大概要解决社会60-100万人的就业。而且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都是应届毕业大学生,基本都是本科毕业,至少也是大专、专科,很好地解决了整个行业将近1000万的就业。所以这个行业,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和价值是非常大的。

因为辅导老师授课要么是在家里、要么是在办公室里、要么是在教室里,所以他们没有像外卖、出租车司机一样凸显出来,但其实他们不应该是被社会忽略的。”

在阐述双方关系时,张邦鑫提到,竞争最好的方式就是向竞争对手学习。在他看来,教育培训行业就是品牌模式,这个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寡头无垄断。

俞敏洪认为,双方就像中国有句话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其实,好未来和新东方之间,真的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冤家之间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一个特例。

双方的关系总体是“业务层面良性竞争,公益层面精诚合作。”

以下为新好论道实录(经多知网编辑整理):

情系远山:俞敏洪负责“情怀”,张邦鑫负责“落实”

俞敏洪:情系远山的项目其实在2017年我们讲过,是新东方好未来两家各出5000万成立的一个公益基金,其实是有一次喝咖啡,聊工作,聊到怎么帮贫困孩子和山区的孩子,后来就想着成立一个公益基金,通过这个公益基金把好未来和新东方好的资源、好的系统往里面放,目标就是服务于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一个是跟科技技术有关,因为没有科学技术的话,可能不会成立情系远山的项目,其实我们两个是一拍即合,一分钟也没耽误,就开始行动,成立以后,我们把更多的机构,尤其是民间机构看看是否一起来做,后来就进来了10几家机构,比较有名的有实力的培训机构或者教育相关机构进来,构成了一个民间机构共同合作,帮助农村和山区孩子。

通过情系远山的基金,现在已经对10万个农村小学孩子和高中的孩子进行服务,主流是做两个,一个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因为小学阶段的语文和数学都教得还不错,英语是因为不是英语专业出身的老师,发音有问题,因此英语双师最受欢迎;还有一个是高中阶段的教学,因为农村孩子在高中阶段也面临高考,但是大学录取率都低于15%-20%左右,我们希望用两家或者三家机构的老师资源帮助高考学生们取胜,去年的数据表明,我们差不多通过双师课堂能把农村的高中课堂录取率提升20%左右,也就是意味着每100人多出了20人去上大学,这样的成果是挺棒的。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我之前也说过“业务层面良性竞争,公益层面精诚合作。”

未来我们也希望有实力的教育机构,其实我们理事的席位也不多,一年出50万元,要承诺连续出10年,当然,破产和没钱了另说。如果发大财了,希望从50万提升到500万,希望最后汇集200万以上的农村孩子。

我通常是提供情怀,邦鑫是提供解决手段。在北大,他学技术,我学是情怀的。

所以我提出情系远山之后呢,在架构和技术上,好未来做了很多的事情,所以各方面我们两个配合的的非常好。

主持人:教育的温度,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连接?科技如何更好的赋能教育?

张邦鑫:俞老师做公益基金的想法也不是一天才有的,俞老师刚开始做新东方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因为俞老师和我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都属于学习改变命运的一代,为什么到这个年代才做基金这个事情,不仅仅是喝咖啡的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从来不缺有心去帮助到贫穷的山区的人,也不缺少支持的资金。但是其实缺少有效连接的手段,真正能落实帮到他们的方法。过去几年由于技术的发展,使得帮助他们的手段出现,而且有效性是能被检验的。

第一个变化是,以前这样的方法是没有的,以前没有教育系统的分工,有技术底层的分工就不一样。

教育之前没有分工,严格意义上说是有分工的,比如有语文学科、数学学科以及英语学科,这样的学科的分工。但是现在的分工更细了,比如说今年暑期最火的在线双师大班把老师分为了主讲老师和辅导老师,辅导老师将来会分得更细,有的老师负责作业,有的老师负责跟家长沟通,有的老师负责心理沟通……

将来这种分工会推动教育发展,因为没有分工就没有办法在一个领域垂直纵深做深入的研究,很多科学技术就跟不上。

第二个变化是互联网的杠杆和网络效应,互联网的杠杆可以使得1个老师同时给100人、1000人、10000人,甚至100万人去讲课,网络有网络效应,可以人人为师,可以让每个人既做学生又做老师,就调动了全社会的教育资源。

第三个是提供内容加上数据就产生智能,这种数据智能就能使好的内容,像老师一样实现智能交互。

三件事情使得情系远山去把像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的教育资源输入到边远山区,好的老师、好的课程、好的内容,就能让山区的孩子能学到北京上海类似效果的学习。

这件事情的前提的是它的效果跟有效性跟之前相比有很大的提升,所以虽然之前大家都有心做,但是没这个前提就没有做。这几个前提条件就是,过去几年互联网、技术、AI这些技术带来的变化就让情系远山这件事成为了可能。

这两年也确实产生了一些效果,在内蒙的一个中学,一半的学生用了双师,一半没有用双师,用了双师的班高考成绩提高了50分,大家都很激动,刚刚俞老师也介绍了高考的升学率提高了15%-25%,这是成绩的变化,背后反映的是能力的提升,这确实是科技互联网带来的。

俞敏洪:我和邦鑫的风格不一样,邦鑫说的比较实,我说的比较虚。主要是我对科技不懂,在新东方的科技方面我是没有资格发言的。

但是几个优势是比较明显的:第一个叫无边界,无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件事在情系远山这件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之前尝试过把录播课给学生去看,与直接同步直播让学生听,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当他们发现是同一个时间北京同步直播的课程,他们的学习兴趣立即起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对成人来说区别小一点,因为成人是主动学习者。不管是慕课,还是什么平台上的。孩子和成人不同。

刚才邦鑫讲的精准教学这件事对孩子也非常重要,听得懂听不懂成人可以自我调节,孩子不行,他听不懂的话就不听了。

我在四川大凉山做过调研,那里的孩子接受了成都最优秀的课程,同步直播的,但是成都的孩子都是高考在600分以上,老师都是跳着讲的,对于农村里200分的孩子来说跳着讲,孩子们完全云里雾里,孩子听不懂就完全失去了兴趣。

我们这种是对孩子进行分层的,对孩子的学习水平有精准的了解,这样老师就知道哪里该讲得慢,哪里该讲得快,哪里应该讲得细,哪里可以跳着讲,所以未来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如果在新东方和好未来以及情系远山这样的公益项目上更加深入地应用了,就能更加精准的确定哪些学生是哪一类,该上什么样的课。

有不同的老师,针对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孩子,效率上会大大提升。

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如果孩子自学这些课程的话,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孩子的专注力不可能自觉地把所有课程都学完,所以我们一直说双师模式,线下有老师监督孩子学习,而监督本身不只是双师,线下也是有人管的,因为不盯着话有可能就开小差了。

在做的各位,如果是从线上听GES的会,不信你们能从早上9点听到下午6点。但是现在做到了,因为你们是在真实场景下。

在线能解决线下解决不了的空间问题,但是不能解决学习效果的问题,现在所有培训机构都在摸索。我觉得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精准的定位,把地面辅导的监督机制是能够做到好效果的。

这也是情系远山的项目能够做好的原因之一,很配合情系远山公益项目的班型,远远好于表明配合实际不配合的老师,所以我们现在希望老师能接受我们的双师模式。

培训机构是公办体系的有益补充,国家规范性政策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俞敏洪:首先我认为培训教育是充满活力的,尤其现在线上线下结合、线上教育、线下教育,各种不同的形式。

教育最终的目的从来没有变过,培养孩子满足孩子和家长两方面的要求。

第一方面是孩子成绩的提升,是孩子未来有更好的前程。

但现在家长也有顾虑:我的孩子能不能通过不同教育系统能让孩子变得对学习更加热爱、有兴趣,身心更加健康。

我曾经和家长聊过,你的孩子在学校成绩不错,为什么要送到新东方,他说:我发现孩子报了新东方的班级以后交到了一些朋友, 因为我的孩子在公立校是竞争关系。但在新东方的班级里,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背景,都是来学习的,也没有竞争压力。反而在培训班交到了一些朋友。

我觉得很有意思,培训机构不想抢公立教育的风头,我们更多的任务是把那些跟不上的孩子、有需求的孩子,通过适当的方式让他们增加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对自己的自信,我认为这是培训机构特别重要的要素。

还有一个要素,我们可以做实验,但不是拿学生做实验,对学生的标准永远是一致,必须永远提升最好质量实现的教育。 我说的是用科技体系来做实验,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科技手段,不同的数据运用。公立学校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灵活性,说不定一不小心认为国家倒过来帮助公立教育体系去运用这些工具、系统、内容等。

整个培训领域要提高整体层次。

第一,资本介入培训领域太多,直接导致教育和其他领域一样希望快速成功。资本能推动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但不能只作为快速成功的商业模式。

第二、整个培训领域中的教学研究水平和老师水平要提升。我们是先收学费的企业,容易超额支出。最后的结果受害的不止是老百姓损失钱,还有孩子耽误了学习。我觉得良心上是过不去的。

我和张邦鑫两家机构也达成共识,我们账上存的钱随时可以退还给所有学生,这是我们的硬性标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规范性的政策让培训领域走向规范性发展的良好道路。在规范和灵活的发展中间,我们有很多探讨的余地,可以让邦鑫来说。

张邦鑫:俞老师讲的很多。我觉得俞老师基本讲的很全面了,我们作为培训机构第一给公立体系拾遗补漏,做补充;第二做一个探索,我们今年研发投入有可能差不多到20亿。

对于公办学校来说不可能提供几千个研发人员来朝着一个不宽泛的方向去做突破研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去做,效果会体现出来。

俞敏洪:民间机构就有试错的空间。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要向邦鑫学习,邦鑫过去在科技方面特别敢于试错,尽管有很多不成功的时候,但是只有中间有一个成功了,就是大事了。

我呢,因为有情怀,所以不愿意试错了。

今天好未来讲了这个数据,我也要去试错了。意思是:我们的研发试错了是没后果的,我们要传递信号,勇敢的去试错,不承担后果。这种信号民间机构中是传递的比较清晰的。

张邦鑫:我们这个行业,其实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必然阶段。尤其是我们中国社会,我发现中国人特别重视对未来的投入。可能是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包括我们周边的国家,日本、韩国,他们都是受到我们的儒家文化影响的。所以会比较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

实际上这些国家,也很快的时间发展起来,其实跟大家重视教育是有关系的,经济是社会发展的速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提速。教育其实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事情,不管是对个人、家庭、还是国家。

咱们成年人那么多人听喜马拉雅、那么多人看得到、很多人看混沌,大家都在做自己的未来,个人、家庭的未来。国家层面也是一样的。

因此它产生了一个社会上的群体?大家可能重视到了这几年兴起的快递员、外卖小哥、出租车司机,实际上还有一个行业,那就是课外辅导老师。

这个行业每年大概要解决社会60-100万的就业。而且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都是应届毕业大学生,基本都是本科毕业,至少也是大专、专科,他们非常好的解决了整个行业将近1000万人的就业。所以这个行业,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和价值是非常大的。

只是因为他们的授课,要么是在家里头、要么是在办公室里头,要么是在教室里头,所以他们没有像外卖、出租车司机一样凸显出来,但其实他们不应该是被社会忽略的。这是我补充的第三点。

张邦鑫:“竞争最好的方式就是向竞争对手学习”

俞敏洪:“要是没有好未来,新东方应该做不到这么大”

张邦鑫:假如一句话总结就是,竞争最好的方式就是向竞争对手学习。新东方是在我创业第一天开始,我内心非常尊敬的企业。我觉得新东方至少给这个行业做出了无数的贡献。有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在那么多机构里面,新东方是第一个想明白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喜欢学习,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我觉得新东方是最早想明白这件事情的。

第二,也是新东方最早想明白的事情,就是教知识不重要,教给学生理想或者情怀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坦白讲,我第一次听到新东方校训“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走向辉煌”时,从这句话中我学到什么呢?就是企业发展,真正重要的不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不能给学生传递一种正向的企业价值观和能量。我觉得好的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更是传递能量的。

这两点是我一开始做学而思的时候,从新东方那学到的。

其实我特别感动信任,因为大家知道我们这个行业是品牌模式,新东方、学而思都是个品牌,各位做机构的同行也是一个品牌。品牌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寡头无垄断,苹果手机做的好吧,市场占有率20%,也就是说,头部即使做到寡头,他也不会垄断,那么在这个行业里你终将会遇到对手。我觉得幸运的是,我在这个行业里遇到的对手是令我尊敬的对手,他是非常正直的。他愿意跟大家一起往前走。这是我感觉非常幸运的的事。所以我们不只要一起来做公益,我们也一起跟很多其他的行业头部企业,很多愿意来参与“情系远山”的企业,一起来做事情。

俞敏洪:邦鑫是我北大师弟,而且他确实一直比较尊敬我,就是因为我年龄比他大嘛,别的方面可能也就那么回事儿。我想说,我们两家确实是冤家,确实几乎在同一个领域互相是竞争对手。但是,中国有句话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其实,好未来和新东方之间,真的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冤家之间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一个特例。两者之间也有一些人才的互相流动,这个确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而且,我说句实在话,要是没有好未来的话,新东方应该做不到这么大。为什么?因为当初在好未来上市前,新东方是唯一的比较大的机构,当初我们上市了就万事大吉了,我们就可以安心睡觉了。在好未来上市前,新东方是没有K12的,那今天新东方的K12是绝对大头了。那为什么我们要拼命做K12呢?就是因为好未来做K12。

自然界的规律也是这样的。今天我还看到一个视频是,加拿大的一个自行车队员破了自行车越野的纪录,通过调路上的监控视频才发现,是因为背后有一头老熊在追他。他就不能够心平气和,因为要被对手吃掉啊。大概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如果从良好的角度来讲就是,不要在意边上的竞争对手,不要做突破底线的事。这在好未来新东方之间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正常的能够摆到面上来讲的竞争关系,都不算是恶性竞争,所以这是第一点。

好未来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后来我就跟新东方那些兄弟说你们出去创业吧,我们加起来估值比好未来高就行。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新东方的人在外面创业的挺多的?当然这也是开玩笑啊。我只是想说,有这样的一个竞争系统在,大家都形成了强大的活力,互相之间学习,而且只要不突破底线,共同做一些对中国的发展有益的公益事业,互相提供帮助,我觉得这件事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们都是做教育的。所以我特别看不惯我们教育领域里互相之间的暗动作,内心都是阴暗的事情的话,我觉得你就不配来做教育。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关系这方面还是比较好,这也是这两家机构放在一起,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对中国的民办教育领域,是有一定的示范意义的。

当然我们要保持,也要能够做得更好。这个邦鑫应该也同意吧。因为邦鑫比我年轻很多,对技术各方面比我强,所以我觉得可以做更好的示范。总而言之就是希望我们做教育的天空还是干净一点。(多知网 王上 黎珊 孙颖莹 徐晶晶)

多知新书《变革与新生》《培训行业这五年2014-2018珍藏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好论道|GES2019 俞敏洪与张邦鑫再对话:教育的温度
俞敏洪对话张邦鑫:最好的方式是向竞争对手学习
深网 | 俞敏洪对话张邦鑫:要把农村普通高中的高考入学率提升20%
农村小伙靠做家教,身价超140亿,他超越俞敏洪成为最赚钱的老师
30岁时就已是手握288亿的行业大佬,连俞敏洪都自愧不如,这位北大才子是如何做到的 丨大佬脑
俞敏洪、张邦鑫、张熙在第八届培专委讲了哪些“真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