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乱世痴医王孟英——我国温病学的集大成者

汇集古今名医 传承医苑文化

人物简介

王孟英(1808—1868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名医,名士雄,字孟英,又字篯龙,号梦隐(亦作梦影),别号潜斋、半痴山人、随息居士、睡乡散人、华胥小隐。他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是“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雪、吴瑭、王孟英)”之一,也是温病学的集大成者。著有温病学的集大成之著《温热经纬》。

生平经历

王孟英,祖籍浙江盐官(今浙江海宁),乾隆时迁至钱塘(今杭州)。他出身于医学世家,曾祖王学权为当时名医,著有《医学随笔》一书,祖父王永嘉、父亲王琪沧也都精通医学。王孟英14岁时父亲重病而逝,临终前对他说:“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由此他立志学医。父亲去世后,他遵从父嘱祖训精研医学,后因家计,在二十岁时到婺州(今浙江金华)做盐行会计。由于酷爱医学,在盐行做会计期间,只要稍有闲暇就“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后又在江南一带以行医为生。

王孟英生活在晚清战乱动荡的时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后爆发,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而且深受疫疠之害,霍乱之侵。于是,王孟英专心精研温热病,经过多年的亲身实践,著成我国温热病学的集大成之作《温热经纬》。

生活在晚清动乱时代的王孟英几乎一生身处逆境,但他并不因此而废弃学业,面对困境,他愈挫愈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从医之志。他从小就勤学苦读,上自《内经》、《难经》,下至明清当代名家著作书籍,悉心研读,博采众长,以为所用,为从事中医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无怪乎史籍上说他“究心《灵》、《素》,昼夜考察,直造精微”。王孟英和他的前辈温病学家叶天士等一样,真可谓是勤学好读、精研深思。这种勤思好学的治学态度,不仅是他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而且是我们后世学人学习效仿的光辉榜样。

同时,王孟英生活的时代又是晚清西学东渐的大时代,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医学传入中国。难能可贵的是,面对西方医学的传入,王孟英摒弃门户之见,博采精取,依理批判了当时中医学界固守传统、盲目排外、拒绝接受西方医学的顽固保守思想,也反映了他与时俱进、博采创新的思想精神。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王孟英对临床的重视,他很注意从医学实践中获得真知,在广泛接触患者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另外,关于王孟英的生卒年,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据《浙北医学史略》记载:“嘉兴已故中医张文冲述其先祖昔居渟溪,曾亲睹孟英,其人清瘦不伟,好学不倦,享寿61年,故其卒年当为1868年”。一般采取此说。

逸闻故事

在《王孟英医案》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治病故事:

有一个名叫石诵义的患者,患了一种疾病,请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把病治好,而且病势越来越重,后来将王孟英请来为他诊治。王孟英一看患者便知其因,也并没有多说些什么,只是向主家解释说:“邪在肺经,清肃不行,必用石膏为主药。”可患者却不相信王孟英的“胡言乱语”,于是又请了很多医生前来会诊。对于一般医生来说,既然你不相信我,那我又何必再在这里浪费时间。

然而大医就是大医,王孟英见群医汇集,你论我议,深恐耽误患者之病,当即挥笔书道:“病既久延,药无小效,主人方寸乱矣。”依然耐心开导患者,“肺移热于大肠,则为肠?,是皆白虎之专司……放胆服之,勿再因循,致贻伊戚。”最后病人终于经过一番斗争,及时服食了王孟英所开的药,结果三食即愈。

像这样的案例,翻阅《王孟英医案》你会发现并不算什么,还有更甚者,直接将王孟英轰出家门,又来请治,又不相信又轰之,最后仍然将王氏请来医治的案例。由此可见王孟英对医学是何等的热爱,对患者是何等的仁心。真可谓是大医精诚,大医至仁。

《温热经纬》

《温热经纬》成书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是在总结叶天士、薛雪、吴瑭等先贤诊治温热病的经验和理论之上的温热病学的集大成之作,是学习温病学的入门之作。全书共5卷,“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取名,记载了他对温热病的认识与经验。王孟英在书中明确提出了“新感”、“伏邪”两大辨证纲领,灵活医治,诊察异同,对温病学的辨证医治和发病机理作了补充与发挥;对前人“暑必挟湿”也提出异议;在温病治疗方面进行了补充,提出可用常用食品代替药物养阴生津,并创立了甘露消毒丹、清暑益气汤等名方。王氏《温热经纬》一书承前启后,对温病学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补充,较为真实的反映了晚清以前温病学的发展水平,是我们了解温病学发展演变及深入探讨温热学的重要著作,对后世温病学乃至中医学的发展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传世著作

王孟英一生好学精思,著述颇丰。除了他的代表作,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温热经纬》以及营养和食疗专著《随息居饮食谱》外,较为重要的还有《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王氏医案》(原名《回春录》)、《王氏医案续编》(原名《仁术志》)、《王氏医案三编》、《归砚录》、《乘桴医影》、《潜斋简效方》、《鸡鸣录》、《重庆堂随笔》、《女科辑要按》、《古今医案按选》、《医砭》、《言医选评》、《校正愿体医话良方》、《柳洲医话良方》、《洄溪医案按》、《叶案批谬》等相关医学著作。

影响评价

王孟英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与叶天士、薛雪、吴瑭并称“温病四大家”,一生从事中医临床和理论研究,对我国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霍乱的辨证和治疗方面见解独到,在环境卫生方面,对预防疫病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王氏一生最为擅长温热病学,并提出“不惑于昔人之谬论而辨其为风温、为湿温、为暑热、为伏邪,仍以时感法清其源”的科学观点。由此可见王孟英是一个不拘门户、思想开放、与时俱进、博采众长的医学大家,所以在温病学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一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就是《温热经纬》一书,该书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承古萌新的温热学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影响重大。同时王氏重视食疗,在其专著《随息居饮食谱》和《王氏医案》中提出不少食疗方面的创建,对后世产生影响。

还有就是,王孟英那种勤奋好学、博采精思、不拘门户、与时俱进的治学精神与时代精神以及他那大医精诚、大医至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世学人学习的光辉典范。

【写留言】畅所欲言你所熟悉的杏林名人故事,古今中外的医学趣闻,医苑趣事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6《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王孟英和《温热经纬》,其他诸家及医著
温病学连载之王孟英。四代从医,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12
古代名医故事 | 王孟英:最懂吃的一代医痴
从解郁不用柴胡,说被扭曲的中医历史
王士雄
​王孟英对后世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