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主题文章】本土材料的当代表述 中国住宅地域性实验的三个案例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都市实践、张雷、张永和设计的三个住宅设计实例,探讨本土材料运用的方法,针对塑造表面肌理、形成空间氛围、组织结构建造三个方面,认识到本土材料可以成为现代技术与传统建构的结合媒介。通过与国外案例对比,认为中国本土材料的运用和表述在现阶段更加需要彰显。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许多建筑师一直在住宅地域性设计方面进行实验,以丰富居住建筑类型。从建筑与城市、空间、材料、形式等几个基本方面的关系来看,住宅地域性设计包括回应城市环境、构建特征空间、使用本土材料、演绎地区形式等多种手法。

本文选取广州土楼公舍(都市实践,2008 年)、南京诗人住宅(张雷,2007 年)、北京二分宅(张永和,2002 年)三个案例,从材料与表面肌理、空间氛围、结构建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这三个带有实验性质的住宅项目呈现中国住宅设计中运用本土材料的一些探索与尝试。

2 本土材料与表面肌理——广州土楼公舍

在土楼公舍项目中,建筑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大家族聚居、小房型环绕的客家土楼作为设计原型。这种环形布置方式既具有亲和力,又为社区内部营建了柔滑的视觉边界,圆形暗示的向心力,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温馨安逸的居住氛围。从外部看,土楼公舍空间边界外凸,密集的百叶花格窗形成了一道隔开城市喧嚣的屏障,为这个社区建立起独立的居住体系。设计者希望“通过对土楼社区空间的再创造以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意识和节奏”。

传统的客家土楼,其外圈围护采用厚重的夯土墙。粗糙的土质表面上有很小的开口,整体质感平面化,图案性较弱,压迫感强烈,有很强的内向性。

与传统客家土楼坚实封闭的外立面不同,土楼公舍的表面肌理具有一定程度的通透性。由于土楼公舍在平面布置中将每户的阳台都放在外圈,在外圈形成连续的半室外空间。建筑师在这一连续的灰空间外,加上了预制纤维混凝土花格窗以及可开启的木百叶。花格图案的选择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决定使用简单的田字格窗,只在细节上做出一些变化,产生两种前后关系稍有差别的形式。混凝土本身的质感得到保留,用现代材料描绘了一种具有传统园林意蕴的肌理样式。而对木材这种材料的使用,又采用了斜向方形网格和竖向纹理两种方式,表现出传统与现代并行的肌理特点。

土楼公舍半透明的外圈立面表皮处理方法,让原本内向封闭、对外隔绝的建筑形式得到缓解,在住宅与城市间形成一定的屏障的同时,能够保持必要的通达性。这种平衡是现代住宅需要的而地方传统原型没有的。这不仅仅体现在材料使用和表面肌理上,还体现在土楼公舍对城市边界的设计处理上。土楼公舍外圈立面的相对开放与整体形态的起伏体现了建筑师针对土楼原型中的封闭性而进行的手法调整,并且把这种对本土材料和表面肌理的处理方式延续至全局的设计思考中。

仅从材料织构肌理的节奏感上来看,土楼公舍在外部用混凝土均匀铺陈了一个网格背景,间断性地点缀了一些木百叶,无论颜色、质感还是尺度上,二者既形成对比,又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在内部月牙形或方形的庭院中,也是以木百叶门扇为音符,在正交网格上灵活地跳跃。不同于外圈立面的是,内部的网格背景,是楼板与墙体构成的,线条感更强。两种图底关系共同组成了土楼公舍立面的基本形态。

土楼公舍在材料与肌理关系的地域性表达上,可归纳出三种做法:运用现代材料构成传统纹理,体现在混凝土编织田字花格上;运用本土材料构成现代纹理,体现在竖向木百叶设计上;运用本土材料构成传统纹理,体现在斜向方形木百叶上。三种纹理、两类材质互为图底关系,即以混凝土构成的匀质背景为底,点缀木百叶装饰,立面表达中实现土楼式的私密性与园林般的通透感的平衡。在这里,本土材料作为点缀,进行了当代表述的加工,参与到表面肌理的形成中。

3 本土材料与空间氛围——南京诗人住宅(叶宅)

位于南京高淳石臼湖畔的诗人住宅共有两栋:“回”形的叶宅与“U”形的王宅,这里要讨论的是叶宅。

从外部进入这个基地,能看见路边散落的红砖——空心的、实心的,都是建造诗人住宅使用的那种砖,由当地的砖窑烧制而成。视线越过周围低矮的灌木篱笆,就能看到两个坚实的红色体量,一高一矮咬合在一起。外表是密密砌筑的红砖表皮,呈现出至少三种方式。墙顶上压着锈红的金属条,墙面上分布几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窗洞,都是整块玻璃镶在金属的框里。建筑的周边是同色的砖地面、灰白的石子路。建筑的背后是茫茫的芦苇与湖水。建筑没有渲染其他任何颜色,整体呈现出的都是材料的本来面目——砖红、铁白、木黄、石灰。这种“原生态”的表达方式所带来的质朴感跟红砖砌筑时肌理的精致感形成对比,给观者的第一印象就停留在矛盾而微妙的平衡中。

这个住宅似乎一直想表达一种“原真性”意愿——主要指材料质感的原真性。从入口的铁皮门开始便能略见一斑,银白铁皮上铁钉的排列清晰可见,门扇的木把手还隐隐有细微的裂纹。室内的木家具坦诚地表现出几块木材是如何拼接在一起的。壁炉的砖拧拧歪歪地砌在一块儿,露出白色的砖缝。烟囱连向天花板,都是毫不掩饰的水泥色,天花板甚至明确显示出所用混凝土板的数目。楼上房间里的刨花木门,只在外表面有一层清漆。整个室内唯有墙面和地面不那么“原汁原味”,刷成了白色。从住宅的外面走到起居室,所见的无非砖、铁、木、玻璃、混凝土几种材料,空间感受却是一个从“粗中见细”到“精中显糙”转变的过程。单论室内空间,整体白色所营造的精巧氛围,格外突出了桌椅、壁炉、天花、门扇的粗糙感。这种“糙”反倒成为精致整体中的恰当点缀。

与这种有节奏的材质交错形成的平衡的空间氛围不同,建筑师对庭院的处理,让空间质感的天平明显具有特定的倾斜。在红砖墙环绕、连地面都铺着并不十分光滑的小方砖的天井式空间里,设置了一个木制的、表面疤痕清晰的茶室;茶室前方,还意犹未尽般蹲着一个水泥条凳。于是,一个充满本土和自然的元素,却粗粝得让人有些局促的空间诞生了。跟室外宽敞的空间以及起居室典雅的整体色调不同,这个小合院呈现了本地红砖和自然木材毫不掩饰的乡土性视觉冲击。但是这方小院落空间没有提供更多空间内容供人感受揣摩,身居其中而无寓目之所,作为合院,其停留性便稍逊于一旁简白的起居空间了。其实建筑师并非没设计细节,墙上方形截面的雨水口、地面方砖漏缝的排水口,都是粗中见细的设计。

绕行建筑一周,红砖砌筑的表皮中,平砌、半凸、镂空三种方式交叠出现。砖的结构特性在这个设计中似乎没有被格外强调,路易·康那个“砖想成为拱”的著名论断所传达的耐压性并非这个设计关注的重点,反倒是一种“编织性”特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材料的起伏感给人以视觉上的不平整感,在体验建筑的过程中,会更容易感知到空间边缘的细节变化,从而体察出一种使用材料的天然性与本土性,与构建空间的精细化与手法化的对比。

在这个设计中,建筑师将材料的天然性、本土性与构建空间的精细化、手法化并置作为对比。在人们经过大门、廊道、合院、起居、平台等区域的过程中,这种对比被一再重复。从营造空间氛围的角度来说,叶宅实现的是这样的设计方式——用本土材料的原始性状,建立有变化的知觉触感;材料交替使用传统的和当代的构成方式,表述个性化的空间界面。

4 本土材料与结构建造——北京二分宅

二分宅是北京郊区“长城脚下的公舍”系列中的一个,张永和用一分为二的建筑体量,与山势合抱出一个生长着大树的院子,人景相融,浑然天成。

二分宅又别名“土宅”,已经充分说明了材料对于这个建筑的意义。在二分宅的四种主要建材——混凝土、土、木、玻璃中,具有本土特性的是土和木,具有结构意义的是木和混凝土,而混凝土和玻璃却又是建造的地域性选择。可以说,四种材料的作用彼此交叉,才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几种基本材料上,辅助钢材既有结构上的加强作用,又有空间上的区分意义。建筑师称其为“中国传统土木建造的当代阐释”

混凝土基础取代了原计划的石砌基础。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使用石砌基础,这个住宅的结构类型几乎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石柱础+木梁柱”体系的变体了,唯一的差别在于木结构体系的简化和石砌基础的一体化。或许对于北京这样一个古都来说,传统结构类型是建筑地域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当时的工艺和便捷度都倾向于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于是本土的历史诉求最终还是让位于现实选择。可以说,这是同一个建筑中不同属性的地域元素相互妥协的过程。从受力角度来说,跟现在大部分的住宅做法一样,混凝土条形基础充分发挥了它的耐压性,承受了建筑的全部荷载,包括上方厚重的夯土墙。在施工中,混凝土的砌筑采用了木模板,因此留下了明晰的木条纹痕迹,这种痕迹因为基础升上地面而得以充分地展露在外。为现代材料混凝土盖上木材印记,是对地域传统因素的一个补充性表达。

基础之上的夯土外墙很容易让人再次想起中国的传统民居中的土楼。其实二分宅在结构形式与材料选择上,跟土楼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夯土外墙与木框架结构的组合。最大差别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上文提到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土楼中采用石砌墙基;另一方面表现为建筑外围的厚重的土墙。传统土楼外围的厚重夯土墙,是一个重要的受力构件,而在二分宅中,跟夯土墙尚有100px 空隙的胶合木框架承担了屋顶与楼板的全部荷载,可见土墙主要作用是保温隔热。虽然二分宅的土墙并非受力构件,但从“隔绝外部不利影响”这个角度来说,却又跟传统土楼的土墙作用相类似。

如果将承载基础的土地也算作建筑的一个部分,那么二分宅自下而上就是一个土(土地)—混凝土(基础)—土(夯土墙)—混凝土(压顶)的交叠构成体系,两种材料相互穿插、编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本土与现代材料相互咬合形成整体的意向,这一定程度上传达出了二分宅的材料组织精神。

跟其它材料相比,木材在这个建筑中的使用范围最大。从结构、外墙到分隔、楼梯、地板、天花,到处都能看到木材的身影。面对后山的庭院围墙,就是胶合木柱,内配高密度板,外配白松木板条而成。对建筑整体来说,朝向外部世界的是质地粗糙的土墙,有疏离感;而围合内部庭院的,还是温暖精美的木墙,具亲切感。同时,白松木板条形成的横向纹理,不但与木模板浇筑的混凝土基础在视觉上十分契合,还与层层夯实的钢模板土墙毫无相悖之处。木材作为结构体系与土墙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作为围护又与土墙质感和谐融为一体。土与木在这个建筑中的合作,的确可以称得上明晰而不隔绝,相系而不暧昧。

而对于木材本身来说,尽管使用了木梁柱体系这样一种传统的结构类型,但是在建造上还是选择了更经济高效的现代做法:梁柱连接采用胶合木开槽后夹钢板灌胶穿销。部分木柱间采用斜向钢拉索固定,对室内空间作出了明确的限定。在构造和结构上,建筑师并不刻意避讳使用金属材料对木构起到加固作用。尽管使用的是本土材料,然而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需要引入一些现代材料加强其所长,弥补其不足,同时简化建造,并净化空间的视觉感受。建筑师使用本土材料,但并不强求复古的做法,也不掩饰现代的工艺,这是一种表现材料力学真实性的做法。

二分宅使用本土材料的手法特征,主要在于以现代的建造方式实现传统的结构选型。尽管采用了夯土外墙、木框架的组合方式,但材料的连接方法是当代的,也自觉地加入了钢、混凝土等现代材料。土的耐压性、隔热性,木的纹理感、结构意义,都在这个设计中实现了真实、适当、互为补充的表达。

5 小结

广州土楼公舍、南京诗人住宅、北京二分宅这三个建筑作品是近年中国住宅设计中为数不多的运用本土材料进行当代表述的案例。这些建筑对塑造表面肌理、形成空间氛围、组织结构建造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从构成关系、视觉质感、力学特性三个层面,充分挖掘材料本身潜力。

相比较而言,国外建筑师倾向于以本土材料做现代形式,将本土材料“隐含”于整个建筑之中。例如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杜阿尔特住宅,使用的是价格低廉的葡萄牙本土材料——外部采用石材与白石灰粉刷,与精巧室内大理石铺装形成对比。除此之外,“光”作为一种虚拟材料,也被西扎用在了作品中。葡萄牙强烈的阳光为白色墙面塑造的简单立方体带来强烈的明暗对比,丰富的光影变化为建筑形式的勾画带来多样性的效果。即使只有寥寥可数的几种甚至只有一种材料,也可以通过组合与运用,产生个性化的空间和建筑。材料的局限性与表现力共存,甚至由于建筑师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材料也成为建筑师阐释场所和文脉的重要手段。国外这种设计理念与目前中国有较大差异。这反映出中国当代住宅设计更为重视对传统材料意义的“彰显”,而且,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建筑师对当今大量性实践中忽视传统材料的一种反思。

材料表述的本土化,是一个现代手法技术与传统形态建构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材料作为媒介,其材料原真性应得到充分体现;而构造方式,可以成为建筑师自身设计取向的一种创作。

相信在中国今后的住宅地域性设计探索中,木材、砖、土等传统材料由于其本身特性和地方因素而存在的价值,有可能超越建筑类型和建筑形式而日益受到重视。

[图1、图2 来源都市实践;其余图片、图纸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李振宇,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李垣,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土复合混凝的建筑——土楼
数年难遇,歙县阳产将上演千年“打土墙”技艺;秋晒五彩斑斓庆丰收也同步进行!
8种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能替代混凝土,最后一种鲜为人知
百年土楼改建的归隐系行馆,超凡体验,远胜国际五星【环球设计1923期】
三合土墙
土楼探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