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新中式说断舍离 用减法思维做负景观


近日,2017年中国房地产楼盘出现的240个清一色新中式示范区在朋友圈广泛流传。大家议论纷纷。

是新中式被发扬光大了?
是新中式泛滥成灾了?


易亚源境2018年初的网红项目宁波万科白石湖东提出“融于湖山的负景观,断舍离的现代东方美学”是什么意思?


是要引导什么新的风格方向吗?


特邀请俞昌斌先生作此文发表看法



      邀请嘉宾▼

俞昌斌

易亚源境首席景观设计师,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国际会员(No. 776049, International ASLA)。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生态环保及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在房地产领域、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都有着丰富的学术成果。

我认为,当前的新中式风格完全可以用“泛滥”一词来形容。


2010-2012我写了《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系列丛书之一:景观材料与细部》、《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系列丛书之二:空间营造》两本书,应该有很多景观设计师读过。但那时候新中式还不火,只有少数公司与设计师愿意尝试。

从2015年开始,房地产相关行业开始着力对新中式风格进行探索和实践,到2017年达到高潮。


这7年的发展和演变本身是一件好事,说明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逐渐增强,已经提炼出自己的设计语言,不再是重复照搬西方的所谓法式、Art Deco、简欧等风格。


但是,新中式的泛滥,需要反思和警惕。不要过度消费新中式,也不要一哄而上都是新中式。




文章摘要▼


这些新中式的问题出在哪里?


    这些新中式的风格来源太单一了。

    第二个问题是格调艳俗。

    建筑史的角度来看。


从中文语境来谈理论,“新中式”与“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的本质区别。

    

从景观设计的理论方面来说,我一直不赞成“新中式”的说法。


断舍离的现代东方美学


     什么是“断舍离”?

     需要采取的三个行动。

     断舍离的三个原则


新中式为什么需要断舍离?


如何断舍离?


全文阅读▼


这些新中式的问题出在哪里?



这些新中式的风格来源太单一了。当前的开发商和部分设计公司觉得房子要贵要奢华就要贴金戴银的,所以目前新中式的一大问题是复古繁琐,提倡贵族气与奢侈风。这是从北京的某些项目开始然后辐射到全国的,很多新中式项目要体现皇家贵气和王府气质。但是,我们知道中国园林不仅有北京的皇家园林风格,还有苏州园林、扬州园林、闽南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以及西部园林风格等等,有很多优秀的传统园林风格。这些传统园林风格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房地产项目中演变出现代的中国风格。


第二个问题是格调艳俗。由于设计要求处处有亮点,反而过于浓墨重彩,走向艳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们的绘画或其他艺术作品大多追求清淡、雅致,就是说设计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从建筑史的角度来看,在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建筑、家具逐渐西洋化。民国时期的建筑形式弥补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不足,吸收了西方建筑的优点和长处,以砖石结构为主,木结构为辅,同时也保留了很多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元素,从而形成民国时期风格。所以,我认为当代新中式的风格不是走向复古、繁琐,而是现代简洁,去除繁琐,从功能出发。


从中文语境来谈理论,“新中式”与“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的本质区别。


从景观设计的理论方面来说,我一直不赞成“新中式”的说法。从我2010年至今的众多文章中,我一直用“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代替“新中式”这三个字。我认为从中文语境来说,“新中式”就是把老的中式用新的方法来包装,从根本上说还是老的东西,就是“新瓶子装老酒”,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繁琐的符号和门头,根源就在于设计师的思路从本质上说就是上述这种思路。


但是, “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风格是希望彻底走出传统,用当代的语言或现代主义的语言来做设计,本质是现代主义或当代风格,“源于中国”的内容可以少用或不用任何如亭台楼阁的传统符号,我们就用中国传统园林的“挡与藏、借景、对景、障景”的空间手法与意境营造就可以了。“源于中国”,就是我们用软实力,用内功,用流动的气来直面和回应传统,而不是把老古董改成新古董摆在房地产楼盘的示范区里。


断舍离的现代东方美学



我提出对新中式要“断舍离”的概念,是从我自己的收纳整理和时间管理中得到启发的,我觉得当前的新中式风格到了需要“断舍离”的时候了。


什么是“断舍离”?


山下英子《断离舍》一书简述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也就是通过收拾家里无用的东西,也整理内心中无用的东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需要采取的行动如下: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废物。

离=隔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己的空间。


断舍离的三个原则是:

1、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是为“断”。

2、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的地方,是为“舍”。

3、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是为“离”。


新中式为什么需要断舍离?


我认为:

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的内心。

断舍离提倡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

这与“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和概念本质上是异曲同工的。

这是为了斩断欲望,脱离执念的修行哲学。

这种哲学能否用于聚集人与物的关系的行动上呢?

断舍离能对景观设计有什么作用吗?

我们如何通过行动带动每个人内心体验的变化,或是心流体验的变化?

我们能否通过断舍离来改变景观设计行业的风格和方向?


如何断舍离?

用减法思维做负景观


隈研吾在《负建筑》(Defeated Architecture)中写道:

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如何才能放弃建造所谓“牢固”建筑物的动机?如何才能摆脱这一欲望的诱惑?在这种心情下,我给本书取名《负建筑》。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自得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我对隈研吾先生的“负建筑”深有同感,认为景观设计也应该是做减法,形成负景观。特别是房地产的景观绝不是那些帝王府邸高墙大院大门楼,气派奢侈,雍容华贵。景观应该是谦逊地放下自我,把自己作为大地的一部分,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作为建筑的一部分。我总是说,建筑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而景观则应该成为这幅美丽图画的画布。但是,负景观不意味着没有设计。我们希望在每一个景观细节上都是经得起推敲的,有精致感,有细腻度,有深刻的内涵,让人眼睛一亮的。


从加法转向减法---------从正景观到负景观,与前述的“断舍离”异曲同工。当我用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收纳术来审视当下的房地产景观设计,我觉得至少我们可以有如下具体操作方法(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补充完善):


● 不是高高在上的景观,不是奢华的门楼,而是低调、内敛、谦逊的景观。


● 是与大自然融于一体的景观,或是城市中尊重自然、隐喻自然的景观。


● 是与建筑协调的景观。这一点我再次强调,建筑是一幅精美的图画,景观则是一块画布,是图与底的关系。不要互相抢戏,而是共同唱好一出戏。


● 在开发商许可的前提下,尽量多用一些乡土自然的材料,或都市感与乡土材料相结合的做法。


● 化繁为简,做减法,做负景观,景观不是自我标榜,而是谦逊内敛,更有内涵和文化。


● 门楼、灯饰、小品上的繁琐装饰可以少用或不用,那些繁琐的符号改用现代的语言符号来实现。


● 取消华而不实的东西。景观要有功能,有用的景观才有价值。不是表面文章,不是华而不实,实用功能才是景观设计的第一要务。房子是用来住的,景观是拿来用的。


立刻行动!从当下的每一个景观设计项目开始吧!


我再次总结一下景观设计的“断舍离”,就是:

所谓“断”,就是断绝繁琐的设计;

所谓“舍”,就是舍弃不需要的装饰;

所谓“离”,就是摆脱内心的繁复和纠结,创造出游刃有余、干干净净的空间。

天真平淡、不装巧趣。

化繁为简做减法,谦逊低调负景观。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中式景墙,总有一款是你喜欢的
景观设计分多少风格?
三层中式风格别墅设计图纸 大气四合院三层别墅建筑全套施工图带景观园林
匠【品宅】造:说说你喜欢的中式别墅
中式园林景观设计
盘点国内十个“新中式”景观居住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