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联网平台几家欢喜几家愁

01

风口下的新基建“赌”局

今年4月20日,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投2000亿,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一个月后的5月26日,腾讯也对外宣布,未来5年要将5000亿重点投入到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加速新基建布局。虽然双方投入的金额有所不同,可覆盖的领域几乎一致,这很清楚地显示了巨头抢夺新基建风口的决心。

新基建看似只是2020年的热潮,影响的却是中国产业互联网的整个未来。与其说阿里、腾讯在进行一场有风险的“赌”局,不如说它们刚好依照判断,借着新基建狠狠推了自己一把。

同为中国互联网市场不可多得的巨头,阿里、腾讯在十几年前,几乎井水不犯河水。可巨头没有边界,随着各自触角的蔓延,如今这两家人尽皆知的公司,已经在诸多领域展开了明争暗斗。相爱相杀的两家巨头,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影响整个市场的走向。当它们愿意投入2000亿,乃至5000亿进入某个市场的时候,风向一定会就此改变。

新基建,云之战

2020年,新基建已经成为热门中的热门。如果说官方定义有些晦涩,可大众对新基建涉及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及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项目其实并不陌生。与传统基建所涉及的钢筋、水泥、房地产等实物载体所不同的是,新基建更聚焦加持着尖端科技和高新技术的新产业。

IDC 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十大预测显示:到2021年,中国90%以上的企业将依赖于本地/专属私有云、多个公有云和遗留平台的组合。到2025年,50%的中国企业IT基础设施支出将分配给公有云,25%的企业IT应用将运行在公有云服务上。

从数据来看,万物上云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即便新基建浪潮没有出现,阿里、腾讯也不会放弃云计算市场的争夺。

此前,阿里云为了抢占市场先是投了60亿,后来马云又说:“我每年给阿里云投 10 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面对竞争腾讯云从未示弱,先是跟进阿里的投入为腾讯云5年投入100亿,如今又为了新基建投出了阿里两倍的数字。几轮交锋下来,中国云计算谁最强?还是阿里、腾讯吧!

IDC中国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阿里、腾讯、中国电信、华为、AWS位居IaaS PaaS及IaaS市场前五。其中,2019年下半年IaaS PaaS市场份额:阿里云41.9%,腾讯12%,已经牢牢占据前二位置。

中国云计算市场上只有“谁是第三”的疑问,因为阿里、腾讯已经用自己的强大奠定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格局。云计算的基座价值,无疑会为巨头卡位新基建提供巨大的帮助。


新基建,科技战

虽然未来很难预估,可自古以来不管是游牧时代向农耕时代发展,还是农耕时代向工业时代发展,科学技术都是社会前行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果把云计算比作生长万物的载体,那么唯有载体牢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才能依托云技术更好地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巨头要抢云、抢新基建的原因。地基不稳,上层生态根本没有扩张机会。虽然从表象上看,阿里像是一家电商公司,腾讯更多在搞社交、游戏。可没有强大的技术,阿里巴巴如何抵御双11极速涌入的流量?微信如何承载十几亿人的生活?

阿里、腾讯确实不是专注搞芯片、搞算法的公司,可这些技术早已植根于巨头体系。双方之所以愿意投入2000亿、5000亿,就是为了让技术赋能市场,影响更多行业。当行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退,C端增量市场趋于饱和时,更多企业会愿意主动寻求科技的帮助,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数字化转型,找到优化成本、提升效率的途径,发现企业的第二增长点。

因为巨头瞄准的并不是短期的风口,它们“赌”的是中国产业物联网的未来,这个未来绝不是一两家厂商砸几千亿能砸出来的。关于未来,每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布局。加入这场战局的也并不只有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字节跳动、美团、滴滴等太多耳熟能详的玩家,都借着自身特点找到了入局点。

要知道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会涉及到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领域,而我们复杂的生活,又会与千万家企业、无数项技术产生联系。这所有需求、所有业务,绝不是一两家巨头可以完全覆盖的。巨头可以搭基础、组生态、建平台,但这些关乎未来的事情,需要无数企业和个人来参与。

对于物联网云平台来说,云平台是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堆栈融合在一起的平台,可为消费者和商业应用带来增值服务。


云平台,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云服务的日益普及推动了物联网在许多业务领域的发展,在这些领域,开发本地物联网架构可能非常昂贵——将数据保存在云中可以降低成本,并具有许多其他好处。不过,在研究什么是优秀的物联网云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应该考虑它所依赖的两个基本要素:物联网平台和云计算

物联网云平台中有什么?

为了使物理对象联网,并使它们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通信、协作和行动,需要依赖物联网平台来实现智能对象的管理和自动化。总的来说,每一个物联网环境都是由不同的供应商技术混搭而成的,而这些技术形成了一个复杂且本质上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如果没有统一的集成基础,这些生态系统就会变得支离破碎、“愚蠢”,最终无法运行。因此,可以说,物联网平台为所有连网设备提供了一个“汇聚点”,并用于收集和处理它们通过网络传递的数据。

物联网云解决方案的另一端是云计算。云计算为IT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是将消费者和商业应用转移到WEB的最新技术热点,从而使企业能够优化其IT性能并降低成本。从长远来看,基于云的解决方案不仅更具成本效益,而且还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数据移动性、增强的员工协作能力、更先进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等等。此外,云计算还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有助于将公司重心从IT托管转移到业务层面。

云计算风靡一时,它正逐渐成为几乎所有商业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云计算彻底改变行业之前,公司想要实现数字化别无选择,只能建立自己的内部IT基础架构,其中所有服务器、硬件和软件都要自己配置、维护和升级并得到保护。所有这一切对任何公司而言都意味着巨大的投资和风险。

对于许多由物联网驱动的公司来说,选择是显而易见的:建立一个成本高昂、易受攻击且难以扩展的内部服务器基础设施,或者选择一个基于物联网云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又不会对平台功能造成重大缺失。在许多情况下,在内部部署物联网平台会产生高额费用,进而拉高整个项目的运营成本。不过,有了云部署,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在许多用例中,通过将物联网技术从集中式本地服务器转移到分布式云架构是有益的,这在设备管理中尤其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云的可扩展、适用且经济高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可以发挥最大作用。

总之,由于提供了便捷、经济、安全和全面的物联网服务支持,物联网云平台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物联网革命的关键推动力。

02

物联网PaaS平台大盘点

《物联网平台市场报告2018-2023》揭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转型成为一家物联网数据驱动的公司”作为企业的高优先级战略,物联网平台市场在2018年开始加速发展。

从数据来看,从2018年到2023年,物联网平台领域的软件和服务支出预计将以每年39%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到2023年,物联网平台领域的年度支出将超过220亿美元。

这些数据是基于物联网平台领域相关领先企业的收入,涉及11个不同的行业部门(农业、智慧楼宇、车联网、能源、医疗、制造业、公共服务、零售、智慧供应链、物流及其它)。

在研究中,物联网平台市场被划分为:

7大地区(亚洲、欧洲、北美、MEA、南美洲、大洋洲和其它地区)

5大平台类型(云平台、应用使能平台、设备管理平台、连接平台、高级分析平台)

4种部署类型(本地部署、托管于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

2种收入类型(平台软件销售和服务销售)。

图:Top物联网应用排名(来源:IoT Analytics)

物联网平台供应商

物联网平台领域的供应商分布依然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但第一梯队的玩家正在成型。大多数平台都有自己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的的大背景下,物联网站在了时代的风口。芯片、传感器、模组、网路、平台、终端设备、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不断扩大。而素有物联网“战略要塞”之称的物联网平台,也正成为各环节参与方必争之地。

传统IT企业、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互联网企业、工业方案提供商、新型创业公司等多股势力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入,在经过井喷期的热闹,平台沉淀进入下半场盘整,物联网平台基于IaaS、PaaS、SaaS三种云计算服务模型,逐步完善了其功能体系,即ICP(基础设施云服务平台)、CMP(连接管理)、DMP(设备管理平台)、AEP(应用使能平台)、BAP(业务分析平台)等。

按照4大领域的玩家的分类方法逐一介绍PaaS物联网平台,其中包含通信领域、互联网领域、软件系统服务领域、垂直领域。其中,通行领域包括以移动、联通、电信、华为、新华三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商;互联网领域包括阿里、腾讯、百度、小米等;软件系统服务领域包括IBM、微软、PTC等;垂直领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包括以三一重工、GE、西门子等为代表的工业类企业,以基本立子、普奥云、机智云、涂鸦智能、寄云等为代表的创业企业。

素有物联网“战略要塞”之称的物联网平台,也正成为各环节参与方的必争之地。传统IT企业、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互联网企业、工业方案提供商、新型创业公司等多股势力如雨后的蜗牛般纷纷涌入,为物联网平台带来了多元发展动力。但在这些推动力中,仍旧欠缺重要的一种,那就是促进物联网平台之间互联互通的力量。

03

谁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之王

据估计,在2020年整个物联网将花费2500亿欧元,而花费在平台上钱将会达150亿欧元。平台商将在一个更高风险的竞争中扮演关键的战略角色,通过提供卓越的物联网平台,激励更多开发人员使用它,从而可以在快速增长的技术金字塔的上层(即物联网应用和分析),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目前有400多家公司提供物联网平台。奇妙的是,物联网初创公司占最大比例为32%,传统的企业软件和服务公司占比22%。占比18%的工业技术提供商占据第三位,这是它们努力摆脱以硬件为中心的最好时机。而互联网公司和电信公司则构成了物联网平台供应商的其余部分。

尽管一些公司正在成为可能的领导者,但是从众多竞争平台市场的公司中选择合适的提供商仍然是一个挑战。现在选择物联网平台时,买家需要努力分析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最有用的方法的是什么?这就需要从供应商的角度分析生态系统,并辨识决定公司赢得物联网平台之争的关键因素。


物联网平台市场并不拥挤

尽管有大量的物联网平台供应商,但大多数都只提供部分解决方案。实际上,部分解决方案根本不应被称为物联网平台。那些支持简单的管理连接性或启用应用程序的产品,只是是一种连接管理平台或应用程序支持平台,并不是一个全面的物联网平台

从根本上说,物联网平台连接设备、应用程序和数据,以便用户可以专注于他们的使用场景,而不是忙于各种组件的布线连接。全面的物联网平台提供三个主要功能:应用支持(物联网定制解决方案),数据收集和存储(收集和存储数据将产生洞见)和连接管理(自动连接系统,网络和设备)

核心物联网平台最好能够做到技术中立性,避免需要依赖多个供应商的技术层(例如网络管理)。当然,那些以不变应万变的企业解决方案(例如安全性或分析)的观点,也是不太可行的。

在对声称提供物联网平台的供应商的分析中,只有一小部分(少于15%)符合这个定义的标准。

即使如此,仍然有大约50家供应商可以提供完整的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其中40%来自初创公司。想等待成熟的最终平台赢家并不明智,尽管早期采用是会有一定的风险。考虑到这一点,这里强调了一些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将有助于确定哪些平台最终胜过竞争对手。


五大类工业互联网企业

我们把工业互联网企业按照“行业 场景 模式”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其中,“场景”指设备资产管理、业务运营优化和产业生态创新三种,“模式”则包括通用型平台、垂直行业平台、平台解决方案、数据安全层以及IAAS层(主要提供云服务,基本就是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AWS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五类。

一、通用型平台

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跨多行业多领域,往往会基于自身PaaS层与生态伙伴合作推动在各行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建设。也正是因为其跨行业跨领域特性,工业互联网通用型平台建设难度大,属于资源和资金密集型的机会。

2019年8月26日,工信部公布2019年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入选平台分别是: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东方国信Cloudiip工业互联网平台、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INDICS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云In-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华为Fusion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富士康BEACON工业互联网平台、阿里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这十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即是通用型平台的典型案例。

海尔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

海尔COSMOPlat就是用户驱动的实现大规模定制的平台,实现的是高精度下的高效率。用户可以全流程参与产品交互、设计、采购、制造、物流、体验和迭代升级等环节。通过用户赋能,把用户的反馈精准地带给制造方,让制造方更理解用户行为,最终满足用户最佳体验。

将用户与制造全流程连接起来还是全新的概念,但对于海尔来说,这早已根植在COSMOPlat模式中。事实上,在2012年海尔就开始智能制造转型的探索,2015年推出第一个互联工厂——沈阳冰箱互联工厂,2016年3月在家博会上首次推出COSMOPlat平台。

COSMOPlat更是一个向全社会开放、共创共赢的平台。可以共同面对用户,满足用户的同时,实现攸关方利益最大化。COSMOPlat还具备“企业和智能制造资源最专业的连接者”的属性,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更快、更准确地向大规模定制转型。

COSMOPlat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全球关注,在世界含金量最高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大放异彩,被称之为“代表了全球工业的未来”,并且因独有的创新性获得了“高德纳2017高科技制造创新者奖”,成为全球工业制造业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企业。

二、垂直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

通用型平台“一个平台包打天下”的模式比较难在行业内深耕,不同行业生产场景的巨大差别也给了垂直领域互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发展的机会。下面从工业互联网三大应用场景设备资产管理、业务运营优化、产业生态创新出发,列举垂直行业平台、平台解决方案以及工业App等细分解决方案三类国内工业互联网公司。其中,垂直行业平台只聚焦于某一个领域或行业;平台解决方案除了平台,还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模式更“重”。除了以上端到端的平台模式,还有一类公司是针对工业场景中的某一个痛点提供细分解决方案,这种就是工业APP/细分应用。 

2.1、设备资产管理类

设备资产管理是以设备为对象,将设备联网来实现设备状态监测与报警、预测性维护、故障诊断、远程运维、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其核心价值点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2、业务运营优化类

业务运营优化主要是基于生产、作业过程,将作业环节涉及的设备、人员、原料、工艺等信息联网后,实现生产制造优化、质量及能源管理、研发设计优化、供应链优化、工艺优化、安全管理以及员工赋能。其核心价值点在于提高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 

2.3、产业生态创新类

与设备资产管理、业务运营优化针对企业内部价值不同,产业生态创新强调产业链层面上下游的协同研发、制造,包括把中小微企业的产能数字化,形成生产资源池统一向外提供,降低订单和产能错配,还可以基于工业企业真实数据,联合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等。其核心价值点在于创造新价值。 

三、数据安全层

工业互联技术让之前封闭的设备联网,网络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需要工业安全防护层来贯穿整个架构。国家也在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电力等核心基础设施的工控安全做了严格要求。与工业互联网类似,工业安全防护同样需要根据各行各业特性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

互联互通-平台型商业模式的变革

对于竞争格局转变与商业回报减少的担忧,有可能会影响物联网平台之间互联互通的动力,其实大可不必。

回顾科技发展史,手握平台或者操作系统的公司,往往都会成长为行业巨头。因此在物联网时代,各个企业都对平台或者操作系统格外重视,争相布局,但很少有企业注意到平台型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策略性的开源正在成为主流思潮

PC时代的微软掌握着Windows操作系统,互联网时代Facebook等公司成为社交网络的事实性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苹果和谷歌,控制着手机操作系统iOS和安卓,云计算时代的亚马逊手握着发布企业级软件的云端操作系统。

如果分析平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在PC时代,微软曾经凭借Windows操作系统的版权费赚取巨额利润,但其后的巨头们往往采用通过平台间接获利的方式创造回报,通常采用的手段包括APP或者软件抽成、硬件销售或者广告服务。

因此当这些巨头发布物联网平台或者操作系统时,更多拥抱了策略性开源的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硬件销售、软件应用和差异化服务的方式创造商业价值。

比如微软的Azure IoT Edge包含3个必要组件,即Azure IoT Edge Runtime、AzureIoT Hub和Edge模块,其中Azure IoT EdgeRuntime是免费且开源的。谷歌专门针对物联网应用打造的操作系统Fuchsia是开源的。基于最流行的微控制器实时操作系统内核的Amazon FreeRTOS是开源的。Facebook的人工智能硬件平台Big Sur也是开源的。

随着时代变化,越来越多的云端操作系统也正在走向开源。CloudFoundry是业界第一个开源PaaS云平台,取得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其在全球拥有2,400名代码贡献者,根据研究显示,CloudFoundry占到35%的市场份额,Gartner认为,Cloud Foundry的总市值将在未来几年可轻松突破50亿美元。GE Predix平台、西门子的MindSphere、博世的IoT Cloud和霍尼韦尔的Sentience全部都是依托于开源平台Cloud Foundry之上的工业物联网平台,足见CloudFoundry之于工业物联网的价值。

开源的物联网平台包括Kaa、SiteWhere、ThingSpeak等,数量仍在持续上升。这些开源项目为企业级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落地创造了诸多便利,可以直接“拿来”解决技术问题,不用重复“造轮子”,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研发成本。

新的技术解决方案理应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与之相配合。既然科技发展的车轮难以阻挡,作为物联网平台型企业,不如放下杞人忧天,掉头拥抱大势,推进互联互通,通过差异化的软硬件应用和深度服务打造竞争实力。

本文图片来自运营商或公开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卡奥斯COSMOPlat荣获2020“新基建”工业互联网领域榜首!
三个第一! 卡奥斯COSMOPlat入选2020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先锋榜、优秀解决方案、典型应用案例
【新经济年终盘点】疫情倒逼之下的产业互联网生态进化论
工业互联网的平台时代,“领导者”宝座正虚席以待
Forrester测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何聚焦这三个维度?
新基建下的大数据中心,依然是浪潮、阿里、华为、三一们的主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