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一新:美丽深圳的关键是城市设计

陈一新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

“城市如同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品”(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城市同语言文字一样能实现人类文化的积累和进化,它不仅是居住生息、工作、购物的地方,它更是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创造文化的容器。要让城市成为艺术品,必须要实施城市设计(Urban Design)。城市设计是最精细化规划阶段。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城镇化率从1980年的19%增长到2017年的58%,在这城市建设总量迅速增长的年代,不但急需城市规划,而且一直起着“龙头”作用,这是城市规划最辉煌的年代。但仔细想想,过去的年代最需要的是总规和控规,总规赋予城市宏观战略定位和整体结构,控规指导城市开发建设。过去的年代,我们虽然一直做城市设计,但主要是政绩愿景,城市开发建设还是速度第一,顾不上精细化规划设计。因此,非常遗憾过去建成的城市新区、街坊片区、建筑组群或建筑单体能够留给子孙后代的物质文化遗产极少,关键是缺乏城市设计,更确切地说是缺乏城市设计的实施。

摄影:龚志渊

 为什么城市设计实施这么难? 

深圳三十多年城市化发展成就创造了人类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深圳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0年3平方公里增加到2016年900多平方公里,全市建筑面积从109万平方米增加到10亿平方米。可以说,深圳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规划建设,原特区基本上是按照规划蓝图建设起来的。

深圳在这个奇迹发生的年代,幸运的是首次城市设计始于1987年,属国内最早编制城市设计的城市之列,深圳市规划国土局1994年建立城市设计处,为国内最早设立城市设计处的政府机构。城市设计迄今二、三十年历史,深圳累计编制城市设计成果约上百项。即便如此,大多数设计最终仅存于档案室,能够付诸实施的成果却寥寥无几。原因在于我们一直有城市设计的需求,却长期未建立城市设计的实施机制及实施后的评估机制:我们缺乏一个“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评估”的环状闭合机制。这是城市设计实施难的根本原因。

试想:如果深圳以往上百项城市设计中有一半或三分之一付诸实施的话,那么,深圳无疑是当今中国最宜居宜业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深圳华侨城湿地公园

摄影:龚志渊

1

如何简明定义城市设计

01 / 讨论实施,为什么先要定义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处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交界点。长期以来,由于城市设计概念过于宽泛,增添了城市设计实施难度。只有简化城市设计的定义,缩窄其范畴,确定其法律地位,才能形成共识实施城市设计。

02 / 什么是城市设计?

普遍认可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市功能,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重视三维空间造型。纽约城市设计前总师乔纳森‧巴奈特(Jonathan Barnett)认为城市设计乃是一项城市造型的工作,目的在展露城市的整体印象美。

深圳福田中心区

笔者认为:城市设计就是设计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建筑物的底图背景,以形成优美城市造型。何谓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人们可以自由到达或停留的任何空间。如果我们在一张详规图上,把所有建筑物全部涂成黑色,建筑物之间所有“空”的部分都留白即公共空间,包括街道、绿地、广场、山谷、河流、生态绿廊等所有开敞空间,这部分是建筑物的底图背景;此外还包括建筑物本身留出的骑楼、底层架空、或屋顶花园等公共空间。

建筑与公共空间图底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

但不能误以为城市设计就是景观设计,就是建筑群造型或天际轮廓线设计。就城市设计内容而言,它是综合考量城市经济产业、交通便捷、生态修复、功能融合、景观设计后形成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优美造型。就城市设计成果而言,其表面是公共空间的美学设计,实质是城市“健康+经济+美学”的综合设计。

深圳人才公园

图片来源:http://www.gooood.hk

2

什么规划阶段是城市设计关键期

在整体城市设计层面,总规和分区规划范围较大,即使各阶段包含了城市设计内容,也基本是大尺度的公共空间的二维规划选址,难以进行公共空间的三维设计。鉴于城市设计本身是三维规划空间表达,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城市设计在总规和分区规划阶段仅能表达比较宏观的市政道路系统、生态廊道、景观轴线等大尺度的空间脉络体系甚至可仅用文字或二维图形表达上述公共空间的位置。因此,城市设计在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成果中是附属的专项内容,不是重点内容。

深圳-深南大道

01 / 城市设计关键期:详细蓝图

局部城市设计包括法定图则和详细蓝图两个阶段,鉴于城市设计既要“承上”落实控规的空间布局和技术指标,也要“启下”引导建筑单体工程的总图和公共空间设计,应把城市设计重点聚焦在详细蓝图阶段,才能一举两得:既解决它多年悬而未决的法定地位问题,又便于落实到建筑群整体轮廓线及建筑单体之间的公共空间设计。

夕阳下的建筑轮廓线

摄影:龚志渊

法定图则应该控制一个片区政府负责提供的城市公共产品,例如:市政道路宽度、公共空间布局位置、独立占地的市政配套设施位置等长期不变的刚性内容,其他可随市场变化的弹性内容都应列入详细蓝图。直到详细蓝图阶段,城市设计才表现为对公共空间具体详细的三维设计,才真正设计除建筑物以外空的部分。鉴于城市设计应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公共空间的个性化设计,定量规定建筑群的公共空间设计要求,直接指导和控制单体建筑总图设计。因此城市设计内容应重点落实在详细蓝图成果中。

城市设计只有聚焦于详细蓝图,才能避免因覆盖面过于宽泛而导致“多重点而无重点”,让城市设计真正做到公共空间三维设计的深度,以确保城市设计的实施。

3

为什么必须确定城市设计的法定地位

国内高校八十年代起开设城市设计课程,深圳特区1987年就编制了第一个城市设计规划研究,但城市设计至今三十多年没有法律地位。在高速城市化发展时期,有的城市设计成果的最大效用竟是作为招商引资愿景,加上城市管理、规划技术管理两方面都没有城市设计实施后评估的环节,使城市设计长期处于“三无”(无地位、无规则、无队伍)尴尬状态。

1998年5月起施行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明确:“城市设计分为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各阶段。”整体城市设计结合总规和分区规划进行,作为各规划的组成部分。“局部城市设计应结合法定图则、详细蓝图的编制进行,是详细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局部城市设计虽是详细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未明确界定城市设计与详细蓝图的关系,导致条例施行二十年来城市设计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

如果城市设计能够聚焦于详细蓝图,则就能确定城市设计拥有详细蓝图的法律地位,也就明确了城市设计的编制、审批、实施的法定程序,使城市设计的实施顺理成章。

深圳-中心公园

4

怎样的城市设计有可能实施

01 / 编制时期恰当

由于城市设计应结合市场需求、结合工程项目需要进行三维公共空间设计,因此城市设计编制过早(例如,在土地出让之前3——5年),容易造成规划师一厢情愿地“闭门造车”,与市场需求脱节;编制过晚(土地出让合同已经签订)则难以落实城市设计对公共空间的权利义务的分配,或者政府要花很大代价实施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恰当的编制时机是土地出让之前的1——2年内,这段时间,政府和规划师既能清楚市场行情及需求,做出的城市设计容易被投资者接受,形成社会共识,有利于城市设计的实施。

深圳-深业上城

图片来自网络

02 / 土地权属清晰,设计成果落地

只有基于土地权属清晰的城市设计成果才具有实施价值。

在整体城市设计阶段,规划师常常习惯于大手笔、大尺度的轴带规划、生态绿廊、景观视廊等规划,而一旦进入局部城市设计,则不太擅长根据土地权属仔细做落地的、详细蓝图阶段的三维空间规划设计,让城市设计的落地版本把控公共空间界面围合的尺度,以建筑和绿化植物为景观元素做非常详细的视线分析,把握这些元素之间的高低错落、平衡与对比、节奏与韵律、色彩搭配等等,才能创造美好的视觉环境艺术。

深圳-深南大道华侨城段

摄影:梁浩

03 / 编制成果权威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落实到建筑单体总图设计之前对建筑群造型、天际轮廓线设计及其公共空间体设计。城市设计成果一旦尺度失调,就缺乏在建筑单体设计中严格遵守的权威性,最终影响城市设计的实施。

城市设计成果表现出来的虽然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但其实是必须统筹考虑市政水系统、交通设计、围合公共空间的建筑体量的尺度设计、室外景观设计等内容后综合呈现出来的美丽空间造型设计。但是,以往许多城市设计成果虽然既定性又定量,但其深度不够,往往满足于法定图则层面的深度,未进入详细蓝图层面的深度,更难落实到建筑单体的总图设计深度。而许多建筑师常常习惯于只做“红线建筑师”,接受单体工程设计后,仅聚焦于红线内总图设计,认为红线外的事无能为力,就干脆不设计。最终造成公共空间支离破碎。

只有在土地出让之前完成的城市设计成果详细到建筑群总图及公共空间三维设计、并把该成果内容作为土地招拍挂的出让条件,这些条件进入土地使用合同,才能保证城市设计的实施。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

摄影:龚志渊    

5

如何建立城市设计实施机制

01 / 组织编制者即实施管理者 

城市设计的组织编制者应是实施管理者,即城市设计从编制到实施应由一个部门负责。编制与实施两者不能脱节,也不能形成规划实施多部门管理的局面。如果组织城市设计编制的部门不管城市设计的实施,则编制内容往往不落地,造成城市设计长期处于国际咨询之后的“走秀”状态,成为执政者的一件“花衣裳”。如果城市设计实施由多部门管理,则难以形成功能融合、和谐美丽的公共空间景观环境。

02 / 城市设计实施应由一个部门“一条龙”管理 

城市设计实施管理部门应从专业处室向综合处室转变,实施“一条龙”管理。鉴于深圳城市建设用地已经基本用完,今后的任务主要是城市更新,即“城市规划局”已逐步转变为“城市更新局”,政府除了必须控制整体城市设计的市政道路交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公共空间景观体系等大尺度空间体系外,其余部分都应是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管理实施办公室,全面负责城市更新从土地权属的调整更新到优化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一直到建筑单体的竣工验收。城市设计作为规划实施的最精细化阶段,重点片区应由专门办公室统筹更新、一条龙服务,负责到底,才能使深圳更加美丽宜居。

深圳-后海中心区

摄影:黄浩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菁: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作用的再认识
「规划」陈文浩:把城市规划宏伟蓝图变成长沙建设的美好现实
如何高质量推进北京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专家们这么说
国土空间规划:重塑规划体系的新契机
土规与控规有什么区别?
五个新城建设成果如何?2022上海新城设计展描绘未来之城美好图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