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课能听懂,考试不会做,老师一讲就恍然大悟,到底是为什么?

同学们在平常经常会遇到下面所说的一些状况:

1,平时做习题觉得都没问题,可是是一到考试就有很多题不会做了——临场发懵状况。

2,平时老师讲课、讲题都能听懂,可是考试就是不会做题——会听不会做状况。

3,一道题考试的时候没做出来,老师一讲就恍然大悟——恍然大悟状况。

以上这些状况,几乎每个同学都遇到过,很多同学还是经常遇到。那到底为什么会经常有这个问题呢?有的学生觉得是自己粗心,明明会做的题没做出来。还过来问老师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粗心的错误。

其实在大象老师看来,这几个状况和粗心的关系不大,而是另有玄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病根,这个病根还分好几层,让大象老师来跟你一一分析。

第一层病根那就是你虽然掌握了知识点,但是在解题时却找不到该用哪个知识点来解题,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如果你知道了用那个知识点来解题,基本上就不会出现上面三个状况了。例如临场发懵的转况。平时会做题,是因为平时的题目都和最近学习的知识点有关,你能很快的找到解题思路,而考试的时候是面对以前学习的所有知识点,你一时找不到该用那个知识点來解当前的问题了。再比如会听不会做的状况,因为老师讲课讲题的时候总会习惯性的先讲知识点,从知识点引入后你就很容易懂。再比如恍然大悟的状况,不就是老师告诉你了该使用那个知识点你才恍然大悟吗?其实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情况,就是说你面前如果有一把钥匙和一把锁,你能很顺利的把锁打开。但是如果你面前有一百把不同的钥匙,要想找到对的钥匙就需要费些功夫了。但只要找到了就能顺利把锁打开。

第二层病根:为什么不能快速找到解题所要用的知识点?这才是真正的病根。可以肯定的说,不论多难的题,都是用最基本的知识点来解决的,核心就在于怎么找到合适的知识点而已。同学们在面对一个没见过的题目时,不能快速有效的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点,也就是不能找到解题思路的核心就在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建立起知识体系后,你就能从上到下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例如面对一道物理力学题,你要先分析这是个什么现象,属于什么问题,是受力分析的,还是运动学的?再分析这属于该问题的哪种类型,是匀加速运动还是边加速运动?再看是属于一般情况,还是特殊情况,是初速度为零的情况还是初速度不为零的情况?就这样一步步的下来就能很快找到找到解体思路了。这个思路看起来简单,但是如果你没有对知识系统的了解,是很难在做题时进行这种“看似简单”的分析的。

根据大象老师多年的经验,要想学习有成效,最核心的就是要学会建立知识体系,唯此一点,没有其他。所有的学习活动,所有的努力、勤奋、思考,必须要以此为核心。只有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习能力。

感谢大家对大象的关注和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奥数学习, 你最关心的8个问题
百名清北学霸总结:怎样改掉平时会、但一考就错?
''玩童''学霸査致远:该玩就玩,考取清华关键这2招,人人可复制
成绩一般的孩子如何逆袭上名校?
为何上课能听懂作业不会做?
为什么你“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凉”?具体原因你清楚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