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一肌:缝匠肌 (解剖,功能,病变和经筋穴位的关系)刘忠第博士。纽约中医论坛



【近期链接】

【每周一肌】臀大肌。 主讲:彭增福博士。纽约中医论坛


缝匠肌的解剖

缝匠肌呈扁带状,是人体最长的棱形肌,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内下方,经膝关节内侧,止于胫骨粗隆内侧。每一缝匠肌可有动脉5~13支,平均为7.6支,它们大致均匀地分布于肌的全长。

缝匠肌是使腿部弯曲的细长的大腿肌肉,负责将膝盖举起、放下与盘腿的动作。
縫匠肌位于大腿前内侧浅层,肌纤维从大腿外上方向内下斜行。是人体中最长的肌肉,呈梭形。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胫骨上端前缘



缝匠的功能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屈和外旋,并使膝关节屈和内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俗話說「大海航行靠舵手,拒絕網購要剁手。」啊,不是,是關節穩定靠肌肉。當然關節的穩定不能只靠肌肉,還有韌帶、滑液等等各方面的配合,不過肌肉往往就是問題的源點。
關節穩定靠肌肉。
關節穩定靠肌肉。
關節穩定靠肌肉。
重要的話说三遍!
現在給大家介紹的都是缝匠肌,當肌肉出現問題的時候,身體會出現哪些問題,就好比跟大家一起推導公式。但是現實生活中肯定是先出現了問題才去找問題的原因。而且整個身體是相連接的,出現問題,要全面思考,這時候就要根據問題,選擇公式了。

缝匠损伤的临床表现

古時候的裁縫師,因為縫衣服的時候要不斷反覆地踩縫紉機的腳踏板,導致他的縫匠肌特別發達,所以那條肌肉現在就叫做縫匠肌。

縫匠肌本身的病變,比較常見的是馬術騎師的縫匠肌纖維化。因為騎馬的時候縫匠肌會不斷地摩擦馬鞍導致它不斷發生局部的發炎反應,最後慢慢地纖維化。

简單的說:缝匠肌作为一条长长的肌肉,可以负责抬膝盖、弯腿和把腿转开(像卓别林「喜剧大師」那种),一般来说就是盘腿踢毽子。




这個动作基本上就是拉股四头肌顺手拉一下缝匠肌。

缝匠肌的劳损只产生局部的疼痛,在缝匠肌沿大腿的走行部位,也就是从髋部的起始点到胫骨的终止点所围绕的大腿部位都会出现疼痛。疼痛不是典型的肌筋膜的劳损所引起的剧烈深部疼痛。而是在皮下的烧灼感和刺痛感。


快速运动和过多伸展臀部(把腿向后边放),可以在劳损的周围引起强烈的痛。坐下时松弛了缝匠肌,可以暂时减轻症状。长时间的站立使肌肉拉紧,会使症状加重。


缝匠肌的劳损不会引起使膝内侧强烈的疼痛,但会使其变得很敏感,会让你侧身躺下把两条腿并起来变得很不舒服。这种感觉经常会误认为是由于膝关节的病变所引起的。



缝匠肌损伤综合症是临床上的一个常见病,多见于一些特定职业人员如司机、舞蹈人员、体操和足球运动员等。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经常在单一姿势下过久、过频的活动,腿部肌肉包括缝匠肌经常受到急骤的收缩而造成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急性撕裂伤或慢性劳损。

缝匠肌损伤综合征患者多以大腿前内侧疼痛、酸胀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向股膝内侧及小腿与足背放射。

诊断标准:

1)有急性损伤史或慢性劳损;

2)患者髋关节及膝关节内侧疼痛,行走困难,难以抬腿;

3)缝匠肌起始点、髂前上棘可扪及痛性结节或条索,膝关节内侧胫骨粗隆可扪及痛性结节及条索;

4)缝匠肌收缩试验(+),患者做髋关节屈曲、外展及膝关节屈曲和旋内的动作即踢毽子姿势时,缝匠肌处于收缩状态,疼痛加重,或因疼痛而根本不能完成此动作;

5)缝匠肌牵伸试验(+)(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将髋关节呈旋内位后伸髋关节,此时缝匠肌处于紧张牵伸状态,疼痛加重,即为阳性)。


缝匠與經絡穴位的關係


與經絡穴位的關係

1. 阴包穴

阴包穴为肝经上重要腧穴之一,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內上髁上4寸,当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凹陷处,股內側肌與缝匠肌之間,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

《针灸甲乙经》:「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

《针灸聚英》:「卷足取之,看膝内侧必有槽中」。

阴包穴 配箕门、足五里、血海 治膝股内侧疼痛及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2.箕门穴,

属足太阴脾经。定位在 缝匠肌 内侧缘,深层有大收肌;淺部有大隐静脉,深层之下有股动、静脉;淺部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

箕,簸箕;门,门户。两腿张开,席地而坐,形似簸箕,开张如门,穴在其上,故名。


箕门穴,《针灸甲乙经》定位说得很形象:「在鱼腹上,越(起)两筋间,动脉应手」;

箕门穴配阴包穴、太冲穴主治 膝股内侧疼痛 及 腹股沟疼痛。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述:“必先知其体相,识其部位。


缝匠肌损伤综合征属于中医学“伤筋”范畴, 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肌肉主动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对抗重力或阻力,且因跨越2个关节引起的肌肉过度牵伸使得肌肉本身应力平衡关系紊乱和失衡时,导致应力增加,从而造成肌肉损伤。当过频、过久保持单一姿势活动时,如跷二郎腿,因缝匠肌处于静态紧张状态在牵拉时超过正常负荷的肌肉工作,极易引起缝匠肌的慢性劳损。



简单病例

某男,54岁,有非常典型的缝匠肌症状,在两侧大腿部均有烧灼痛和麻木,如果大步走路他的大腿的内侧就会出现很尖锐的刺痛。


经双手仔细触摸诊断,在他两腿的内侧缝匠肌都发现了明显的激痛点,条索样小结,点压产生酸、麻、胀、痛感觉。在1次針刺激痛点及按摩之后极大减轻了疼痛症状。





本期讲员:刘忠第博士

簡歷

劉忠第 博士,香港浸會大學 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 二級講師。


劉忠第博士於2002年就讀于北京中醫藥大學,2007年獲取中醫學學士學位,2010年獲取中醫碩士學位及2013年獲取中醫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內科學專業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於20158月完成研究工作後,加入香港浸會大學。

 

臨床專業研究範圍為針藥結合治療慢性腎臟疾病、骨性關節炎及中風後遺症等。

 

曾參與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篇,參與編寫《發現腎虛》、《黃帝內經素問白話解》及《黃帝內經靈樞白話解》等著作三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肢肌肉传导疼痛-缝匠肌
【每日一肌】
膝内侧疼痛及相关解剖(三)
缝匠肌筋膜松解
《结构之下so easy》 连载七【 髋关节受限】
缝匠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