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郎不是池中物:清代名医徐灵胎二三事

他敢在考卷上题词:徐郎不是池中物,肯共凡鳞逐水游?

他因行为狂放而被剥夺功名,却因为人品和医术被乾隆皇帝赏识。

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宝藏man——清代名医徐灵胎。

徐灵胎(1693-1771),原名大椿,又名大业,江苏吴江人

文:做得了文章,考得了秀才;懂得《易》理,旁通诸子百家;识星象,精水利,绘县图、通音律……更是了不得的名医。

武:体质本柔弱,22岁习武。两年便可举300斤巨石,刀枪棍棒样样皆通。

清代的袁枚在《徐灵胎先生传》言:“先生有异秉,聪强过人。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嬴越之法,靡不宣究,而尤长于医。

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在封建社会当是走仕途才是正路,为何徐灵胎偏偏为医呢?一是两个弟弟病卒,另一个原因原来徐灵胎曾经也是愤青。

1、愤青 VS 奋青

徐灵胎20岁入县学,有着一番大志向,更名“大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渐渐地对不务实的科考八股文心生厌倦。徐灵胎作《时文叹》谓:

读书人,最不济;

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

谁知道变作了欺人计。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

摆尾摇头,便是圣门高第。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

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案头放高头讲章,

店里买新科利器。

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

甘蔗渣儿嚼了又嚼,何滋味?

辜负光阴,

白白昏迷一世。

就教他骗得高官,

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终于,在一次岁考时,他在答卷上题词:

徐郎不是池中物,肯共凡鳞逐水游?

人言“因行为狂放而被剥夺功名,遂绝意仕途”。何尝不是徐郎主动跳出池子呢?

徐灵胎可不是偏激、只会耍嘴皮子的愤青,而是地地道道的奋青——奋斗的青年。不信,看人家简历:

清代著名医家。字灵胎,又名大业,江苏吴江人。祖父徐釚,曾任翰林院检讨并参加纂修《明史》。他学有家传,通天文、水利等,更工诗文。年轻时因见家人多病而学医,前后行医50年,经验丰富,两次被皇廷召征入京治病。晚年隐居洄溪画眉泉,因号洄溪老人。著述较多,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兰台轨范》等等,并曾对《外科正宗》,《临证指南》加以评定。另有未刊稿《管见集》等。重视理论,能溯医术之源流,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对太素脉等唯心主义谬说加以批判;在医疗上不拘成法,反对滥用峻补辛热药剂的时风,主张医生必通药性,反对庸医。但在某些方面有较浓厚的保守思想倾向。

——《中医大辞典》

2、看不了的病

乾隆二十五年(1760)九月,文华殿大学土蒋溥患重病。乾隆命太医诊治,太医们束手无策。蒋溥出身于常熟官宦之家,为户部尚书蒋廷锡之子,雍正八年状元,是乾隆皇帝倚重的重臣。于是乾隆帝让诸位大臣推荐名医。刑部尚书秦惠田,对徐灵胎的医术素有耳闻,推荐了他。于是,乾隆皇帝命人去请徐灵胎进京。当时徐灵胎正在病中,不得不请辞。直到第二年正月,病好转后才进京为蒋大学士诊病。徐灵胎一到京城,乾隆便命徐灵胎与施、孙两大医一起拟方。徐灵胎诊视后,认为“疾不可治”,并判断“过立夏七日则休矣”。后来,果然被言中——蒋溥在四月立夏过后逝世。

病本来就是不治之症,纵然华佗在世,也无能为力。知不治,更能判断死期,绝对是高明的医生。在现代,这种医术和精神也是首屈一指的。

乾隆十分欣赏徐灵胎,称赞他“学问既优,人又朴诚”,想将他留在太医院供职。但徐灵胎以年迈多病为由,执意要返回故里。乾隆皇帝是个明君,并没有强人所难,就趁着徐灵胎返乡之前,连下特旨六次,请徐灵胎为王公大臣、皇亲国戚看病。这年五月初四,徐灵胎启程返回江苏吴江,隐居洄溪画眉泉,专心著书立说。

乾隆三十六年,10年过去了,徐灵胎已是耄耋之年——79岁。这年,乾隆帝再次召徐灵胎进京。这次,徐灵胎并没有因为年老体衰、卧病在床而有所推辞,而是“颇为踊跃”——当是感于乾隆皇帝的知遇之恩。徐灵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清楚,也考虑到冬季将至,又路途遥远,自知进京后恐怕难以生还。于是,这一次,他吩咐次子徐爔带着棺木同行。一路风霜,到了腊月初才抵达京城。然而,三天后,就病世了。乾隆帝十分惋惜,“赐帑金,命爔扶榇以归”。

3、徐灵胎的医术有多高?

举一个例:

苏州府有一杨姓青年,30多岁,因为偷用了父亲一笔钱去玩乐,被父亲当众斥责,卧病在床。其人原本有点体虚,加上被责骂而郁怒,出现了发热、头疼、身疼等证,后来开始身重、神昏。请来医生,认为是虚证,每天给用三钱人参。没过多久,病情变得更重了,口不能言,身体开始强直。一看这情况,感觉没救了,一家人围着病人哭哭啼啼。后来有人建议,请来了徐灵胎。

徐灵胎望、闻、问、切脉毕,又按其体,发现遍身长满了痰核,于是心中明了,这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于是笑言:“用大板重打四十也不会死的。”老父亲听了,半信半疑,道:“到现在吃人参都花费了千金了,也没能治好。如果您能治了好当以千金为谢。”徐灵胎不以金钱为意。立刻给开出了方子——清火安神极平淡之方,另加了一种神秘的末药(药面)。神奇的是,三日就能说话,五日能坐起,一月行动如常,病就好了。这是个有钱的人家,病人有惊无险,于是大摆宴席请客。徐灵胎自然也在被请之列。徐灵胎是个十分幽默的人,半开玩笑的说道:“君服用人参千金越吃病越重,服我的末药痊愈了,药本钱可是得要付的。”病人的大舅母在旁边搭话:“这是必须的,请先生明示多少钱?”徐灵胎答:“增病的人参值千金,我这祛病的药价值自然得加倍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病者面露惶恐色。徐灵胎微微一笑,道:“不要惶恐,不过八文钱,萝卜子末而已。”正好病人还有服剩下的几副药,于是拿过来,大家一看、一闻,果然就是萝卜子碾的末。众人大笑。实际上,这个病人得的是痰热实证,用人参补虚是错误的,越补痰邪越凝滞,所以周身起痰核。病人虽然症状全消了,痰核半年之久才消下去。

庆幸的是,幸好痰结在肤膜便为徐灵胎所救,如果日久入脏就没得救了。

这个病例,是前医犯了“虚虚实实”之戒!实证用补,庸医一枚。

可见,病之当服,萝卜子便是至宝;病之不当服,人参就是砒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隆年间,有个知州病了,危急之中请名医黄元御诊治 将要下针时,黄
大白话说中医第六集|黄元御的悲喜人生
徐灵胎:俺是中医圈外人
中医历史上有天赋型选手吗?有 眼高于顶的倪海厦曾经反复推荐过几本
医学漫谈:博大精深的古代中医医术
医德高尚的药王孙思邀(名医名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