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单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归纳分析 本单元属于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 b...b

    第一单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解读

    考点归纳分析

     本单元属于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历史,大致讲述了距今约170万年到3000多年前中国社会发展状况,阐述了人类社会由高级不断演进的历程,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早期文化多元发展、相互渗透、融聚一体的特征。

考点1: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因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而得名,迄今为止,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已经会制造使用工具和天然火。 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已经会使用人工取然火。 考点2: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半坡村居罗的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住半地穴是房屋。 河姆渡聚落的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住干栏式房屋。

    考点3: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后来的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传说继黄帝以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他们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通过禅让制。

重难点与易错点

    1 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的元谋县,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 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

    3 半坡村聚落的原始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4 河姆渡聚落的原始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5 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中考真题解析

    1、,2007常德市,某同学利用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

     A 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 浙江省

    【解析】 C题干关键字眼是“已知的最早人类”。根据所学知识,发现于云南省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09衡阳中考]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解析】D生活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所以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3、,2007日照市,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经过( )。

    A 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 学者推断 D、考古发现

    【解析】D我国境内早期的原始人类,是考古学家从发掘的文物遗存中推断而定的。A B C三项都不对。 4[09苏州中考]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

    A(尧 B(舜 C(禹 D(黄帝

    【解析】D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又成为“轩辕氏”,传说他造出宫室、车船、兵器和衣裳。 5[09烟台中考]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

    1

1/21页

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解析】A题干中的“播种五谷”“养蚕缫丝”都属于问更文明。

    2010.邵阳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010.青岛1(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B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城濮

     预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至少出现在

    A.三、四百万年前 B.170万年前 C.70-20万年前 D.公元前21世纪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种植水稻 D.会制造彩陶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3、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陶器的炼制 D.玉器的加工

    4、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证据之一,发现于:

    A.河姆渡遗址 B. 半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殷墟

    5、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黄帝 B.炎帝 C.炎帝和黄帝 D.蚩尤

    6 2008 5 17 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8、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

    9、“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0、寒假期间,王军实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他拍下了照片,有陶器和半穴居遗址,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二、非选择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2)除了文中所述外,他还有什么贡献

    (3)对于这些贡献,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的色彩?如何看待更科学?

     参考答案 预测试题

    2

2/21页

一、选择题

    1B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

    2C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村居罗的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那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出土了大

     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大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3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

    4A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遗址中有成堆的稻谷、稻杆。

    5C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经出现部落联盟。为了扩张势力,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以蚩尤为首的部落。炎帝和黄帝为了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炎、黄二部落走向联合,占据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6A相传古时洪水泛滥,禹奉舜之命治水。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滔滔洪水引入大海。 传说禹还到过安徽的涂山和浙江的会稽,治理过长江中下游的水患。

    7B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这指的就是西周的分封制。 8B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咸阳。

    9C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周初共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

     10C半坡村原始居民生产彩陶,他们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屋。

    二、非选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帝的了解,知道黄帝的发明创造,要了解这些发明或创造是先民发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国迈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知道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答案: (1)黄帝 (2分) (2)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3分) (3)真实可信的有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等(3分)发明指南车带有神话色彩。(3分)通过科学证实,与考古发掘相符合的就是可信的,当然这些发明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这一时期的发明创造。(3分)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考点解读

    考点归纳分析

    本单元属于我国早期文明发展时期,主要讲述了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期间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包括两个时期,即夏商周的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我国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产生、血缘关系融入统治机构、社会转型、思想解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特征。 考点1:夏商西周的更迭

    3

3/21页

    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相传都城在阳城。后来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后来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最后一个王纣非常残暴,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定都镐京。公元前771年灭亡。

    考点2: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西周的分封制: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诸侯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考点3: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通过改革,富国强兵,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和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

    考点4: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商鞅变法:背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时间:公元前365年。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等。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考点4: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商朝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考点5: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

    春秋: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他的言论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战国: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考点6: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都江堰的建成,使四川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编钟: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它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重难点与易错点

    1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2 商朝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作殷。

    3 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

    禅让制:指部落联盟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采用同

    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禹。这种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世袭制:指帝王家庭世世代代相沿袭做帝王的制度,主要是父传子,子传孙,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继承人。王位世袭,

    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标志。“世袭制”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才被彻底摧毁,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

    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臣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

    子交纳贡品。

    4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的五个霸主是先后出现的;“战国七雄”的七个大国是同时并存。

    5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分类:属于富国措施的有: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属于强兵措施的有:奖励军功。属于加强

    中央集权措施的有: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6 商鞅变法的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 甲骨文:商朝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对研究商代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的关系。

    8 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4

4/21页

9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10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和灌溉的作用。

     中考真题解析

    1、,2007湘潭市,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周武王率兵伐纣,灭商建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夏朝建立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以前的禅让制。所以 B项不符合史实

    2、,2007连云港,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周分封制概念的理解能力。由题干中的“封邦建国”这一概念可以推断是分封制。所以选 D 3、,2007潍坊市,商鞅变法时期,“某平民辛勤劳作,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按照法令,他可以( )

     A 授予爵位 B 免除徭役 C 授予田宅 D 免除赋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题干所讲是“奖励军功是”一项。即: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所以答案B

    4[09娄底中考]去年“5.12”汶川地震,瞬间山崩屋塌,然而位于四川成都、历经二千多年的古代著名防洪灌溉水利工程未受损坏,它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隋大运河

    【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

    5[09东营中考]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材料二 与孔子影响有关的图片

    (3)图一是潍坊人文景观之一,它位于哪个县(市、区)?你能用一句话简介公冶长吗?试试看。 (4)图二内容是东汉时童子魏照每天为老师郭泰洒扫庭除(打扫庭院)。对魏照的做法,你怎么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思想界百家争鸣尤其是儒家思想,兼有地方史的考查,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1,学派,儒家。 思想核心,“仁”。原因,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被奉为圣人和先师,教师的楷模。 ,2,针对社会急剧的发展变化,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看法,逐渐形成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各学派间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5

5/21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1课时中国古代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课件: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质教学课件PPT
川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15)
华夏部落兴起的时候,云贵川地区在干嘛?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