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根《石头记》研究】之霍国玲谈红学(第184期)

【草根《石头记》研究】之霍国玲谈红学(第184期)

搜狐媒体平台 09-07 00:00

草根红学探索的沙龙;红楼梦爱好者的家园;为你分享不一样的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是怎样确定的?(2)

一、解决曹雪芹生日问题的途径(续)

(二)乾隆搞“文字狱”期间,《石头记》及其作者的相关资料曾遭查缴、禁毁

1、《石头记》曾遭查缴、禁毁

《石头记》早期抄本,包括甲戌本(乾隆十九年,1754)、己卯本(乾隆二十四年冬,1789年)、庚辰本(乾隆二十五年秋,1760年)、蒙府本、戚序本(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戚蓼生得到此本并作序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书名均称作《石头记》或《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书中均带有脂砚斋批语。乾隆四十二年至四十七年编纂《四库全书》之后的甲辰本(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舒序本(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以及梦稿本等,书名改成了《红楼梦》,而且均将脂砚斋批语全部删削。对于这种现象只能有一种解释:乾隆曾利用编纂《四库全书》之机,查缴、禁毁了大批有价值的书籍,其中便包括带有脂砚斋批语的《石头记》。在乾隆四十八年开禁之后,社会上果然被禁毁之书均不再见其踪影,唯独《石头记》凭借着自己奇绝的艺术魅力,重又开始流行起来,只是形式上已与被禁毁前有所不同:更换了书名——以《红楼梦》代替了《石头记》;脂砚斋批语全部删去。——由此可以断定:文字狱期间,《石头记》遭到禁毁的原因,一是书名称作《石头记》,二是书中带有大量脂砚斋批语。

2、在有关曹家的史料中,凡涉及林黛玉原型竺香玉皇后及曹雪芹母亲马氏公主的史料,均遭删削、篡改

在遭到乾隆-和珅查缴、销毁的书中,至少有两部与曹雪芹有关:

第一部,张云章的《朴村集》:

从上海黄裳先生家藏《朴村集》的题识中得到证实,该题识写道:

此集入禁网,清吴氏小残卷斋藏传抄军机处奏进《全毁书目》,此本在第十次奏进折中,其案语云:“查《朴村集》系张云章撰,书中诗句有干碍处,应请销毁。”流传甚罕,直是故耳。[1]

在《朴村集》中有《闻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一诗,隐约地写了曹家与皇家的关系(曹顒妻系康熙的十六公主)。

第二部,屈复的《弱水集》:

因载有《曹荔轩织造》一首,其中有“诗书家计俱冰雪,何处飘零有子孙”诗句,也同样遭禁。[2]

从这些诗集遭到禁毁的情况看来,是因为这些诗集隐约揭示了曹家曾有过中兴,以及其后于乾隆十六年遭到第二次抄没,而这次抄没比起雍正六年的第一次抄没要彻底得多。

在这次“书祸”之后,曹家的两位本应载入宫廷史册的人物被彻底删除了:一位是竺香玉皇后。另一位便是曹雪芹的母亲马氏——系康熙的第十六皇女。[3]

3、曹雪芹的诗歌,及有关曹雪芹生平的史料均遭查缴、删毁

曹雪芹是位诗人,敦诚将他喻为李贺、刘伶,敦敏有“诗才忆曹植”诗句,张宜泉多次写到曹雪芹“其人工诗善画”,“又善诗画”。敦诚在《佩刀质酒歌》诗题中写道:“秋晓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涔,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佩刀沽酒而饮之。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余亦作此答之。”敦诚将自己的答诗收入了《四松堂集》,诗中写道:“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诗意即:雪芹高兴得“击石作歌”,为此,敦诚联想到他以前的诗歌,其诗歌表现出如铁的胆量,激情之烈好似闪着寒光的刀锋。然而这样一位被人们交口称颂的大诗人,竟然没有一首诗流传后世,对于这种怪现象,只能有一种解释:曹雪芹的诗作在文字狱期间被查缴、删毁了。

不仅曹雪芹的诗歌,而且涉及曹雪芹生平的史料,也都遭到销毁。——至今除二敦、张宜泉等曹雪芹的几位好友的诗歌外,其他直接记录曹雪芹生平的史料,包括曹雪芹本人的笔记,连一件都未发现,便是明证。现挖掘出来的星星点点涉及曹雪芹的史料,如富察明义《题红楼梦·诗题》、袁枚《随园诗话》、裕瑞《枣窗闲笔》中所记,不过是在曹雪芹去世多年后,人们道听途说的传闻。虽有参考价值,但终不是直接证据。至于曹雪芹的生年、生日就更无从谈起了。

有关曹雪芹的作品,乃至其生平,既然已被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给予彻底的查缴、销毁,现代学者却偏偏要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来了解曹雪芹的经历,其结果只能是无米之炊,难圆其美。

(三)《石头记》(脂砚斋全评本)中隐记了曹雪芹的生平、经历

清代的最高统治者查缴、销毁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曹雪芹则将自己亲历的一段真实历史隐记于《石头记》中。其第一回一开篇便明言: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女子?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是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 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己护短,一并使其泯灭[4]。

这段话(包括其中的脂砚斋批语)讲了三件事:

第一件,《石头记》一书,记有“真事”。这些“真事”并非像其他书籍那样,明白铺陈,逐一叙述,而是在书中已将“真事隐去”。

第二件,《石头记》一书所记载的是一位“裙钗女子”。曹雪芹之所以记述她,是因为“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己护短”,而使这位女子的事迹“泯灭”。

第三件,在“一并使其泯灭”处,蒙府本有侧批曰:“因为传他,并可传我。”即是说曹雪芹在为那位女子写传的同时,也就传了自己。

综合上述三点可知:《石头记》中,不仅记述了那位“裙钗女子”的生平事迹,而且与此同时,作者曹雪芹也为自己写了传记——记录了自己的父亲、母亲、家庭成员,记述了自己的生辰及一生所历。但这种记述与其他任何自传都不相同,不是平铺直叙地记述,而是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地记述,甚至独创了大量写书奇法、秘法,精确无误地将二人的传记,隐记于书中。

曹雪芹除《石头记》书名外,还为他的这一作品拟定了另外三个书名——《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原来还有《红楼梦》这一书名,在庚辰本、蒙府本、戚序本中,《红楼梦》一名已被删去)。每一个书名都有其特殊的含义。《风月宝鉴》的含义即:这部书如同两面皆可照人的“风月宝鉴”,看其正面是一部作者编撰的小说,其背面却隐写着历史——这部“隐史”主要写了两个人(曹雪芹和黛玉原型竺香玉皇后)的传记。

由于曹雪芹的传记——包括曹雪芹的生辰——是隐记于小说中的,因而读者便不能用阅读其他图书的方法来阅读《石头记》,否则,便无法看到曹雪芹的传记,包括曹雪芹的生辰。

(待续)

[1] 转引自《曹雪芹江南家世丛考》第90页。

[2] 关于张云章的《朴村集》及屈复的《弱水集》曾遭禁,请参见本书《再析张云章《闻荔轩银台得孙却寄兼送入都》一诗——张诗遭禁只因其中透露出曹雪芹的母亲是康熙的公主》一文。

[3] 请参见本书《曹雪芹的母亲马氏是康熙的公主》及《马氏的名字及生卒年月日》二文。

[4] 蒙侧:因为传他,并可传我。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其所有。我们注重分享,欢迎原创。

投稿请发邮箱:741743878@qq.com

我们的公众号

公众号:caogenshuohonglou

解析四大家族的衰败;殇情宝黛爱情的悲剧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我们的微信群:

微信号:Tulang1972

草根说红楼梦文化艺术用品互换淘宝店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草根说红楼梦文化艺术用品互换微店:

店主微信号:Tulang197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批书人脂砚斋和畸笏叟,这两个笔名究竟有何深意?
红学研究中的诡异逻辑(四)
《金陵十二钗》与曹雪芹|中国艺术研究院7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红学论坛(2021)会议纪要
别迷信红学专家,《红楼梦》中的一段文字应该如此断句
认识《红楼梦》的起点
红楼三脂本的发现与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