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思恐极的「爵迹」和细思恐极的郭敬明

假期最后一天,刚刚开幕的上影节,又引爆了一颗“炸弹”。


郭敬明《爵迹》曝光首支正式预告。


毫无意外,迎接他的,依然是万箭齐发的吐槽。


这是一支中国电影前所未见的预告片。


前所未见的怪。


|长度:02分43秒|


比如——


这是严屹宽,还是陈学冬,还是周渝民?




还有,郭采洁的胸什么时候长这么大了?




每个演员(注意,是每个演员)看上去,都不像自己。


为什么会“以真乱假”,是因为——


《爵迹》是“华语首部全真人CG电影”。




即是说,整部电影,没有一个镜头实拍,全由特效做成。


连演员表演都全靠动作捕捉技术。


所以在之前发布的海报物料中,我们看到所有演员都穿着动作捕捉服,脸上贴满用于记录表情的捕捉点。




就跟在拍《阿凡达》一样!




高级不?




据郭敬明发布会现场透露——


所有角色,范冰冰头发最贵。


有9000多根引导曲线,整个有超过四十万根毛发。所以处理起来真的好痛苦。


你们感受一下。




导演应该是跟范爷有仇。


在Sir的印象中,好莱坞大片历史,最成功动作捕捉技术制作案例,都是跟人类外型相差较大的虚拟角色——


《金刚》。




《指环王》咕噜。




《阿凡达》纳美人。




维基百科关于“动作捕捉技术”,有这么一段解释:


动作捕捉技术通常用于记录演员的行为,而非他/她的外型。




为何?


是因为即使是目前好莱坞最顶尖的技术,都无法完美运用动作捕捉,制作真人角色。


“技术狂人”罗伯特·泽米吉斯曾以《极地特快》(2004),《贝奥武夫》(2007)等,试图冲越这堵高墙。


无论人物皮肤,毛发,身材,都精细到可以乱真。



但一特写到脸部,就穿帮了。


《时光网》曾有长文论述:




泽米吉斯制作的这些长得像真人的动画角色,还没有跨越“诡异谷”这一大关。


注意看贝奥武夫的眼睛,是不是给人“死鱼眼”的即视感。



以下灰色文字来自《时光网》——

诡异谷是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提出的,在CG角色领域指的是随着CG角色越来越接近真人,观众会突然觉得这些角色看上去不对劲,甚至有些恐怖、诡异。


只有跨越了诡异谷,人们才难以区分CG角色和真人演员之间的差别。


而跨越诡异谷的关键,则在于CG角色的眼睛


由于当时的技术是无法捕捉到眼神的,因此CG角色往往长着一对“死鱼眼睛”,显得非常诡异。


正因失去了人类最传神的五官之一,当时,绝大多数外媒在评价《贝奥武夫》,都肯定了他的特效史无前例。


但——


“缺乏灵魂”。




再看看我们《爵迹》水平。



如果这是最终效果,Sir几乎敢肯定,到时会有不少人在电影院,感到毛骨悚然。


而,即使技术过关,动作捕捉成败的关键还有——


演员。


演员几乎全程对着空气演戏,甚至需要更强大的想象力与表现力。


好莱坞“动作捕捉技术大神”安迪·瑟金斯。




从咕噜到金刚,再到猩猩王凯撒。


《时代》周刊才能评价他在《猩球崛起》里的表演:


细致入微而具有爆发力,值得一座奥斯卡小金人来嘉奖。


此话绝非恭维。


仔细看凯撒的眼神:


同样是跟人类分别。


第一次经历,是纯真中蕴含不舍。




当对人类绝望后。


眼睛里只有不忿和决绝。




说白了,动作捕捉依然是一项需要表演驱动的技术。能用技术诠释好角色的,都是演技派。


而《爵迹》主演——


一部分是稚嫩的新人。


王源。



林允。



一部分以“面瘫”著称。


杨幂。



陈学冬。



不吹不黑,单现场,就被卷福秒了。


《霍比特人》里,卷福演恶龙史矛革


所以,既没有成熟的技术,也没有合适的演员——


为什么《爵迹》还要如此执着于全CG?


忘了这种应付媒体的官方答案:


可以用非常自由的想象力,完成本人做不到的事情,和真实世界摄影机给不到的镜位。比如展现魂力、释放魂兽以及一些难度系数极高的打斗动作等。


或许,这个标题,才是真相。



郭敬明绝对是中国当代最成功的营销大师之一。


跟他合作过《小时代》系列的乐视影业总裁张昭曾如此评价他——


郭敬明是我所有合作过的导演当中对于观众,或者说对用户体验最关心的一个,这样的人才能变成产品经理。


别的导演也可以做产品经理,但并不是每个都愿意承认这个身份,因为产品经理要对结果和用户体验负责任。


而相较之下,这些人懂不懂拍电影,真不重要,他们的任务是创造产品体验,创造用户体验。


他清楚地知道他的目标用户,绝大多数是青春期的女生。


他也清楚他的强项绝非故事。


所以,在他电影中,故事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衣架,存在的目的,是为串起应接不暇的闪亮符号。


或者是享用不尽的物欲荣耀。




或者是各形各色的鲜嫩肉体。



这些密集的感叹号,是十几岁女生对成人世界甜蜜的终极幻想。


而在营销上,郭敬明又敏感于年轻人对“逼格”的需求


不论是《小时代》那段炫耀功力的长镜头。


还是《小时代4》那个暧昧不明的开放式结局。


都为他的观众提供了丰富而自鸣深刻的谈资。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显示他对技术的敬畏与尊重,只是,这份敬畏与尊重,指向的,往往是种种声势浩大的营销。



就如同这次《爵迹》。


从演员的排列组合。


到各种营销物料曝光的节奏。


直至最后“首部华语全真人CG电影”,一锤定音的噱头。


不管你爱不爱,都得承认,已然形成强大的话题漩涡。





这注定又是一部100%卖座的电影。


他再一次用“郭敬明”手段,拿到他要的成功。


而那些随之而至的口水与鸡蛋,不过是让他的成功,显得更特别而已。


最后,Sir忍不住,想再多说几句题外话。


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不想做大哥”的狄龙,曾主演过一部电影,《英雄正传》。


在电影最后,狄龙为了不让那些视他为偶像的孩子跟他一样。


临刑前,他像一个贪生怕死的懦夫一样嚎叫——


我不想死呀,妈呀,救命呀。




当这个不肯低头的男人下跪时,Sir看到一个真正的英雄。


同样是跪。


《爵迹》里这些重复的,不厌其烦的“英雄落地”。




除了装酷,毫无卵用。


而讽刺的是,很多时候,往往“装酷”比“酷”更流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爵迹2》改名转网,这次大家还会给郭敬明买单吗?
郭敬明都这么努力了,你们还要他怎样?
拒绝五毛钱特效,带你揭开电影特效内幕
《爵迹》燃魂在子夜,敢为天下先
去掉特效看大片,一口老血喷出…
《阿丽塔》特效:动用3万台电脑耗时4亿小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