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野蛮的诗意:苏维埃冷酷美学


巨大的野蛮,巨大的诗意 


 设计了「牛顿纪念碑」的法国建筑大师艾蒂安·路易·布雷,之前说: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像诗歌一样。

   

牛顿纪念碑


    从1970年代开始,到苏联破灭之前,一批不可思议的建筑不再只是停留于空想,它们在神秘而诗意地推动下,拔地而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友谊度假中心」,雅尔塔,乌克兰,1984年建成


    帝国轰然倒塌,还没从宿醉似噩梦里醒来的人,失忆了。他们不再能回忆起这些建筑物为何而来,又是何人,以何种指令来修建它们。


    不过只隔了几十年而已,它们近在咫尺,却又像是漫长时光的遗腹子。没有人为这些不可名状的建筑物书写历史。所以,我们只能「发明」它们,要用想象力和新的审美,去「复活和书写」它们。


    1920年代,以艺术家为核心的第一波建筑风暴袭来。浪漫的革命派和激情的结构主义者们,带着最前卫最生猛的创造力,试图为俄国建立一种与世界迥然不同,又引领万世膜拜的潮流。


「机器人学和科技控制论学院」研究设计中心,圣彼得堡,俄罗斯,1987年建成


    但崭新的人类终究脱离不开政治的束缚,也脱离不开意识形态的笼罩。为了纪念二战胜利,为了领袖斯大林的永恒,为了树立一个钢筋铁骨的国家,野蛮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相结合,造就了那个时代震慑心魄的宏大建筑。


    那是不朽的丰碑,但不是人们的家园,所以当人们没有房子住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第二波建筑浪潮随着斯大林的去世而被迅速抛弃,取而代之的,则是彻底实用,也彻底无趣的集体住宅建筑。


亚美尼亚领导人的度假公馆,谢万湖,1976年建成


    赫鲁晓夫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赫鲁晓夫楼。实用的丑陋,没有意思的意义,和不断复制的生活社区。 


庆典宫,第比利斯,格鲁吉亚,1985年建成


    工程师精心设计的住宅小区,在快速的生产流水线和组装之下,被投入所有需要他们的人群中。一栋栋楼房,带着来自意识形态和现实需求的诡异算法,成为了遍布在社会每一个角落里的巨石阵。


    不过,第三波浪潮终结在了1970年代。也许是国家的衰弱和停滞已成定局,也许是国家真的想开了,建筑师们得到了不可思议的许可和资源,掀起了苏俄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一次建筑风暴——第四次建筑狂潮。


苏联驻古巴使馆,哈瓦那,1985年建成


    对太空和科幻未来的不停塑造,是这个时候无法阻挡的趋势。也许,是加加林升空掀起的太空梦,彻底改变了一代人的宇宙观;也许,是只有太空才能让美国和苏联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第聂伯河上的「波普拉科夫咖啡厅」,乌克兰,1976年建成


    宇宙意识和太空幻想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一幢幢拔地而起,在城市中心,在郊外的居民区,也在荒无人烟的自然地带。


    这种空前的浪漫,不光是抒发一种超越人类本身的情怀,更是在那个时代对自由的实践。


    另一种实践,则是对于宗教情怀和意识形态的反抗挣扎。


塔什干马戏剧场,乌兹别克斯坦,1976年建成


    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没有东正教的教堂可以让人们走进去,找到终极的答案。那么,留给建筑师们的另一个方向,就是建造一种可以让万千普通人们可以一起行宗教之所愿的「社会图腾」。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立陶宛,1983年建成


    这些公共空间里的景观式的社会图腾,可以是宗教场景的变异化呈现,也可以是恢弘的娱乐设施,或者无法描述的几何学怪物。


    这些乌托邦建筑,构成了历史中没有定论的神话,也构成了自由的雏形,和流淌在四维空间中的美梦。


格鲁吉亚公路管理局,第比利斯,1975年建成


    它们是野蛮的、非人类的、不和谐的美,不管是来自于权力本身,还是对于它的反抗,这一切都成了历史中那个苏维埃世界里的一部分。




无趣即野蛮,有趣即诗意

 


   当我们把视野从历史的宏大叙事中转移开,回到我们日日夜夜生活的篇章中,另一番景象就出现了。


    日常生活的小区,生存空间的无趣,生活轨迹的无聊,身边麻木的人,和机械刻板的工作。



    这些构成了我们所面对的日常的野蛮。在这样的野蛮中,那残存的诗意,便是所有睁着双眼活下去的人们的动力。


    夏天,破旧的老式住宅楼隐藏在茂盛的绿色树木里,像是一些被废弃的教堂,城市的噪音像热带丛林里没完没了的雨,湿热而压抑。



    冬天,糟糕的天气让人无法忍受,堆积着废料的工厂、缓慢行驶的有轨电车、看不见边的阴沉天空。你所有的安慰都与这个城市无关,都与室外的一切无关。


    俗不可耐的重复,一模一样的排列组合,市郊的小区更像是为了居住而定制的火柴盒。一个学校、几个商店、临近公路、稀疏的绿化植被,还有满脸冷漠的臃肿大妈,出现在电梯里、大堂里。



    在这幅最没有生气的城市风景中,又有什么审美可言呢?


    这里隐藏着苏俄郊区的野蛮、肮脏和危险,真正来自街头的混乱。丑恶的高楼,破破烂烂的马路,简陋的室内装修,以及酒鬼和敌意。人们更多想到的是逃离。


    但,这里记录着最纯粹和原生的后苏联式生活——广阔的虚无,隐藏的暴力和废弃的工业碎片。


    这令人厌恶的一切,也是另一种审美的源头。真正的苏俄街头文化,后工业启示录文化。它奇怪地灿烂着,像是生化污染后的壮丽斑斓色,恶毒且诱人。
    一块实用主义的法外之地,离开只是说说而已,大多数人都选择留在了那里。



    人们可以被迁居出城郊,但城郊永远不会从人们心里迁走。如果你注定和这旋涡纠缠,那就打破野蛮世界的外罩,来一个彻底的对视。



    如果你不去,你就不会找到,不会发现。一旦发现,就放不下了。


    这里,就是你不会喜欢它,它也不喜欢你的,后苏联圣地。




野蛮诗意的线下活动

    


    7月28-30日,周五周六周日三天,下午4点到晚11点。苏俄转播将会和一群有趣的伙伴们齐聚在伍德吃托克上海M50「美学博览会」

    

    苏俄转播以「野蛮的诗意」为概念,设计了一些印刷品和好玩的小东西


    如果你在上海,可以后台联系我们,会有10张门票作为福利送出

    

    吴鞑靼在周日下午4点半,会做一个以「野蛮的诗意」为题的小型演讲,地点也在M50里面,找到「饿感力论坛」的牌子就是演讲的地方了。


    苏俄转播神秘的DJ搭档Dr.Vodeka也会去活动现场,周六晚上8点半到10点,他会放一些音乐。


   那就喝一杯吧。


图片作者:Alexander Gronsky, Egor Rogalev, Alexey Bogolepov, Alexander Bondar, Frederic Chaub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大国需要天命
1969年珍宝岛战役,苏联出动T-62坦克,我国为何拼命抢夺它?
日特科夫——苏联美术史中的标识性画家
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有什么区别?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享受现在,把无趣的日子,过得诗意盎然
《乡愁》 | 没有一个人能够将信仰拍的如此诗意和凝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