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语说“五人三姓莫走路”,下半句更为经典、道尽“人性”二字

古时候交通并不便利,普通人大多只有两种出行方式,即走路和渡船。但江湖险恶,出行之余,往往也存在着诸多避讳,老一辈人为此还总结出了很多经验教训,并以俗语的方式表现出来,来看看其说的是否在理。

比如说这一句:“五人三姓莫走路”,话说得很直白,就是说出行的时候,如果同行五人中存在着三种姓氏,那么就不要一起前行了。

显然,在老一辈人眼中,同行人姓氏的数量和出行安全有直接关联,那么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呢?要想弄清楚这句话,我们还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社会治安不好,而出行的地方大多荒无人烟,所以很容易在路上发生意外。比如说遭遇山贼、野兽,或是同行人行不轨之事,这时候大家必须团结起来一直对外,才能化解危机。

但老一辈人觉得,这团结得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同行之人必须是自家人,即同宗族同姓氏的人。确实古时候人们的宗族观念很强,有血缘关系做纽带,同姓氏的人在面对危机时,往往会选择联合在一起,毕竟大家是一家人。

但不同姓氏的人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利益,那么就很难团结起来,遇到危机时往往是一哄而散。还有一点,如果大家同宗同姓,在路上就不用太过防范,毕竟亲人之间很少有嫌隙。但不是一家人,路上还必须时刻提防对方。

由此说来,这句话放在当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除了出行,人们在很多方面也都存在着相似观念,比如是经商做买卖,便是家族垄断。不过到了今天,古时候存在的诸多风险已经被各种高科技装备化解,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也随着沟通交流的深入以及观念转变,有了很大提升。

这句话其实还存在着下半句,尽管鲜为人知,但却非常经典。来看这句:“三十六人莫过渡”,意思也很明了,说的是渡船时的避讳,如果船上坐满了36个人,那么就不要再坐上去,最好等下一班再渡河。

古时候渡船都为木质,体型较小,往往只能坐36个人。如果超载,船的稳定性就会受影响,如果遭受意外,比如说因为大风大浪而翻船,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这里的“莫过渡”其实是一种危机防范意识,毕竟出行时安全是首要因素。

而且在这么多人中,难免有些人会浑水摸鱼,以行不轨之事。如果在船上遭遇到强盗或是小偷,往往得不偿失。因此老一辈人觉得,如果船满载以后,最好还是在岸上等待下一班。其实这种观念放在当今也依旧适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有防范危机的意识,小心驶得万年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过渡”有道理吗?古人的忠告!
俗语“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过渡”什么意思有什么忌讳
俗语“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过渡”,古人为什么会这么说?
俗语:“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过渡”,背后有什么深意?
俗语:“五人三姓莫走路”,下半句少为人知,出门在外谨记于心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过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