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杂志
作者/黄仕沛 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
香港谭某之子,32岁,自诉2013年7月7日起双足面焮红肿胀,灼热感,疼痛甚。即往深圳某医院检血常规,白细胞1.7万。诊为:丹毒。曾用西药并点滴(具体不详),8日回香港,9日越加严重,发热38.5℃,伴恶寒。遂发来患处照片并求处方。患者素体壮实,患有脚癣(香港脚)。遂处以《验方新编》"四神煎"。
处方:北茋60克、牛膝45克、远志45克,石斛60克。以水十碗,煎至两碗,去滓,入银花60克煎至大半碗,温服。再将前后药渣以水五碗煎至大半碗,四小时后再温服。
次日晨(7月10日),致电询问服药后情况,其母谓肿痛已消大半,发热已退,今晨已带着煎好的第二剂药上班去了。并说晚上再把患处照片给我。晚上发来照片(见照片2)可见红肿已消,患处仅是暗红微肿,灼热感和疼痛均消失。但服药后胃脘部有些不适。于是嘱第三剂放生姜十克,饭后服用。
7月13日余往香港讲学之便,与其面诊。患处红肿基本已消,按之稍硬结。上方去远志两剂。
按:
四神煎出自《验方新编》治鹤膝风,两膝疼痛。原方分量:黄芪半斤,远志肉、牛膝各三两,石斛四两,用水十碗煎二碗,再入金银花一两,煎一碗,一气服之。服后觉两腿如火之热,即盖暖睡,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缓缓去被,忌风,一服病去大半,再服除根,不论久近皆效。
岳美中先生在"谈专方"一文中对此方甚为推崇。他说"鹤膝风......历年来余与同仁用此方治此病,每随治随效,难以枚举。
此方余用于下肢肿胀,皮肤焮红灼热而疼痛者,确实速效,而此例为最典型。方中石斛、银花清热解毒,牛膝活血化瘀,而黄芪更助各药之力。最为特别的是远志一药;远志常用于安神定志,除痰;甚少用于肢体肿痛者。《三因方》远志酒治痈疽,云有奇功。且此品为皂性祛痰药。对咽喉粘膜有刺激,古人认为会"戟人咽喉",曾见有服十克而声嘶咽痛;对胃也有剌激,大量则可致吐。张锡纯谓:"若末服二钱可作呕吐,乃知其中确含矾味,是以愚用此药入汤剂时,未尝过二钱,恐多用之亦可作呕吐也。"而此方却用至三两,可能正是其妙之所在。而用水十碗,必然久煎,故可减其辛味,也是此方奥妙之所在。凡用古方,验方者,不宜以意度之,过减其量,或擅作加味。
关节腔积液案
新疆某中医院李医生来电咨询一关节腔积液病例。我建议他用“四神煎”,后获效甚速。下面是李医生在“岭南经方微信群”发表的病例:
女,五十岁,左膝关节肿痛7天,二月前有外伤史。磁共振: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症见:左膝肿痛,扪之热,活动不利,怕冷,恶风,盗汗,大便不成形,胃胀。无口干,无口苦。脉细,舌淡苔薄。我用桂枝加苓术附三剂效不显,但大便己成形了,请老师指导!
当时黄仕沛老师按照经验指导我用四神煎加味,并将药量及加味和注意事项回复我。
处方:黄芪120克,远志60克,石斛60克,牛膝60克,银花30克,甘草30克,麻黄15克。煎法如前。复渣,一天服两次。
各味煎至两碗时,去滓,放银花再煎。连服四天。
患者服完三剂药后复诊:己取效,患者疼痛减轻,现己没吃止痛药了(以前没吃止痛药痛的厉害)膝关节仍肿,又开三剂。
服上方六剂后,患者来了,左膝疼痛明显减轻,己不用服止痛药,仅轻度疼痛,可行走,又开三剂。
复诊:患者己不痛了,走路久了有不适感,肿己消退。
化脓性关节炎案
我治政协王秘书长之兄,右膝化脓性关节炎,X光片:关节腔积液。血常规白细胞1.3万。肿而不红,疼痛屈伸不利,不能任地,收入病房,西医抽脓,大剂北芪加阳和汤。当晚痛止,一周后出院。
《经方》按:验方“四神煎” 治丹毒案已收录在《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续》一书中的第179页,标题名:随治随效,犹经方也—四神煎治疗丹毒案,更多黄老医案及精彩案析请阅本书。
黄仕沛经方医案:点击下列蓝体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