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年书架 |耶鲁小历史系列之科学小历史

 读 行 世 界 ,优 雅 留 学   


学贯中西不易

留学只是教育之选项,无他

回到根本,做好阅读,拓展视野

日积跬步,名校咫尺



“科学是神奇的。它是人类发现世界、探知万物——当然也包括了解我们自己的最好途径”(引自《耶鲁科学小历史》p002)。 继上次给大家推荐过了贡布里希的《A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之后,潘潘老师又特别推荐《A Little History of Science》及中文版《耶鲁科学小历史》。中文版适合小学四五年级以上,英文版适合阅读基础好的初中7年级及以上学生阅读(以我的学生为例)。

 

这本书是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小历史”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既命名为“小历史”,它的定位主要是面向青少年或者普通读者,是对人类通史、科学史、文学史(英国文学为主)、哲学史的发展进程的简要概述。我已经读过英文原版的《A Little History of Science》及中文版《耶鲁科学小历史》。下面我将要重点推荐的是科学小历史。中文版的《耶鲁文学小历史》对于我们曾经学习过英美文学的人来说也是极好的经典回顾,中文译本的语言非常流畅,但是对普通读者来说,因为缺乏一些相关的英美文学常识,可能觉得读不下去。哲学史目前我还没有看,豆瓣的评分为8.7,没有中译版。

 

虽是“小历史”,《耶鲁科学小史》还是包罗从人类早期文明的巴比伦人、中国人、印度人的发明创造,到近现代的前沿尖端的科学成就:宇宙大爆炸理论、基因工程、数字时代,涵盖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重大突破。“长久以来,人类一直试图利用科学结合魔法、宗教和技术去解释和控制世界。科学可以像观察清晨的日出一样简单,也可以像鉴定新的化学元素一样复杂”(引自《耶鲁科学小历史》p002)。读完这本书,你就具备了基本的科学史的常识,从我们熟悉的牛顿、爱因斯坦到古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到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我曾经问我的学生知道巴氏消毒法吗,因为这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得到的回答是令人遗憾的),大到宇宙,小到原子,以及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电、抗生素等等的历史都无所不知。

 

豆瓣上有位名为“爱因斯坦”的读者非常细心地指出了几处中文版中翻译错误。我对照看了一下,果然如此,这位读者应该英文功底很深厚,并且读得非常仔细,能够发现译者因为对原句结构理解上的偏差而造成原文意思的误解。

 

另外我也简单对比一下我正在看的《万物简史》(《A Short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尽管这是一本畅销书,好评如潮,可是各花入各眼,这本书并不对我的胃口。我的阅读喜好可能还是偏学院派(如比较贡布里希的《简明世界史》和房龙的《人类的故事》,我也偏爱前者),作者布莱森Bill Bryson在这本书中加入了太多科学家的奇闻异事,使整篇流于庞杂和猎奇(八卦,如很多评论所言,也有非常多的人喜欢这样的八卦),例如介绍牛顿的个性乖张,天资聪颖,他曾用缝皮革的大针戳进眼睛里,为了看看到底有什么结果,所幸没有什么悲剧的事情发生;提到达尔文被邀请随皇家海军的“小猎犬”号航行考察,部分原因是因为船长觉得他的鼻子长得好看。喜欢这种风格的人会觉得幽默风趣,避免科普作品的枯燥(所以说阅读是很私人的事,和饮食一样,众口难调)。另外作者的词汇量丰富,但有些比较生僻不常用,在我看来也并非必需。国内高中生来读这本书难度还是比较大。也许是我的偏见,《耶鲁科学小历史》的作者拜纳姆William Bynum作为一个医学史教授,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积累了深厚的科学素养,介绍科学史更加得心应手,而他的文字也是非常有可读性,简明扼要,信息量大,且不无趣。如他描写牛顿“Newton worked out many of his ideas in an incredible productive  couple of years. No scientist except Einsteinhas ever done so much in so short a space of time. Newton’s most amazing yearswere 1665 and 1666. Some of this time he spent at his mother’s home inWoolsthorpe, Lincolnshire, because the plague epidemic that was then sweepingEngland had led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to close its doors and send thestudents home. It was during this time that Newton saw ripe apples falling offtrees in his mother’s garden. It probably wasn’t as dramatic as stories haveit, but it did remind him of a problem that still needed explaining: why thingsfall down to earth.” (引自《A Little History of Science》p88)。

 

“You don’t have to have a reason whythe sun rises each morning and sets each evening, for these things to happen,each and every day. But human beings are not only able to learn things aboutthe world around them, they are also curious, and the curiosity lies at the heart of science.”(引自《A Little History of Science》p2)。没准您的孩子读了这本书后,在他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几十年后在他感兴趣的领域有一番作为呢。正如本书封底的一位评论家所认为的那样“Bynum is one of those marvelousguides who believes that it is more valuable to foster a spirit of enquiry thanto provide definitive answers”也就是 “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远比给予答案重要”,我们中国人不也这样认为吗“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七年...


七年书架

你的家庭图书馆


到泽邸,找潘潘

做你的英文阅读导师(点击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耶鲁极简科学史
中国科学史导言(李申)
推介一本书the story of science
科学史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SSCI期刊推荐
7月22日 科学史的历史 (袁江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