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意拳的一节一气    张源侠
 心意拳的一节一气

               作者 张源侠,发表时间,9/9/05   



        大侠评“求劲六喻”等出后,便有人自告奋勇请原作者答辩。不久大侠就收到了原作者钻裹践对我的回复。大侠起先以为发伊妹儿的就是钻裹践本人,于是大侠便问了一个问题:“我问你一个个人问题。如果你将来有缘见到陈守孚老师,他亲自印证给你看,你发现他的东西正是心中的绝顶武学,你是愿意跟他学,还是拒绝跟他学?我这是一个假设问题。如果你发现他的功夫名不副实,这个假设自动取消。陈守孚老师说,他如果见到更高的师傅,一定愿意再学的。我也如此。”

        这位朋友回道:“陈老师是否有高功夫这个不是主要问题,我说的是希望你对其他门派的先人有一些尊重,如果认为他们的功夫不好可以找他们现在的弟子来切磋,但是对于先人应该尊重一些。我转的那篇文章是灵山云也就是武网的钻裹践所写的,转给你看一下,主要是觉得任何人毕竟知识范围有限,不应对范围外的东西轻率下出结论。”

        搞了老半天,这位不署名的朋友居然不是钻裹践。大侠对不署名的举动历来有点感冒,但人家喜欢隐身术,大侠也没有办法。这位仁兄说大侠对其他门派的先人不尊重,大侠觉得很奇怪,特地把自己的文章再拜读一遍,在逻辑上清清楚楚,没有专门贬低人家的意思。比如大侠写道“我这么说并不是贬低宋氏功法。只是指明两拳的不同之处。就好比在古代有人喜欢用链子锤,有人喜欢用刚棍铁爪。”这在逻辑上讲得很明白了么,宋氏形意说链子锤好,大侠这里的心意拳说刚棍铁爪好。这就是不同之处,至于是否“可能影响千千万万对中国传统武术感兴趣的同好”,大侠又没有强迫大家一定要按照心意拳的练法来练。萝卜青菜,各取所需,就好比一个老农说“萝卜好比小人参”,这是不是对种青菜的老农不尊重呢。那个种青菜的老农也可以说“三日不吃青,两眼冒火星”来证明自己青菜的重要性啊。

        说到链子锤,螳螂拳、棉拳、通背也有相似的练法。王雷华老师教大侠甩手,也强调不用力,放松地甩。他说甩到后来,血脉充彻指掌,那就是大力金刚掌的练法。他和人交手,对方一拳奔其面门而来,他双手随意往下一拍,那位老兄居然被拍到指甲全黑,手肿似馒头。螳螂拳的出手有很多链子锤的味道。大侠练螳螂拳多年,对这个链子锤深有感情。当然螳螂拳的链子锤和宋氏形意拳的链子锤并不完全相同的,宋氏形意拳的链子锤更强调整体意识,螳螂拳讲究手上的速度,比较忽视整体劲。

        钻裹践写道:“不知心意拳里有没有“三节”一说?大侠推崇猪八戒的钢棍铁爪,但老猪在西游记里有几次取胜的记录?与孙悟空的千变万化\刚柔相济相比那个略胜一筹。”孙悟空用的是棍子,名叫如意棍,不是链子锤。八戒心意功夫粗糙,所以要依赖那个九齿钉耙。但如意棍和九齿钉耙在一点上是相通的,那就是只有一节,而不是三节。否则的话,孙悟空何不用三节棍呢。大侠侃西游记,好像与武学有点偏离,但大家注意了,这里却有一个很重要的心法,那就是心意拳的一节一气。

        什么叫“一节一气”。铁官成先生特别传授陈守孚老师,忘掉三节,以全身一节一气来练。这种说法看起来和心意拳的三节四梢有矛盾,其实没有矛盾。“手到脚到”这个武学原理人人都听说过,但却做不到,原因在哪里,不懂一节一气所致。如果按照一节一气的心法来练,整个人体就变成了孙悟空的如意棍,只有一节,却能如意变化。不管你是练什么拳的,如果你从现在开始把自己想象成一节,你再去练,体会一下是怎样的感觉。有些人会毫无感觉,有些人会感觉别扭,但有些人却会喜极而泣。当然也有人会说这早就有人说过了,那叫“肌肉如一”。这样的意思当然有人说过,但把三节说成一节,却好像没有人说过吧。如果有人早已说过了,也能以自己的身体印证,大侠唯有满心赞叹。

        极刚到极柔,一点都不矛盾,那叫做钢条劲,那个柔是随意弯曲的刚。古人练剑就是要将剑经千锤百炼后化为绕指柔。

        我说心意拳用把,钻裹践误解为用掌了。心意拳的把在手形上就是整条前臂,而非掌。按照一节一气的原理,这个把就是整个身体。所谓把位训练,就是训练整个身体在一瞬间的功架变化,因为是一节一气,所以一把劲要做到全身是拳。好比坦克,它的威力不仅仅在于其前冲的威力,它的随意一动,对周围碰到的物体都是一种杀伤。在拳学上,大家把这种功态叫浑圆力。守孚老师道打一群并不比打一个难,因为浑圆劲随处可以打人,还可以借劲打人。

        说到那个临终一掌,里面涉及太多的人际感情,我上文那么说是我的不智,请原谅我的大嘴,接受我的道歉。

        最后,顺便说一句,有一篇“宋氏形意骨力奥秘初探”,好像也是钻裹践写的,内容写得很精彩。想必很多网友都看到过,大侠也将那篇文章附在后面,以证明大侠这个卖萝卜的在自吹小人参的同时,并没有轻视青菜里的叶绿素。




        以下是“求劲六喻”作者钻裹践对你地回复:

        在天南之行的路上就听朋友说起张大侠评论小弟拙作<求劲六喻>的文章问世.本来不打算回应的.因为张大侠文章里很多观点是裹在心意六合_古拳之王的大名下来阐述的.如果小弟批驳这些观点,极可能演变成一场"形意-心意"的兄弟阋墙的意气之争,于学术研究毫无意义,且为武林同道所笑.

         
        但是有同门师友提点小弟,张大侠在网络武林影响甚大.他一己之见,可能影响千千万万对中国传统武术感兴趣的同好.其中正确开明者,固然可以使大家有所启迪,有所进步.但其中偏颇谬误处,恐怕也会误人不浅.今天看到大侠原文,见"有人认为心意形意本一家,任何关于谁更优的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是为了争虚名,此话有理,但如果为了探究武学真理,此话就是和稀泥"的豪语,深感钦佩,因此提出几个问题,与张大侠及各位同好一起探讨.大家从自己的学术观点出发,做一君子之争,真理之辩,不必涉及形意\心意两块大牌子,不亦快哉.
           
        小弟的六喻,说的是宋氏形意具体训练时的一些要领,针对的是"如何学"的问题,所以说的都是细节\具体\局部的东西.遣词造句,
        没练过拳的朋友能不能懂\爱不爱看为标准.而大侠对我的评价一是以内家一些高境界的东西来衡量,二是以陈守孚先生的标准为标准,这实在有些不靠谱.而且有些说法,只说现象,不说阶段和求取手段,有些"炫"的嫌疑.比如:张大侠讲“心意拳’走的是极钢后极柔的道路。可见也是说柔才是最后的东西.但两个极端都有了,那么对于初学者是从极柔开始呢还是从极钢开始呢?有句名言:刚者易折,柔着易懈。有什么办法练成极钢和极柔呢?尊师陈先生展示的极柔又是什么样子呢?请明示!
           
        再比如:我说链子锤用的是锤,是因为在用锤时链子是环环扣紧的,劲力缺失任何一环都无法灌到锤头上。而大侠却说“心意并不注意那个拳上的最后一击,因为那把上的任何一点其实都是锤”,不知心意拳里有没有“三节”一说?大侠推崇猪八戒的钢棍铁爪,但老猪在西游记里有几次取胜的记录?与孙悟空的千变万化\刚柔相济相比那个略胜一筹?
           
        在此我还想向大侠特别强调一点,形意拳,不是说就非得捏紧拳头.形意起手练的劈拳,
        其实是掌,也就是心意的把.练掌,是为了把劲力练到指尖上.只有做到了力贯指尖,才能谈到劲力完整.力贯指尖后,用拳\用掌全凭个人喜好和现场发挥.可以说练的阶段,以掌法开始更科学.但据此说,心意把比形意拳高明,这真是拿着冯京当马凉了,在对一派拳学进行评价的时候,最起码应该了解一些该拳种的常识吧.
          
        还有"背劲",确实只是浑圆劲的一部分,我为了阐述明白,所以单独拿出来讲了,并非只
        重背劲,我们认为只有把每个具体的部位都练到了,才能有所谓浑圆.大侠说浑圆劲好,那是当然啊,而心意拳如何定义浑圆劲,如何求出浑圆劲,大侠并没有解释,一句"守孚老师走路的时候看起来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这对大家理解浑圆劲有什么帮助呢

        这里特别想向大侠问一下,陈先生都和什么人物教过手?您一再推崇的涨缩劲在实战中的效果如何?根据您所说“他的任何一个攻击点碰到大侠身上,大侠感受到的都是圆整的撞击,没有抖动的毛刺感。”这句话是否可理解成陈先生所传的心意拳用的就是撞击?那么假设:1、要是一下撞空了,会出现什么情况?2、如果撞击在承受能力超出这种撞击劲的物体上,又会如何呢?从心意古谱上来看,似乎对撞劲的评价并不太高吧?
           
        至于评价我师爷的教学能力,大侠和令师的标准恐怕太简单\太理想化了"他认为如果师傅把所有的心法都传给自己的弟子,那个弟子既勤奋又有很好的身体条件,那个徒弟绝对有可能超过师傅,因为所有的内家功法都是符合人体生理学的练习法。"武术训练,特别是民间训练,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它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老师的水平,徒弟的悟性和毅力,陪练的同伴,当时的环境,甚至生活水平都可能影响到练习者的水平。师爷的形意八卦是刘云吉等先生打的底子,旭洲先生陪着实战打了六年练出来的,他平时交流的朋友都是旭洲先生\薛颠先生的得意弟子,为了学武他的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我的老师,师伯师叔们学武只是业余爱好,他们的主要精力是养家糊口.两厢对比,徒弟怎么超过老师.虽然如此,张师爷还是尽可能倾囊相授,门下有一批弟子可以继承传播他的武学薪火.比之陈先生的老师的那种保守态度,作为再传弟子的我辈真是幸甚啊!

         
        最后说一点,大侠认为我说粗浅解释是另有门内秘传,如此推己及人,实在冤枉我和我的师门了.我说粗浅,是指从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武术的理解能力来讲,只能讲到这一步.比起宋门功夫的真实内涵只能说是粗浅.但是我敢保证,凡我介绍的功法,我们门内练的也是这些东西,并非教人一套,自练一套.只因武学一道,具体微妙处甚多,或有言不尽意处,但绝非知而不言。

         
        大侠宣传心意六合,宣传陈先生,是大好事.但也请尊重其他拳种\门派和老师,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真功夫在身,则崖岸自高,何必非要时不时贬别人一笔呢?


         
        言语有冒犯处,见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学习陈守孚心意拳体会 1 多少人成功呢
传统武术汇总
转帖]心意拳的心法
从心意拳的角度看大成拳---张源侠(转
多说无益,练明白了才是真明白
---各派武功 (介绍各派武艺的奥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