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缘起”详解
十二缘起是由无明(avijjā)、行(saṅkhārā)、识(viññaṇa)、名色(nāmarūpa)、六入(saḷāyatana,六处)、触(phassa)、受(vedanā)、爱(taṇhā)、取(upādāna)有(bhava)、生(jāti)、老死(jarāmaraṇa)等十二“支分”(aṅga)所成立的,所以称为十二缘起或十二支缘起(Dvādasaṅga-paṭiccasamuppāda)。
十二缘起说明执迷的现实生存是基于什么而成立的,是流转门的缘起,即顺观的十二缘起。表达现实的“苦的生存”的,是十二支最后的“老死”。
探索这老死的根据,所发现的是“生”,因为有“出生”,所以才有老死;将此表现为“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接着追究作为“生”的存在条件之“有”;“有”(bhava)是指轮回的生存,自己流转于轮回之中,即是出生的缘,所以说“以有为缘而有生”。就“有”是轮回的生存这点,可说十二缘起说包含了轮回的思想。轮回的生存是苦,但追问它以何为条件时,所发现的是“取”。取是执着之意,执着于生存,成为使生存持续不断的条件,所以说“以取为缘而有有”。其次追问人的执着以何为条件时,所发现的就是“爱”。
爱是渴爱,即是在所有烦恼的根本的欲求性、不满足性。这是让取所以是取的原因,所以说“由于爱而有取”。因为爱是在执迷生存的根源,所以无法发现让爱产生的“更根源”的事物。从这点来说,爱是缘起系列的一个起源,由此来看,而称爱、取、有、生、老死五支为“渴爱缘起”。但是并非没有使爱进行活动的条件,这条件即是“受”。
受是去接受对象,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为受所触发,爱就生起,所以称作“以受为缘而有爱”。接着可以发现作为受的生起条件的“触”,触是在认识上的主观与客观的接触,识(主观)、境(客观)、根(感官)三者的和合称作触,这是使知觉触发的心的力量,所以说“以触为缘而有受”。接着安立作为触生起的条件的“六入”(saḷāyatana),也称为“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认识领域。分为主客的话,眼耳鼻舌身意为六内处,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外处,合为十二处,称为“以六入为缘而有触”。此认识领域是以身心为条件而存在的,即“名色”。名(nāma)在这里是指心,色(rūpa)是指身体,但是色广义而言即是物质,所以外界也得以包含于色之中,因此说“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
接着追问自己的身心(名色得以存在的根据时,即可发现“识”(vijñana, viññāṇa)。识解释为了别,是认识作用,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来表示。若失去识(认识作用),身心就会死灭。依识而使作为生命体的身心统一起来。更广言之,可以说在识的认识里世界才成立,这成为认识与认识内容的关系,所以说“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但是由于身心同时活着,识的活动才成为可能,如果没有肉体,就不会有识,就这点可说“以名色为缘而有识”,因而识与名色是处于相互依存关系的状态,所以缘起成立条件的关系也可以到此为止。如此,识与名色虽有相互依存的一面,但是识能统一,具有主动的性格,所以较之名色,识可说更基本。
因此追究识的存在条件,可发现“行”。自己的经验界虽由识所统一,但是识成为具有个人个性色彩的思惟。于此预想到使这个识具色彩、使识活动的力量,这就是“行”。一般来说,行是作成事物的“形成力”。诸行无常的“行”是形成全世界的力量,这是行的最广的用法。而五蕴中第四蕴的“行”是指心理上的形成力,特别是指意志,这是狭义的用法。十二缘起的“行”是指使识染色的形成力,被解释成业(karman,kamma)。因为过去的业将识着色,识受其影响而进行判断或活动。
其次追究行的存在条件时,发现无明(avidyā,avijjā)。无明是没有正确的智慧(明),是无知。不知无常为无常,即是所谓的无明,没有如实知见一切的力量。无明本身虽无能动性,但在知的能动性被无明所染而起动时,一切的迷妄便出生了。凡夫是透过无明来看一切的。如果做梦的人能觉察到那是梦的话,梦就会消失;如果觉察到无明是无明的话,无明就会消失,亦即无明是由被发现而消失的。
因此,起的追究,是由于发现无明而终止,所以在说“以无明为缘而有行”的同时,也是在说“无明灭则行灭”。当然为了行的存在,虽然有无明以外的许多条件,但是在这些当中无明是最基本的条件,所以说“无明灭则行灭”。以同样关系说“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此一来,苦的生存之灭就实现了,因此说“一切苦蕴灭”。观照此灭,称为缘起的“逆观”,也叫作“还灭门”。传说佛陀即是顺逆观十二缘起而开悟的。
十二缘起的无明、行……老死的十二支,是成立于缘起上的“法的存在”。无法体悟缘起、没有能力观照法的人,就没有观照十二缘起的能力。亦即以基于我执的固执立场所见的十二支,不过是观念而已,并不是“法”,所以不成缘起观。将这十二支以永恒性与个别性来观照,“法观”才成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十二因缘
细品《心经》五,每日一句,易学易懂,悟人生大智慧
阳宅名相:宅缺八忌
因果   四 -十二因缘
因缘缘起论
“因缘”共有十二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