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腔护士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李秀娥主任护师
口腔护士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访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秀娥主任护师


《今日口腔》:口腔护理相较于其他临床科室有哪些特点?对护士有哪些要求

李秀娥主任护师:口腔疾病的治疗大都需要医师和护士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完成,医护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比其他临床科室更需要密切配合。护士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但目前我国口腔护理专业未具雏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口腔门诊护士既需要与医师密切沟通,又需要与患者交流,因此对沟通能力要求比较高。另外,口腔门诊知识和技能更新快,护士需要不断学习。

口腔护士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治疗,还有前台工作,健康宣教,促进患者康复等;另外,在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优质护理服务、预防保健等方面也应发挥重要作用。

口腔医院“ 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还可使口腔护士发挥在门诊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包括患者预约、术后指导、追踪、回访等,这方面工作国外及国内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做得比较好。

《今日口腔》:专委会于今年成立,未来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李秀娥主任护师:专委会首先将继续发展口腔护理专科会员,壮大口腔护理队伍。

其次,将通过调研口腔专业护士工作内容,界定其执业范围。目前国内口腔专业护士的执业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在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及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护士的执业范围各不相同,因此急需了解并界定国内口腔护士的执业范围。

第三,制定口腔常见疾病的护理指南和常用技术操作规范,目前已着手口腔种植护理操作规范的制定。

第四,做好口腔专业护士职业规划。口腔专业护士的职业发展路径虽有国外牙医助理作为参照,但国内没有牙医助理这个职业,因此专委会希望借鉴国内助产士的培养方式,通过学科分叉来实现口腔专业护士培养。但这涉及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推动起来比较困难,希望能早日实现。

第五,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组织一次技能展评。

第六,建立全国口腔护理人员信息交流平台,包括申请微信公众号、在中华口腔医学会网站开设护理专栏等。专委会希望借助这些平台发出声音,形成自己的力量。

第七,创办口腔护理杂志。

《今日口腔》:目前口腔护理学科建设的情况怎么样?国外有没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李秀娥主任护师:首先,我国口腔护理学科教育体系不健全,从事口腔专科护理工作的护士多接受通科护理教育,学院或学校无口腔护理课程设置。只有极少数医学院校开设“ 口腔护理”方向,但口腔护理课程不够系统和规范,临床实践不够,招生人数有限,尚不能满足口腔专科对护理人员的需求。

口腔护理教材及教师缺乏,主要依赖口腔医疗机构自行组织岗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但同样存在缺乏系统的理论和规范的实践指导。护士口腔专科知识、专业技能缺乏,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胜任口腔专科的护理工作。而且,各单位培训水平不一,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加了临床护理管理人员的压力和工作量,增加了用人单位的人力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

第二,我国尚无口腔护理专科认证体系,缺乏相应的职业定位、分类;口腔护理执业内容与范畴缺乏法律文件约束,界限模糊。

第三,口腔护士注册、晋升、学历教育等各种学习及考试内容与临床不符,致使不能学以致用,与临床实际工作脱节,且护士的各种考试通过率低,严重制约了口腔护理学科的发展。

但是,我国口腔护士都有医学教育背景,有一定的医疗、护理知识,遇到患者全身疾病或突发病情变化时,能够采取应急抢救措施。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有专业的牙科助手教育体系(DA、RDA)和规范、系统的培训机构,如培训牙科助手的大学、技术学院等。学生高中毕业可进入学院学习,接受系统的培训。培训1~3 年后科通过专门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且这些国家的继续教育完善,有系统的教材。

《今日口腔》:您怎样看待我国口腔卫生护理事业未来的发展?

李秀娥主任护师:首先,我国的口腔护理事业急需发展完善的口腔护理教育,可以与高等院校合作,开设口腔护理课程;还需组织专家撰写口腔护理教材;培养口腔护理教师等。

第二,需要建立口腔专科护理认证体系,没有专业教育,又缺少认证体系,严重制约了口腔护理的发展。

第三,制定适合口腔专科医院的评估标准,不断拓展口腔护理的职责范围。护士工作开展得越多,其价值越大,社会地位越高,发展空间越大。

第四,推广口腔护理四手操作。

第五,发挥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协助学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技能展评,制定口腔常见疾病的护理指南和常用技术操作规范,编写书籍等,不断扩大专委会的影响力。


李秀娥,学士,主任护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护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北京护理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杂志》编委,《护士进修杂志》编委,国家卫生计生委评审专家。

发表论文45篇;主编书籍5部,参编书籍3部;承担院级课题项目5项;获专利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主持继续教育项目30余次。专业特长:护理管理、急救护理。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98期11版)

☆转载请获得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护理执业新方向!口腔专业护士培训取证!证书全国通用~
举一反三:专科护理指标如何指导临床实践?
主任访谈 | 黄惠根:建立院内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长效机制
5.护理查房制度
这样的医院绩效管理“专家” 我们护士不欢迎你!
护士晋升副高条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