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二十六章天人合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人在物质发达的社会该何去何从,是一直跟着物质走,不断的为财富而献身,还是停下脚步歇歇脚,思考一下主次。《道德经》第二十六章给出了答案,早在两千年前,老子就看透了物质财富极度发达后人该何去何从?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下圣哲老子怎么说: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注解:身体是功名利禄的依托,心性是欲望情感的主宰。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注解:圣人,觉悟者。荣观,财富。燕,辛苦建设的美丽家园,能在天候变化时随天而迁,指不为物累,懂得放下。

所以能认识到这种真理的人每天坐卧行止都以身心为根本,虽然有诸多财富,但并不为财富所累,而是身处华丽的房子内,却像燕子一样,能随天道变化而懂得放下。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注解:为何一方之主,不懂得这个道理,而为天下之物所累,纵欲伤情,贻害身心。

为功名利禄所迷惑,为诸物所累,则身体俱毁,只贪图欲望快感,则心俱失。这里的心,指人的身体感知系统,人的感知系统长期被欲望刺激麻醉,会导致失灵,在身体发生异常时而不能做出免疫处理反应,最后一旦发现身体问题,就是晚期。而且这些问题的积累,会在基因中遗传。一切皆有因果,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很多人在感叹命运不公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是自己为物放纵害了自己。

本章主要阐述遵循天道的重要性,人是天地的一部分,不能逆天而为,顺天应人才是长久之策。只为物欲,不计心德,看似占了便宜,得到了实惠,殊不知,魔性正是披着美丽的外衣来满足贪欲,而一旦放纵欲望,身心就会被魔占领而不自知,最后身心俱毁,为时晚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失道则无家
道德经讲义: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道德经》第26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以万乘之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