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槐花

小编导读

槐花是古时治疗“肠风”的特效药,肠风为便血的一种,常因外感而得,血清而色鲜,多在粪前,即大便排出前即有血从肛门排出。因其下血急迫,且有外感寒热的症状,故名为肠风。槐花凉血止血,殊为合拍。现代常见的许多表现为便血的疾病可以参照肠风的治疗,许多此类的中成药中,如地榆槐角丸、槐花散等,都有槐花的踪影。


药用槐花

《本草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本经逢原》:“槐花苦凉,阳明、厥阴血分药也。故大小便血,及目赤肿痛皆用之。目得血而能视,赤肿乃血热之病也。肠血痔血同柏叶微炒为末,乌梅汤服。”

槐花又可清肝火,用治多方面的肝热目疾时常与夏枯草等配伍。槐花性寒凉而苦降,归肝、大肠经,善清泄大肠之火热而凉血止血,故以治疗下部出血为长,如痔血、便血等。治便血,常配伍荆芥、侧柏叶等同用。荆芥炒用可疏风止血,槐花与荆芥常同用治肠风下血、痔疮出血等;侧柏叶则有收敛作用,与槐花相须为用,治大便下血、尿血、崩漏等。槐花凉血止血,广泛用于多种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常配伍一样偏于苦寒沉降的地榆治疗下焦的血热妄行。

生槐花以清热凉血见长,可解肠毒,清肝明目。炒槐花经炒后苦寒之性缓和,而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见长。另有槐花炒至表面焦褐色为槐花炭,多用于外用剂,偏重于止血。

槐花 《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异名】槐花米、槐蕊。

【性味】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可稍加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热泻火宜生用。

食膳与实际应用

槐花以身干、色黄白、整齐、无枝梗者为佳。内有肝火、口苦胁痛时,宜选用生槐花冲泡代茶饮。

槐花食疗

槐花散

行气止血、治肠风脏毒名方

【做法】槐花 ( 炒 )、柏叶 ( 杵,焙 ) 各12g,荆芥穗、枳壳 ( 麸炒 ) 各 6g。上药研成细末,调匀。一日3次,每次 6g,用开水或米汤调下。

【功效解析】此方出自《普济本事方》,肠风脏毒,实际指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并有舌红苔黄脉数。荆芥、枳壳理气,槐花、侧柏入血。本方具有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相反相成的配伍特点。

【特别注意】本方药性寒凉,故只可暂用,不宜久服。

好书推荐

《本草厨房》

内容介绍

《本草厨房》内容深入浅出,浅白易懂、轻松有趣,年轻化。同时大量引用中医典籍,信息准确,可靠可信。根据卫建委下达的“保健食品材料规范通知”和普通人日常饮食保健需求,精选多种安全、无毒、常见、便于购买的中药材,着重介绍其功效和经典药膳,以及中药材的选购鉴别等,同时配以大量药品实拍图和手绘图,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满足读者和市场需求。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养生正道”微信公众号,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图片为出版社所有的版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学习笔记223
【每周一方】第29期 • 清肠止血,疏风行气之槐花散
槐花散
止血剂之槐花散
槐花散。(古方学习)
221.槐花散详解研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