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感季来了 中医教你祛寒解不适的药方及经络按摩

过了小雪,冬日氛围愈来愈浓,而流感、感冒的疫情也跟着发烧,缓解感冒症状,中医有哪些简易法宝?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指的是外在环境的改变,因为温度与气压的变化会产生对流、形成风,人如果对环境不适应,再加上寒气入侵,当然就会感冒,称为“风寒”。

风寒起于外邪入侵

中国古代并没有病毒的概念,而是将感冒或流感等不明原因引发的畏寒或发热现象称为“外邪入侵”。依照临床症状大致分类,一般感冒古时称为“伤寒”;流行性感冒病症较严重,且散播力广,称作“温病”或“疫病”,在治疗用药、剂量、使用时间的长短会有小差异,中医治病强调辨证论治,依每个人症状表现开立处方,常熬夜的人偏阴虚体质,受感染时首先出现的症状可能是喉咙痛,因此会使用凉补药搭配抗发炎的药方。

以下针对感冒常见症状,提供药方及经络按摩的纾缓方法:

● 头痛──葛根汤去风寒

感冒时头痛难受、昏昏沉沉,杨贤鸿说,处方的开立以葛根汤最常见。葛根汤源自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能解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肩颈紧绷。

不过葛根汤成分中的麻黄硷会加强心肌收缩力,使用时避免服用也有强心作用的毛地黄类心脏病药物。

川芎搭配菊花也能上清头目,以500cc热开水冲泡各1钱的药材饮用,对头痛或偏头痛都有帮助。

特别提醒:购买时选用淡黄色已经晒干的杭白菊,而不是新鲜黄菊花,以免泄正气,导致反效果。

按压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及合谷穴(手掌虎口顶端),能行气止痛,刺激3~5分钟就能见效。

● 鼻塞、流鼻水、打喷嚏──迎香穴舒通肺气

无论是鼻子不通畅、或是鼻水流不停,中医都认为是寒气侵入造成肺气不通。

疏通肺气的药方除了葛根汤,也可进厨房切点葱白加上淡味的豆豉,熬煮成葱豉汤缓解鼻塞。《食疗本草》中记载,葱白连根用水煮温服,可以祛风发汗,对付冬天风寒引起的鼻塞、头痛。

按压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法令纹处),纾缓鼻塞后搭配按压风池穴,能使肺气运行顺畅。

● 喉咙痛、咳嗽──勤刮肺经

感觉喉咙干痒尚属早期,不妨来碗绿豆汤解热,如果喉咙有痰,黏稠又咳不大出来,属于热性感冒,清化热痰的药材如牛蒡子、浙贝、瓜蒌都有效;反之如果是清痰,又有畏寒症状,则是寒性感冒,去寒的陈皮、金桔有镇咳效果。

使用方法以1钱冲泡500cc热开水即可。

按摩少商、列缺。少商穴属肺经,位于大拇指指甲根部内缘,是治疗咽喉症状的特效穴,能缓减咽喉疼痛;列缺穴在腕横纹上方1.5寸,或干脆在手肌腱外侧的肺经刮痧。

● 发烧──菊花、薄荷解热

有发炎反应都属热症,可用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杭菊)、薄荷、牛蒡子冲泡热水。

刮大椎(正坐低头,第7颈椎下的凹窝),在大椎穴上下左右各10公分的区域由上往下刮痧。

● 肌肉酸痛、畏寒──刮膀胱经、胆经祛寒

肌肉酸痛、畏寒是寒症的表现。祛寒药材有荆芥、防风、川芎、桂枝、生姜等,以1钱冲泡500cc热开水饮用即可。

刮痧膀胱经、胆经。胆经和膀胱经主风寒,所在的背部和大腿外侧是身体容易受寒及积寒之处,可以刮痧去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感冒及实用穴位图解
中医治感冒,绿豆、生姜、葱白都是药!
中医辩证论治感冒 5种感冒症状的舒缓方 2014年01月18日
如何正确区别新冠肺炎和流行性感冒(附中医对策)
4种感冒久治不愈 可能是吃错药
万病不离寒气,中医治本之道是:扶阳、散寒、祛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