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从来不相信一夜成名


Spenser的二次学习日记



这是Spenser的第138篇原创文章





写在前面: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挑选打印机时看到的一套海报。


互联网让每个人更浮躁了。

 

也许现在自己也算是互联网圈新媒体人了,能够在第一线感觉到这个时代的情绪,那就是焦虑,浮躁,希望速成。

 

浮躁的两个特点,第一,很多人看不到做成一件事前期的很多功课积累,只看到对方迅速成功了,就觉得自己也一样可以;第二,他们低估了坚持的难度,耐不住重复和枯燥,想直达。

 

很多人的成功,看似运气,其实背后全是每一步的努力和积累,只不过,大多数人没看到罢了。



1

职场上,从来没有一夜成名这种事


有些人,说互联网让普通人更容易成名成功了。其实我认为恰恰相反,互联网才是真正人才的试炼场。它只会让那些原本就很厉害的人的价值更容易得到传播,被大众所认知;而一个普通人,其实是更难了,因为发声的渠道虽然越来越多,但是被淹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为声音太多,信息过载。如果你只是比别人优秀一点,基本上不太会得到关注。哪怕你因为某个事件小火一把,上了热搜,那也只是昙花一现。

  

因为在筹备做视频,上个月在北京,和优酷负责财经视频的主管尚静聊天,谈到“罗辑思维”当年刚起步的故事,当年她负责这个项目,她说到当年和罗振宇一起策划的时候,罗胖说每天要坚持六点多发60秒语音,全年无休,她觉得这个太疯狂太痛苦了,应该坚持不下来,罗胖当时什么也没说,就“呵呵”了一下。

 

没想到这一坚持,就坚持了三年。

 

我自己蛮佩服罗胖的,当年他刚推出罗辑思维节目的时候就关注了,并且当时“傻傻”实践着他所说的理念,最后结果证明是正确的,才有了我现在的样子。然而我最欣赏罗胖的一点,并不是说他当时多么牛逼,率先踩到了自媒体的风口,而是1000多个日子,他居然没有让我审美疲劳,还在源源不断产生新的内容和思想,甚至某些程度上,引领着这个时代的风向。这个是真正牛逼的地方。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罗胖的才华没有被掏空。


有一次罗振宇在接受许知远的节目《十三邀》对话的时候说,他特别感谢自己在央视十年的制片人经历,他说那些年,自己就像一块海绵,源源不断地吸收着最新最多元的思想和理念,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才会有在罗辑思维节目上的侃侃而谈。


我相信,一切看似偶然的现象,背后都有必然的因素。


所以说,看似踩到了风口起飞的,其实早在地面上扎实修炼了内功,只需,等风来。


更极端点说,混任何职业圈,没有持续牛逼的能力,都不叫能力。

 

想在这个时代活下来,一个人得具备两种核心本事。首先,眼光敏锐,第一时间发现蓝海机遇,脚踏实地迈入,早点进入享受蓝海红利;第二,持续进步,不断迭代更新自己。


这个时代浮躁的另一个原因是——大众现在热衷于看干货,恨不得看一篇所谓干货,就完成了整个行业的认知和思维的系统升级。

 

而一万次输入的内容,都比不上一次输出,没有行动,只是思考,都是自我欺骗。沉淀的前提是你已经做了些什么,每一步每一印,都是扎实地踩下的。

 

说白了吧,很多人内心其实没有那么渴望成功,他们只是希望用努力的假象来麻醉自己。

 

读者分享会的时候,经常有读者说很羡慕我现在好像还算不错的样子,请教我应该怎么做。我说了最基础的一点,比如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该创立自品牌”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练习下写作,不用想未来怎么样,就单纯提升你的insight和系统思维都是有极大好处的。相信吗,大多数人都不会有效行动的,他们有太多的理由,比如我文笔不好写作不是我强项啊;比如写了几篇没什么人看就坚持不下去了呀;而且还没有时间啊。

 

我就纳闷了,当这个世界的行业越来越成熟,许多事情都更难了没错,但是空间还大着呢,甚至连风口论都不是你自己一手判断出来的,很多能力都是能够后天训练。指哪打哪,才算本事啊。



只不过就是这样一次次逼迫自己的过程中,思考更深刻了,洞察更敏锐了。从零到一谁容易呀,我经常觉得,很多人的行动力差的令人发指,更别提什么持续执行力了,更别提什么战略眼光和思维格局了。

 

互联网时代,很多事情根本做不了长期规划,因为周期太短了,变化太快了,未来太不可知了。


只有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才会让自己的未来不那么害怕。



2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举个例子,比如喜马拉雅今年的第一个付费节目,是六月和马东奇葩说团队合作的“好好说话”,8月份的时候,喜马拉雅市场部的人和我在上海聊过,问我有没有兴趣入驻,也开付费频道。但是我当时第一觉得工作太忙,第二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第三对内容付费这个行业的理解还不够到位。这事儿就搁浅了,时隔四个月后,你再看喜马拉雅现在的付费课程之多,眼花缭乱。现在想来,其实当时是错过一个最好的红利风口。

 

但是,前后就只差了四个月哦,可见这个周期之短。

 

所以说互联网的世界,三个月就是一年,一点都不夸张。

 

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人会最终死在自己的所谓“完美主义”的陷阱里。

 

有时我觉得做互联网的人,简直是这世上最焦虑的一批人。

 

我越来越相信,凡事“等我想好了再做”,“等我准备好了再做”,就是个不敢尝试,不愿踏出第一步的完美借口。

 

因为行外人永远想不好,因为局外人永远准备不好。

 

要知道,和其他犯错的成本比起来,时间才是最大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就在于,你什么都没做。一直躲在自己舒适地带的人,面对未来抗风险能力是最弱的,因为我们终将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一切都不确定的时代。

 

只有第一步领先,才能步步领先。




我经常和行业内已经是比较牛的人聊天的时候,发现这么一个共通点,就是其实大家都不清楚,或者说至少都不怎么清楚这个行业的未来到底会什么样的,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不确定这个行业的未来会怎么爆发,但摸着石头过河时候,强者一定会做好力所能及的实力准备。

 

他们这些人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敢第一个吃螃蟹。不断的试错,不断纠正,不断反思,不断更新,搅起一池春水,打开一片江湖,等他们做出影响力了,吃瓜群众们惊呼——牛逼啊。然后自我安慰说,我当时其实也想到了这个模式,嗯嗯,只是当时没想明白。

 

所以在这个时代,别想什么彼岸,谁先上船,谁就更快到达。



2017到了,想必所有人都给自己的这一年增添了新期待。我的文化公司筹备得也差不多了,接下来几个月就要购置些固定办公用品。采购打印机的时候,大大小小比得眼睛都花了,结果……还是看中了hp的…海报。


我和助理说,你就挑惠普的吧,点完打印键纸张7秒钟就能出来了,够快,适合我这种急性子。


不过说实话,买来以后的确好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打印,22页每分钟的打印速度配上更小体积,独有的惠普智捷技术,多快小省,自动开关机,很聪明。


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别再因为缺乏机会而自卑,也别因浮躁而自负,你的发展空间,全都始于脚下的每一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贩毒还暴利的偏门职业,简直零本钱,将会成就一批百万富翁
详解喜马拉雅“知识大使”,抓行业风口,做知识付费的“淘小铺”
偏门小众项目:轻资产低成本赚钱之道!
在'互联网+'时代,分享经济成为新潮流
市场分析:普洱风口已过,职业选手PK时代怎么做市场(下)【图】手机说茶网
新零售风口之下,BAT们向互联网式的电商思维宣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