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暴力沟通》,这么重要的沟通方式,你一定要知道

作者|Pinky   来源公众号:记忆的瓶子Pinky

各个网络平台看到很多人推荐过这本书,所以很早之前就买了这本《非暴力沟通》,整本书内容简洁概括,不用很长时间就能读完,这一点让我很喜欢😂

我一直认为“说话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否则内心再充满爱都没有用,因为说出来的话语如刀般伤人心。

暴力不仅仅体现在肢体上,也可以体现在语言上,我们都听过很多让人怒不可竭的话语。

比如“孩子都是你惯的”,“你怎么这么懒?”“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诸如此类的这些都会让我们立马火冒三丈。这本书就告诉我们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接下来分享一下自己整理的读书笔记啦

1.非暴力沟通的核心4点

①我的观察。观察他人及其行为,不评判不指责,可以说某个人上周买书花了一千元,而不应该说某个人花钱大手大脚。

②我的感受。兴奋,感动,害怕,担心,失望,尴尬,惭愧,生气等等,都是一个人的感受。

③我需要什么。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表达感受和自身需求关系。例如“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④我的请求是什么。通过请求而不是命令表达自己的愿望。清楚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具体描述,避免抽象语言),而不是不做什么。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要说出:对我们有益的行为;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
我想说

这部分内容看似很简短,却是最让我受益的地方。这些对于习惯生闷气的自己来说真的很难。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一贯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

儿时的时候,会因为某次母亲只给弟弟买新衣服,而我没有而生闷气。上学的时候会因为同样的成绩别人有奖状拿回家,我没有而生闷气。

长大了以后会因为各种原因生闷气,别人的一句“刺耳”的话,别人的不耐烦语气,都会让我气嘟嘟的,严重的时候气到全身发抖。可是我却什么都不说。

生气伤身,生闷气更伤身!切身体验!前几年逐渐增大的子宫肌瘤估计就是生气所致。我实在不想这样,可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就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可是自从读了这本书,对于非暴力沟通这四个方面,我反复思考了很久,碰到问题的时候,我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到生活中。

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我更加注意避免直接给出主观性的结论,尤其是负面结论。

我会强迫着自己说出自己的需要,也会表达自己的请求。不得不说比生闷气好多了,更容易解决问题。

我这么做的过程中,也在引导女儿xier如此做!我希望她能够比我更早地接触到非暴力沟通。我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她沟通,这本身就是孩子学习非暴力沟通的最好方式吧。

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继续努力在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进行沟通!

至于表达感激的方式,赞同作者所说的三个方面,这样被感谢的人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感谢是发自内心的。

比如“看完作者的这本书,我很开心,里面的很多观点让我受益,可以指导我更好的与他人沟通。”

其实就是感激别人的时候,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具体因为什么被感激,做了什么?帮了别人什么忙?别人心情是怎样的。

2.让人丧失独立思考的“不得不”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又如:

·感受说不清楚的力量驱使。
为什么打扫房间?因为我不得不做。
·我们的个人情况、成长历程、自我形象等。
为什么喝酒?因为我是个酒鬼。
·其他人的行为。
为什么我要打自己的小孩?因为他跑到街上去。
·上级的命令。
为什么欺骗顾客?因为老板叫我这样做。
·同伴的压力。
为什么要抽烟?因为我所有的朋友都抽烟。
·机构的规章制度及政策
为什么我要将你停职?因为你违规了,根据学校规定,我必须这么做。
·性别角色、社会角色或年龄角色
为什么我必须做我讨厌的工作?因为我不仅是一个丈夫,而且还是一个父亲。
·无法控制的冲动
为什么吃巧克力?因为吃巧克力的冲动征服了我。

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

“不应该”“应该"和“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

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
我想说

早晨孩子各种不起床不穿衣服的磨蹭,大人着急上火大喊:赶快穿衣服,迟到了要挨老师批评了!孩子写作业磨蹭,又一顿着急上火:快写作业,否则晚上的冰淇淋别想吃了!

孩子快点穿衣服是因为怕被批评,孩子写作业,是因为不写就吃不上冰淇淋,可是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快点穿衣服?为什么要写作业?孩子根本不知道。

上班单位要组织活动,让每个人都参加,否则就扣工资。大家都说某个电影好看,认为不好看的人也跟着附和。

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迫于标准,迫于压力,迫于无奈,迫于诱惑,我们在做着各种选择。

孩子自身的感受和需要在哪里?我们自己的自身感受和需求又在哪里?这是一个问题。

3.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清单上的一些行为是出于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动机:

1)为了钱
钱是社会回报一个人的主要形式。如果我们的行动是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失去生活的乐趣。

反之,如果我们的行动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快乐将会伴随着我们。在非暴力沟通中,钱并不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它只是被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无数种策略中的一种。

2)为了得到赞同
像钱一样,来自他人的赞同也是一种回报。受社会化的影响,我们渴望得到奖励。

3)为了逃避惩罚
有些人缴纳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为了免受惩罚。这使他们对每年度例行的纳税产生了抵触情绪。

4)不想感到羞愧
我们知道,如果不做某些事情,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我们认为不做那些事情是不对的、愚蠢的。可是,如果为了体面而循规蹈矩,我们最终难免会感到厌烦。

5) 为了避免内疚
在另外一些情形,我们也许会想:“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别人会感到失望。”

6)为了履行职责
使用“应该”“不得不”“应当”“必须”“不能"〝被迫"这样的词语,意味着我们受到内疚、职责或义务的逼迫,感到自己无可奈何。

一旦生命的需要被忽视,我们的行动对社会来说极具危险,对个人来说则极为不幸。


☔️
我想说

读到这部分内容都时候,我真的停下来好好思考了一下自己每天做的事,有多少是不得不做,有多少是自己选择去做。

基于过去这几年全职妈妈的经历,发现自己选择去做的事情远远大于不得不做的事情。

照顾孩子陪伴孩子是自己自愿选择去做的事情,熬夜读书码字是自己选择去做的事情,孩子入园后重返工作岗位依然是自己选择去做的事情

当然每天也有不少不得不做的事情,可是看在想做的事情那么多的情况下,自己整体状态还算不错。

所以每天做的事情中,自主选择做的事情越多,应该感受到生活带来的快乐和乐趣越多吧。

4.不带评论的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 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

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一个人如果有机会倾诉,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卡罗杰斯(Carl Rogers)这样写道: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

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

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一开始,我很想为自己辩护,我想和他说,可是,我们真的没房间?。幸好,在那时,我想起了那句话。

☔️
我想说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说 孩子才肯说》这本书里面多次提到倾听接纳孩子感受的重要性,也提到使用描述性语言的重要性。

使用描述的语言,好处在于避免了互相指责和埋怨。让每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该做什么”。

我认为那里的“描述性语言”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提到的“不带评论性的观察”是一个意思。

✔️可以说:“牛奶洒了,我们需要一块抹布。”,
❌但是不可以说:你怎么这么笨手笨脚,连个牛奶都拿不好!”
✔️可以说:“瓶子打碎了,我们需要一把扫帚。”

❌但是不可以说:“你怎么这么简单的是都做不好,真没用!”
✔️可以说:“睡衣破了,我们需要针和线。”❌但是不可以说:“你穿衣服怎么这么费,太不知道爱惜衣服了!”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言语带来不同的感受。前者就是不带评论的观察,使用的是描述性的语言,后者就是主观评论,恶言相向。

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描述性的语言,人际关系才会更和谐,家庭才能更和睦,亲子关系才能更融洽。

5.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论是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还是家庭、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

如果家庭成员无法表达情感,那是很悲哀的。非暴力沟通强调,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

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责备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

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要。对于妇女来说,尤其如此。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他人当作最高职责,她们也就会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

☔️
我想说

发生争执的时候,无论是自责还是责备他人都是对事情解决没有任何益处的事情,这一点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可是依然忍不住。

发生问题的时候陷入无限的自责中,把问题的发生归因于他人,以缓解自身的愧疚感,都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到头来问题没有解决,人际关系、两性关系或者亲子关系反而变得更糟糕了。

说出来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作为妈妈,如果队友时不时来一句“孩子都是你惯的”,这必定是让人崩溃受不了的事情。

所以这时候就要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需求,否则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别人感受不到来自他人的内心指责,只有说出来才可以。

6.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我们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是负担。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

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生硬。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

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

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
我想说

第一个阶段属于典型的讨好者,以讨好别人的方式让别人开心,至于自己是否开心完全放在脑后。把别人的心情放在自己之上,短期ok,长期必定压抑万分。

第二阶段属于“拒绝外界干扰”,把自己的责任否定了,进入“你不开心是你的事,跟我无关”的情形。

第三阶段属于利人利己,平稳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才是应该采取的沟通方式吧。

在日常沟通中,既要避免成为讨好者,又要避免做冷血无情的人,那么应该怎么做呢?考虑自己感受的前提下,提供给他人合适的帮助。

7.没有任何帮助的内疚、羞愧、后悔等负面情绪

“你让我”是人们常用的另一短语,例如:“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

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

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心理。如果自我评价使我们羞愧并改变行为,我们也就允许自我憎恨来引导自己的成长和学习。

羞愧是自我憎恨的一种形式,出于羞愧的行为不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

即使我们试图更加友善和体贴,一旦人们意识到我们行为背后的羞愧或内疚,他们对这些行为的欣赏也就比不上那些只是出于爱的行为。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它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致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它生活将如何继续。

这个词就是 “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 “应该” 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除了“应该”这个词,我们还用别的方式教训自己,例如:“我真受不了自己现在这个样子。我必须改改了。〞想一想那些强迫自己的人。他们中有的人说:“我真的应该戒烟了。〞

另一些人说:“我必须加强锻炼。”他们不断地说他们“必须” 做什么,与此同时,又不停地找借口不那么做,因为没有人想成为奴隶。

当然,我们也不是命中注定要去服从“应该”或“不得不”的指挥,不论它们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我们自身。一旦顺从了这些命令,生活也就会失去乐趣。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

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末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

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
我想说

“都是因为你,我才过成现在这样,你再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我吗?”诸如此类的话,很多人从自己父母身上或者周围父母身上听到过吧。很刺耳的感觉是不是?

感觉这种既是道德绑架,又是因果关系错误谬论,因为这些事根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啊。

说这话的家长就是想让孩子产生内疚感,进而操控控制孩子,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好好学习。

拜托,这样压抑的情绪下,怎么可能好好学习,更不可能认为学习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了,一方面抵制学习,一方面不得不学习,这样的学习态度,结果可想而知。

“你必须写作业”“你不得不去上学”,“你应该早点出门就好了”,这些言语无形中都给自己或者对方无形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这本书中提到关于提高孩子学习内驱力的几个要点:自主性、胜任性和归属性。

✔️自主需求:给孩子选择的自由,自主选择要学习;
✔️胜任需求: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处理好的感觉;
✔️归属需求:孩子通过整合关心他的人的价值观与追求,再加上对他无条件的爱,所形成的一种身份认同。

也就是给孩子选择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权利,孩子能把事情做好,特别有成就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始至今(无论做的好坏)都能获得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从而让孩子更喜欢做某件事,也更容易成功。

其实大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一件事是自己发自内心想做的,想完成的,而且自己还取得了一点成绩,受到了各种认可和鼓励;这种情形下是不是很容易成功呢?

因为这件事完全满足了自主需求(自己主动的选择)、胜任需求(小成绩)、归属需求(外界的鼓励和认可),所以才进一步激发了内驱力,进而更容易成功。

就像我在这里读书码字一样!之所以可以坚持着并且乐此不疲😁,就是因为满足了这三个需求呀。

8.为什么会自责?

经常责备自己、强迫自己将使我们“更像椅子而不像人”。非暴力沟通认为,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我们遇到了挫折,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

如果我们指责的那个人恰好是我们自己,那么,言下之意是:“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

我相信,如果我们专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我们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无益的事情,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的转变:
(1) 符合我们的心愿;

  (2)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


☔️
我想说

我这人就特别爱自责,孩子磕碰着了一顿自责,跟谁说话没控制住情绪又一顿自责,说错了话办错了事更是免不了要自责一顿了。

可是自责真得很伤心伤身,我一直以来的解决办法就是:顺其自然,让时间淡化淡忘这些自责的或许都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可是自责的过程中依然很痛苦很揪心。所以我现在会努力想着接下来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怎样做才会让自己更满意。

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责备过去的自己,这也是我为之努力的方向。

9.为什么会生气?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生气呢?我们已经了解到,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当我们选择第二种反应时,我们认为别人应当认错或受罚。我相信这就是我们生气的原因。

如果人们以为自己的苦是由其他人造成的,并以为那些人应该受到谴责或惩罚,那么就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
我想说

生气大概率都是别人说了让自己生气的话,办了让自己生气的事,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认为别人是错的,所以才会生气。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生自己的气,但大体而言还是别人惹我们生气的机会更多。

女儿xier四岁半已经开始动不动就会说:“你和爸爸又惹我生气了,不要总惹我生气”诸如此类的言语。

所以人普遍认为自己生气是有别人引起的。生气归生气,但是我们可以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尝试解决这个让我们生气的问题。

10.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现在让我们看看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具体步骤。

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我们只是静静地体会自己。

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例如,无意中听到某个人的谈话后,我们认为由于种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

这时,我们体会着愤怒,并留意脑海中盘旋的想法:“这太不公平了!她这是种族歧视!”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想法是尚末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于是,接下来,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如果我把某个人当作种族主义者,我的需要也许是接纳、平等、尊重或联系,为了充分表达自己,我们现在需要张开嘴,说出我们的愤怒,怒火此时已被转化为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情感。

然而,表达此时的感受也许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我来说,生气并冲着人们嚷“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甚至还会觉得高兴。

但是,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很可能引发不安。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也许会对那个人说:

〝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适,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怎么样?”

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于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就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生气的时候也能运用非暴力沟通,我建议你做以下的练习。在前面,我们己经提到,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的想法。

我们认为人们 〝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还给人贴上各种标签,并说长论短。请留意我们头脑中 “我不喜欢抽烟的人⋯”之类的想法。

然后,问自己〝我不喜欢他们⋯,是因为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尚末得到满足的需要,而不是考虑他人有什么过错。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聚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
我想说

愤怒的时候第一反应很多时候就是:大喊大叫,甚至大哭大闹,甚至说一些伤害他人的话语。

殊不知这些一时气话正如泼出去的水想收都收不回来,因此受到伤害的人则会默默的记在心底,到头来影响双方的亲密关系。

莫不如停下来深呼吸,什么都不说不做,想一想自己因为什么而生气,自己想要怎样,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需求是什么。

把这些捋清楚了,表达出来了,愤怒也就消了一大半,事情也解决了一大半。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争执的时候,冷静下来,不对对方恶言相向,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对我这爱生闷气的人而言,起码能做到管住自己的嘴,不在气头上对别人造成伤害😂哎,继续努力修炼下去吧😅

11.体罚是不可取的

我并不认为体罚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首先,无数的例子表明了,有的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

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最后,我还担心,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样做难道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除了体罚外,指责或否定他人也是常见的惩罚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没有照家长的话去做,父母可能就会说他 “自私”“不尊重父母”等等。

另外一种惩罚方式是不给孩子某种好处,例如不给零花钱。在这种情形中,变得冷漠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

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时,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

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

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我发现,我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孩子们按我的期待生活。

盛气凌人并无济于事。是的,我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但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他们迟早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

☔️
我想说

我一直以来都反对各种形式对孩子的体罚。《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提到:

“试想一下,在一个经常遭受惩罚的地方,我们谁会喜欢这种环境呢?这个孩子的信心渐渐下沉。他对学业、老师和同学都毫无兴趣。他开始逃年,到处躲藏。”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也有提到:

“打孩子不仅是一种陋习,还是一种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其实就是丧失了理智,恃强凌弱,在爱的名义下施暴。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父母对打骂管教情有独钟,因为立竿见影,因为解气。”

我深表赞同!更何况批评打骂,真的不是在“教”孩子,只能刺激孩子们继续甚至强化他们的“所谓的不当”行为。

而如果我们的关注点放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且表现出我们信任他们的能力,并给予孩子们鼓励。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反而会因此得到改善。

童年时代的每一种体验,或好或坏,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迹。管教孩子没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深刻影响着孩子成长的大事。

父母的打骂只会让孩子丧失自尊,觉得父母更爱那损失的财物或浪费的时间,感受不到父母的体谅,从而引起强烈的逆反情绪。

而且打骂的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还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就像蒙台梭利博士所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而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12.关于比较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作者丹·格林伯格(Dan Greenberg)诙谐地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的影响。他建议读者,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
我想说

人生是长线,并没有某一件事就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在我看来,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品质,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这些比做对几道题、考试多考几分,甚至比住豪宅都重要的多,实用的多。

把自己与别人,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孩子比,比来比去,除了让自己还有自己的孩子过上悲惨生活,可是任何好处都没有的事。

其实人生除了学习,还有很多跟学习一样重要的事,比如各种兴趣爱好,这些才真正可以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不要把眼睛总盯在一方面进行各种比较。

可是是人总忍不住去比较,世上厉害的人千千万,比来比去,无时无刻都感觉心累。这是多少成年人都难以逃避的怪圈呀。

莫不如着眼于当下的每一点进步,着眼于从失败中成长,允许自己成为自己,允许孩子成为他们自己,每一天都在超越昨天的自己,感觉这样就很好!

怎么说呢?随着年龄渐长,随着时不时要面对的一地鸡毛的生活,越来越意识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

毕竟语言暴力丝毫不弱于肢体暴力给一个人带来的伤害,自从读了这本书,我开始关注内心深层次的感受,也在有意识地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

有的时候依然挡不住脱口而出或者充满情绪或者伤害他人的话语,可是我会第一时间尝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纠正弥补。这就是一本书产生的影响力吧。

我学习到要爱自己,当我们表现的不完美的时候,要避免自我惩罚,宽恕原谅自己,专注于自己没有满足的需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智慧的人,都敢于表达愤怒
《非暴力沟通》⑨|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全书总结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精选10篇
你生气的样子,根本不值得心疼
非暴力沟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