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看别样跑步人生




作者|Pinky   公众号:记忆的瓶子Pinky

 图片|unsplash.com

与其说《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是写跑步的,倒不如说是写从跑步中思考人生的。

在书中,作者讲了自己跑步的事,还有一些写作的事。看似平行的两件事,发现却是一回事,那就是喜欢就去做,一旦去做了,就全力以赴。

就像作者没有给自己留有后路地关闭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店铺,为的就是避免自己模棱两可、三心二意,避免最后落了个失败而懊悔不已。

一直特别好奇,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村上春树,看完这本书,我总算明白了。

因为他是和你我一样的人,是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虽然依然认为这人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这本书让我看到村上君比赛时的紧张不安,做选择时不留退路的决然,坚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时的义无反顾。

还有年龄增长带来体力下降时的坦然面对,全程马拉松身体极度痛苦时,靠着反复的心理暗示坚持到最后的毅力……


为什么坚持跑步?

跑步对我来说,不单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我每日一面跑步,或者说一面积累参赛经验,一面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提高,通过超越这高度来提高自己。

至少是立志提高自己,并为之日日付出努力。我固然不是了不起的跑步者,而是处于极为平凡的(毋宁说是凡庸的)水准。然而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

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我说起每天都坚持跑步,总有人表示钦佩:你真是意志坚强啊!”得到表扬,我当然欢喜,这总比受到贬低要惬意得多。

然而并非只凭意志坚强就可以无所不能,人世不是那么单纯的。老实说,我甚至觉得每天坚持跑步同意志强弱并没有太大关联。

我能够坚持跑二十年,恐怕还是因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觉得那么痛苦”。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怎么也坚持不了。

意志之类恐怕也与“坚持”有一丁点瓜葛,然而无论何等意志坚强的人、何等争强好胜的人,不喜欢的事情终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就算做到了,也对身体不利。

每天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了。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

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世上时时有人嘲笑每日坚持跑步的人:“难道就那么盼望长命百岁?”我却觉得因为希冀长命百岁而跑步的人大概不太多。

怀着“不能长命百岁不打紧,至少想在有生之年过得完美”这种心情跑步的人,只怕多得多。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更满意。

跑步无疑大有裨益。在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更为有效地燃烧,哪怕只是一丁点,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质,也是活着(在我来说还有写作)一事的隐喻。这样的意见,恐怕会有很多跑者赞同。

问一百个人跑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大概猜测一下,我想大家无非是为了身体健康,为了减肥,为了让自己形象更佳,为了找男女朋友,为了更自信,为了缓解压力……

好吧,我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可是跑步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呢,就是村上君所说的,让自己生气勃勃地燃烧,超越昨天的自己,就这样活着。

想起杨绛女士说过的一句话“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何等的潇洒,说得不就是自己的人生与他人无关,唯一争得就是一个变得更好的自己嘛。

每次走在路上,挥洒着汗水的跑者擦身而过时,总会忍不住投去敬佩的目光,无论目的是什么,只要跑起来,就是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说我,这个严重缺乏运动能力的人,从有记忆以来是对各种运动有抵触情绪的,所以书中出现的这么一段关于跑步的话,我倒有几分赞同。

看见学校上体育课时让全体学生都练长跑的光景,我便深感同情:“好可怜啊。”

那些丝毫不想跑步的人,或者体质不适合跑步的人,不分青红皂白让他们统统去长跑,这是何等无意义的拷问。我很想发出忠告;趁着还没有出现问题,赶快取消让初中生和高中生一律长跑的做法。 

当然,我这样的人出面说这种话,肯定无人理会。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地方: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个真理。

好吧,关于“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个真理,我既有几分认同,又有几分不赞同。不赞同的是这句话(或者说译者翻译的这句话)有些过于绝对,毕竟凡事总有例外。

但是我也认同这个观点,很多对我们来说重要的能力,的确在学校没有学到。比如说两性关系处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两性关系的和谐对于个人、对于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说如何真正阅读一本书,而不是整日围绕所谓的标准答案在那划分段落,总结归纳中心思想,分错了后,还要一顿自责反思。

再比如说如何真正学好英语,而不是仅仅拿着一两本书在那里阅读、翻译、背单词,所以到现在我还在摸索着前进,虽然步履蹒跚,毕竟有些柳暗花明,只在于自身坚持到底。

就像村上君坚持跑步一般,喜欢就坚持去做,无论做什么事,十年如一日,二十年如一日,总会有些小成吧。



达到自己设定的基准

普通跑步者中,许多人都事先设定个人目标,比如这一次我要在多少多少时间之内跑完全程,然后再去挑战赛事。

假如能在这个时间内跑完全程,就算达成了某项目标;如果未能跑出预期的成绩,就是未能实现某项目标。

即便没能在预想的时间内跑完全程,只要有了业已尽力的满足感,或是为下次比赛奠定了基础,抑或有了某种类似重大发现的东西,大约也算大功告成。

换言之,对长跑选手而言,在跑完全程时能否感到自豪或类似自豪的东西,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写作。小说家这个职业,至少对我来说是无所谓胜负成败的。书的销量、得奖与否、评论的好坏,这些或许能成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却不能说是本质问题。

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这才至为重要,这才容不得狡辩。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

在这层意义上,写小说很像跑全程马拉松,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与标准。

跑步也好,写作也罢,能否达到让自己满足并为之自豪才是最重要的事呢,在工作、学习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每次开庭前都是要深入研究案件的,证据链是否完整,要证明的事实是否清楚,法律依据是否正确,是否有类似案例出现……

一遍一遍的检索研究后,终于完全说服了自己,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才算长舒一口气。

自身都难以信服的理由,如何又去说服别人呢,即使别人大概搪塞得过去了,自己的心灵也是难以蒙混过关的。

一篇论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为什么?仅仅是为了提高论文的质量,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吗?既是,也不是,我想应该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达到自己内心的标准。

一篇文章,改了又改,虽然水平有限,可是也是多次修改后的成果,逻辑上能否顺畅,语句上是否有歧义,用词上是否太意气,是否有错别字……

写作水平的提高不能朝夕之间做到,可是这些小问题却可以多费些时间就能改进避免的,为的是什么呢?就是让自己的心灵蒙混过关吧。


肉体痛苦无法避免,内心痛楚可以选择

人总有一日会走下坡路。不管愿意与否,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肉体总会消亡。一旦肉体消亡,精神也将日暮途穷。

此事我心知肚明,却想把那个岔口(即我的活力被毒素击败与凌驾的岔口)向后推迟,哪怕只是一丁半点。这就是身为小说家的我设定的目标。

自打时间这东西产生以来,它片刻也不曾休息过,一直在前行。躲过了夭折一劫的人,作为恩典,都被赋予了实实在在地老去这弥足珍贵的权利。

肉体的衰减这种荣誉守候在前方,我们必须接受并习惯它。重要的不是同时间竞赛。能胸怀何等的满足感跑完四十二公里,能何等地享受自身,这些今后恐怕将有重大的意义。

无论是享受着生活,还是追赶着生活,无论是泯然众人矣的自己,还是神一般存在的著名作家、科学家,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都是如此不紧不慢地走着。

与其每天浪费时间抱怨身体的痛苦,莫不如接受习惯它,或者干脆无视它好了,也许这样去做,身体的痛苦会减轻几分呢。

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变得更重些,每天在家、出门时不时抱着她对我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一天下来真得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双手双臂也会麻木酸痛无力。

当我聚焦于身体的疼痛时,疼痛真得会增加几分,细细地体会身体的各种不适,这真是个糟糕的感觉。

所以我宁愿不去想,不去用心体会,接受并习惯这种肉体暂时的疼痛,然后生活反而变得容易了很多。

真真应了书中的一句话Pain is inevitable.Suffering is optional.身体上的痛苦无法避免,内心的痛楚可以选择。



那个千夫所指的恶汉

到七月底,阴雨连绵,令人生厌。各地还连降暴雨,死了许多人。这一切,都被记在了全球变暖的账上。也许是这么回事,也许不是。

既有学者说是,也有学者说否;既有能证明的部分,也有无法证明的部分。然而今天世界面临的麻烦,或多或少都被记在全球变暖的账上。

服装产业的销售额下降,海滩上冲来了大量漂流木,发生洪水,出现缺水,甚至消费品价格上涨,责任大部分都要由全球变暖来扛。

这个世界需要一个特定的恶人,可以供人们指名道姓,千夫所指:“全都怪你!”

由于某个难以对付的恶汉作怪,雨永无休止地下了又下,害得我整个七月几乎未能进行自行车练习。责任并不在我,是那个恶汉不好。

不过这几天终于晴好,可以将自行车搬到户外。戴好流线型的头盔,架上体育专用太阳眼镜,水壶里灌满了水,设定好计速器,一意猛骑。

不知道全球变暖这个总被指名道姓的恶人承担了多少本不应由自己承担的责任呢,也许很多,也许很少。

看完这几段文字,我想到的一个词,“替罪羊”。无论是影视剧中,还是现实中,总会发生这样的事吧。

把一件事情的发生错误地归到一个人身上,事情就算尘埃落定了,也许委屈了一个人,但是安抚了千万人。

就像自古至今的冤假错案那样,罪恶滔天的恶汉终落法网,对其恨之入骨的千万人心安不少,若干年才发现冤者入狱,恶汉另有其人。

所以是不是恶汉,恶到什么程度,并不是人云亦云的事情,最后只有时间可以证明了。



我就是我

唯有一点,我可以怀着相当的自信作出断言:直至重新获得“好!这次跑得很好”的感觉,今后我将依然毫不气馁、孜孜不倦地参加全程马拉松。

只要身体允许,纵然已是老态龙钟,纵然周围的人频频忠告,“村上君,不要再跑了,已经上年纪了”,我还是会不以为意地继续跑步。

哪怕成绩大幅下降,我也会朝着跑完全程马拉松这个目标,如同从前一样(有时还会超过从前)继续努力。

是啊,不管别人说什么,这是我与生俱来的性格,就好似蝎子天生要蜇人,蝉天生要死叮着树一般,又好比鱼注定要回到它出生的河流,一对野鸭注定要相互追求一样。

不是有个人跑来找我,劝我“你跑步吧”,我就沿着马路开始跑步。也没有什么人跑来找我,跟我说“你当小说家吧”我就开始写小说。

突然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写小说。又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在马路上跑步。不拘什么,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这样生活的。

纵然受到别人阻止,遭到恶意非难,我都不曾改变。这样一个人,又能向谁索求什么呢?

能在同一道风景中看到不同于他人的景致、感受到不同于他人的东西、选择不同于他人的语句,才能不断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来。

甚至还产生了一种罕见的状况:为数绝不算少的人把它拿在手中阅读。我就是我,不是别人,这是我的一份重要的资产。

自己喜欢跑步才去跑步,自己喜欢写小说才去写小说,自己想要停下来才停下来,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决定干预自己的生活与决定,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情。

可是看似这么简简单单的事情却又是极难的。当大家都加入考研大军的时候,不想考研的同学也加入备战行列,挑灯夜战。

当大家都说公务员是铁饭碗的时候,多少考生是为了别人眼中“铁饭碗”光环而前赴后继。

当大家都忙着结婚的时候,独身主义者终忍不住别人种种奉劝,匆匆找个男孩或者女孩走入自己曾经排斥的殿堂生活。

当大家都忙着生孩子的时候,丁克一族终抵不过周围人你一言我一语,“趁着年轻,赶快生吧”“现在不生,老了你会后悔的”……

自己喜欢才去做,自己不喜欢,别人是无法强迫的,可是一个人总会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影响,然后就此改变了初心,或者说是顺应了时代潮流,或者应该说是是大众潮流。

这就是我,也许也是你。

多么想高呼一句“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可是却说不出来,因为我更认为我很多时候并不是我。

所以才会如此喜欢看村上君的书,敬佩他这个人。

因为他过着很多人心中向往的生活: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这样生活的,我就是我,不是别人。


只看前方三米

不论到了多大年龄,只要人还活着,对自己就会有新的发现。我今年冬天可能还要去世界的某处,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赛跑。明年夏天恐怕还会到哪儿去挑战铁人三项赛。

就这样,季节周而复始,岁月流逝不回,我又增长一岁,恐怕小说又写出了一部。勇敢地面对眼前的难题,全力以赴逐一解决。

将意识集中于迈出去的每一步,同时还要以尽可能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尽可能远地去眺望风景。

我毕竟是一个长跑者。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外观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是次要的问题。

对于我这样的跑者,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

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之中,具体地(如何琐细都没关系)不断汲取教训。并且投入时间投入年月,一次次累积这样的比赛,最终到达一个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嗯,这个表达恐怕更为贴切。

我尽力将自己感知的世界限定得更为狭隘。我的目力所及,充其量是前方三米左右的地面,再往前的世界便一无所知。眼下我的世界,从此处起向前三米便告完结,更前面的事情无须去考虑。

天空也罢,风儿也罢,草儿也罢,在吃草的牛群也罢,看客也罢,声援也罢,湖也罢,小说也罢,真实也罢,过去也罢,记忆也罢,对我已毫无意义。

将双腿从此处起,挪向前方三米外,这才是我这个人,不不,我这架机器存在的小小意义。

跑全程马拉松时,到了最后关头,脑子里充溢的全是一个念头:赶快跑过终点,赶快结束!此外什么都无法考虑。

此时此刻,我却不曾想过这一点。我觉得所谓结束,不过是暂时告一段落,并无太大的意义,就同活着一样。

并非因为有了结束,过程才具有意义,而是为了凸显这过程的意义,抑或转弯抹角地比喻其局限性,才在某个地点姑且设置一个结束。

作者是在说跑步吗?更感觉作者在谈人生呢。将意识集中于迈出去的每一步,关注前方目所能及3米的路,尽可能远地眺望远方,以长远眼光看待问题。

总感觉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秘密》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想象有一辆在夜间行驶的车子,车灯只能照亮前方三五十米的道路,但你可以从加州连夜一路开到纽约。你只需要看得到前方50米的道路就可以了。生命也是如此在我们面前展开。”

“只要我们相信,下一个50米的路途还会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又一个50米接着展现…那么你的生活就会一直展开下去。不论你真正要的是什么,它最终都会带你到达目的地。”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说得也是这个意思吧,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在一步一步行进的过程中。


感动的句子

假如有我的墓志铭,而且上面的文字可以自己选择,我愿意它是这么写的: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者)

1949-20×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正跑在外苑的跑道上,一位偶然路过的女子冲着我呼喊致意。是我的一个读者。这样的事情鲜少见到,偶尔有之。

我驻足与她简短地交谈几句。“有二十多年了,我一直在阅读您的小说。”她二十岁未到便开始阅读我的小说,而现在已近四十了。人啊,都会公平地加龄增岁。“谢谢你。”我说。微微一笑,握手,告别。

看到这两段文字的时候,我竟然有些感动了。被作者想要选择的墓志铭文字“作家(兼跑者),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所感动。

仔细想了想自己以后会想要个什么称呼呢,一时竟想不出一个词来,也许内心深处还有自己更喜欢做的事情,尚待被发现吧。

作者二十九岁的时候一拍脑袋决定写一篇小说,说不定自己三十九岁的时候也一拍脑袋要做什么非做不可的事呢😂

我也被一位读者二十年期间一直阅读作者的小说及作者的一句谢谢所感动,为什么呢?因为角色代入了。

仅仅有人告诉我喜欢这里的文字,我就会感动得一塌糊涂,更何况二十年一直喜欢了。

而我喜欢村上君的书则刚起步,也许等我四十岁、五十岁的时候手中还会拿着他的某本书。

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相信读书亦如此吧。

村上君称自己是“一个不写成文字就无法顺利思考的人,想找寻自己跑步的意义,非得动手一个字一个字写出这样的文章才行。”

而我越发感觉自己亦是如此了,仿佛只有在码字过程中才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去思考,也只有这样才感觉到释放踏实。

感谢在众书中与这本相遇,让我这个不爱运动的人也想尝试着去坚持跑步呢。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Kevin:六周跑半马,你也可以!
福利 || 村上春树:肉体才是人的神殿
从跑5公里到马拉松,我学会了什么
硬核!长春古稀老人跑出一部马拉松纪录片
芜湖大叔圆梦跑完雅典马拉松 用时4小时19分
那些坚持跑步的人,最后收获了怎样的人生,看看他们就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